...的小毛病,竟發展為尿毒症 醫生提醒:腎衰竭患者中10%有過尿路感染

2020-12-20 杭州日報

商報訊 (記者 馮雙 通訊員 徐尤佳) 人有「三急」,尿急便是其中之一,不能憋尿也是一項健康常識。只是,如果一個人長時間的尿急、尿頻、尿不盡,那就要考慮是否是泌尿系統出了問題。

杭州市中醫院腎病科副主任醫師張敏鷗提醒,尿路感染不能忽視,但不能亂吃消炎藥,以免對膀胱和腎臟造成損傷,甚至為大病埋下禍根,比如尿毒症。

不重視尿路感染

最終演變為尿毒症

大約從三年前,45歲的馬女士感覺小便次數明顯增多,還經常乏力、臉色差,開始認為是人到中年抵抗力下降,或者是吃不好導致營養不良,就沒有放在心上。

這段時間,馬女士發現自己尿頻更加嚴重,每天要起夜好多次,在家人的建議下,她來到杭州市中醫院就診。

檢查結果顯示,馬女士的尿白細胞1個加,尿比重低,血色素偏低,血肌酐超過400umol/L,腎臟B超顯示,她的雙腎已經明顯萎縮了。

最終,她被確診為貧血、慢性腎盂腎炎引起的腎衰,也就是尿毒症。得知診斷結果,馬女士猶如遭受了晴天霹靂,她想不通問題出在哪裡。

在進一步的問診中,張敏鷗了解到,馬女士年輕的時候就出現過尿頻、尿急、尿痛,有時候吃點消炎藥,好像好一些,停掉之後又會隱隱發作,偶爾還會腰酸、發低燒。張敏鷗判斷,馬女士最初的排尿問題或許只是尿路感染,因為沒有及時治療就演變成了慢性腎盂腎炎,進而惡化成腎衰竭尿毒症。「這是有20多年病菌積累而成的。」張敏鷗遺憾地表示,因為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馬女士今後只能靠透析維持生命。

腎衰竭患者中

10%有過尿路感染

馬女士的情況讓人惋惜,然而,在門診中,這樣的病例並不是少數。張敏鷗介紹,她每次門診要看四五十個病人,有一半的人都有腎功能受損,其中又有很多是因為沒把尿路感染當回事。

「尿路感染是最常見的泌尿系統感染性疾病,男女發病比例為1比2,這種病在有尿路結石、多囊腎、膀胱輸尿管反流、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絕經後女性中容易反覆發作,30%的患者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張敏鷗說,根據最新的全國流行病學調查統計,在我國,10個人中就有一個患有腎病,慢性腎病的發病率為10.8%。而腎衰竭患者中,曾得過尿路感染的病人大約佔了10%-20%。

她解釋,尿路感染後,細菌可能會上行,引起腎盂腎炎,久而久之發展為尿毒症。慢性腎盂腎炎導致尿毒症的發生率為18.6%到37%,這個比例並不低。而門診中,不少人因為體檢發現異常,初次入院就診就已是腎功能衰竭,追根溯源,許多人都曾有過尿路感染病史。

「衛生習慣、熬夜、睡眠不好、工作壓力大等,都容易導致尿路感染反覆發作,早診早治可以延緩病情的進展,改善生活質量,帶病延年10年、20年不是問題。」張敏鷗提醒,除了注意清潔衛生、多喝水之外,一旦有尿路感染不要自行購買消炎藥服用,這種行為很可能更傷腎。

相關焦點

  • 嚴控這六點,10年以上不會發展到腎衰竭尿毒症也不難
    可是真的接觸腎病患者,其實發展到尿毒症的患者只是少數。多數患者能夠在有效的治療和科學的養護下,病情控制的好好的,甚至達到了臨床治癒。  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有的患者一開始只是慢性腎炎,症狀指標什麼的都比較輕,結果兩三年就發展到尿毒症,有的甚至就幾個月就需要到醫院透析。
  • [門診報告]自我治療20年 尿路感染變成尿毒症
    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記者王靈兒通訊員喻朝暉、謝婧報導:20多年來反覆尿路感染,一直都憑自己的「經驗」來治療。不料,症狀好了,病根未除,結果患上晚期尿毒症。 今年40歲的秦女士在武漢某工廠工作,20多年前她患了尿路感染,出現尿頻、尿急的現象,當時她覺得情況不是很重,就自己到藥店買了點消炎藥吃,結果症狀好了。20多年來,秦女士的尿路感染反覆發作,每次她都是自己治療。剛開始是吃消炎藥,後來情況越來越嚴重,眼看吃藥控制不住,她便改打吊針。到後來連打針也不行了,秦女士便來到省中醫院檢查。
  • 3種情況,腎衰竭或尿毒症會突然降臨,腎友應糾正這5種做法!
    周遜 腎內科主任筆者發現,在這三種情況之下,腎衰竭與尿毒症常常會「突然降臨」:一是認為已被治好的既往患有腎病的患者;二是一直在不正規治療中的腎病患者;三是體檢或因罹患其它疾病作相關檢查時的患者。第一種情況,指的是患者於多年前患有腎病,經當初的治療,患者的症狀消退和/或相關檢查指標已恢復,或已痊癒或被認為已治癒。比如患者於10年前患有IgA腎病,經當時的治療,患者的水腫消退、尿蛋白轉陰,也無其它不適。可於近期檢查發現患者的血肌酐達到數百或更高,診斷為腎衰竭或尿毒症;第二種情況,指的是發現患有腎病這段時間一直在用藥治療,病情還算穩定,腎功能等各項指標也還好。
  • 很多女性都會得的「尿路感染」 竟是誘發腎病的「罪魁」之一
    寧波市泌尿腎病醫院(鄞州二院)腎內科包蓓豔主任想給廣大女性朋友提個醒: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發生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如不及時規範治療,很容易引發腎病甚至尿毒症。43歲的何女士家住海曙區古林鎮,2年前她第一次出現腰痛、發熱伴尿急、尿頻的症狀,在當地醫院確診為「泌尿道感染」。
  • 腎內醫生:女性尿毒症先兆,有這些趕緊查!70%是尿毒症
    尿毒性患者無論男女,症狀均在原發病基礎上加重。女性尿毒症的先兆主要是月經紊亂,具體表現為月經量減少,月經不暢,月經不穩,而且月經周期不穩定,甚至有些女性還會出現閉經。
  • 腎病怎會有蛋白尿,離尿毒症有多遠?記住4點,或與尿毒症無緣!
    周遜 腎內科主任所謂「蛋白尿」,即尿中檢查出超過正常範圍的蛋白質。由於咱們腎臟的腎小球濾過膜的濾過及腎小管的重吸收,健康人尿中僅有極少量蛋白質。腎病患者一般都會檢測出蛋白尿,即尿中蛋白質是慢性腎臟病的常見表現之一。在談論與尿毒症的關係及距離尿毒症有多遠時,咱們得先了解一下蛋白尿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其實,蛋白尿的形成與腎小球的「濾過屏障」的功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有三層結構組成,包括「內皮細胞層、腎小球基膜層及上皮細胞層」。
  • 腎病會發展成尿毒症嗎?抓住關鍵的3個時間段就能倖免,值得收藏
    對腎病患者來說最害怕的是發展到尿毒症階段,其實只要腎病患者抓住治療黃金期,管理好各項指標,就能防止發展成尿毒症。尤其是抓住以下三個關鍵時間段,積極配合治療,就能擺脫尿毒症機會。
  • 30歲男子突然尿血,查出尿毒症,醫生怒斥:這3件事做太多了
    所有人都知道,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洩,體內每時每刻都進行著新陳代謝,這一過程中會產生毒素和水,經腎臟以尿液形式排出。一旦腎臟受損嚴重,乃至最後出現尿毒症,那麼基本腎臟已「報廢」了。下面來看一個尿毒症患者的案例。 剛滿30歲的小李,最近已經體會了作為一名尿毒症患者的艱辛。
  • 尿毒症的病因是什麼 尿毒症透析能活幾年?
    尿毒症是怎麼形成的:   1、高血壓病人中的15%會直接轉為尿毒症,所以患者一定要嚴格控制高血壓,以免並發尿毒症。   2、30%的糖尿病患者直接轉歸就是尿毒症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血糖。   3、腎病是尿毒症是怎麼引起的主要原因,在導致尿毒症的疾病中,慢性腎小球腎炎佔55.7%。
  • 糖尿病人尿中泡沫多,可能腎臟受傷了,4個辦法助您遠離尿毒症
    糖尿病的腎臟病變主要是微血管的病變,因為長期的高血糖,讓腎臟的微血管發生了病變,沒有辦法將血液中的代謝產物和多餘水分形成尿液排出,讓蛋白漏到了尿液裡面,出現了蛋白尿。 因此,在臨床上,尿蛋白中的微量白蛋白尿含量也成了診斷糖尿病腎病的依據。隨著病程的發展,會出現浮腫、高血壓、腎功能下降,最終導致尿毒症。
  • 慢性腎炎都會發展成尿毒症嗎?這3種情況要當心,生活中謹記5件事
    慢性腎炎的典型症狀是血尿、高血壓和蛋白尿,病情發展比較緩慢,若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可持續損傷腎功能,進而誘發腎功能衰竭或尿毒症。尿毒症是腎病的終末期,只能以透析和腎移植的方式來維持生命。所有的慢性腎炎都會發展成尿毒症嗎?
  • 尿路感染的症狀有哪些
    尿路感染根據感染部位分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根據兩次感染之間的關係可分為孤立或散發性感染和復發性感染,後者又可分為再感染和細菌持續存在,細菌持續存在也稱為復發;根據感染髮作時的尿路狀態又可分為單純性尿路感染
  • 看好這些指標,多數患者不會到尿毒症
    個國人就有1個患慢性腎病#說到腎臟疾病,由於多數腎臟疾病,尤其是慢性腎臟疾病是無法痊癒的,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病情是否會持續發展,最終導致尿毒症,其實這不僅僅是患者關心的問題,也是醫生在治療時也會考慮的情況。
  • 尿常規檢查可以查出早期腎病嗎?讀懂化驗單!避免向尿毒症惡化
    想要知道是否患上早期腎病,可以從尿常規檢查中發現。養成定期體檢習慣,注意尿常規檢查,就可以發現早期腎病,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不會讓腎病向尿毒症方向惡化。尿常規檢查細菌異常升高尿常規檢查異常怎麼回事?醫生介紹,腎臟病的發病率為10%左右,也就是說每10個人裡就有一位慢性腎臟病患者。但是,大多數人對慢性腎病的關注並不多,原因是腎衰竭的症狀並不是那麼明顯,而且很多病症沒有特異性,患者容易把這些症狀和其他疾病混淆。常見的症狀有尿量減少、疲乏無力、噁心嘔吐、皮膚乾燥瘙癢、四肢水腫、高血壓、抽搐和昏迷等。消化道症狀是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
  • ​許昌尿路感染反覆發作怎麼辦?
    許昌男科醫院醫生解釋說,反覆發作尿路感染尿路系統存在解剖或功能異常或有腎外伴發病時,反覆或持續發作而導致腎功能嚴重損害的疾病。主要致病菌是大腸桿菌。此病易反覆再感染,每次發作之後,機體防禦機能常受到損害,且可持續數月之久,每一次再感染又使機體抵抗力更為減弱,如此形成惡性循還。
  • 蛋白尿降到0.5g以內,就不會得尿毒症嗎?不是
    蛋白尿降到0.5g以內,就不會得尿毒症嗎?很多患者自認為尿蛋白已降到0.5g以內,甚至是完全跟正常人一樣的指標(0.15g以內),就萬事大吉了。腎病緩解後,藥,吃不吃,得看心情;平時也不去醫院按時複查指標了;生活又回歸到之前熬夜、重油鹽、暴飲暴食的狀態......結果過了很長一段後,病情變得很嚴重,卻反過頭來問醫生:我不是都好了麼?
  • 小便尿中有泡沫是尿毒症?教你兩個鑑別方法
    原標題:小便尿中有泡沫是尿毒症?教你兩個鑑別方法   尿毒症是一種不死的癌症,雖然沒有癌症那麼恐怖,但是一旦被診斷為尿毒症,患者也會失去繼續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和寄託。眾所周知,有腎病就會檢查尿常規,所以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就會非常注意自己的尿液,最近很多網友諮詢,如果小便時候尿中有「泡沫」是尿毒症早期嗎?
  • 莫名發燒可能是尿路感染
    醫生也看了不少,有說感冒的,有說上呼吸道感染的,還有的說是因為消化不良、腸道炎症引起的。眼看自己的寶寶一天天消瘦,周女士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兒。  昨天,她帶著女兒乘地鐵來到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兒科醫生在了解其情況後,建議周女士給女兒做個尿常規檢查,檢查的結果讓周女士大吃一驚:尿路感染! 「寶寶發燒怎麼會和尿路感染有關係呢?
  • 什麼是狗狗的腎衰竭?有哪些症狀? 狗狗腎衰竭怎麼辦
    狗狗患腎衰竭,有哪些症狀?  腎衰竭主要分為哪幾種?  患此病該怎麼辦 ?  ▲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洩身體內的廢物,調節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食物進入體內後,身體的各個器官開始運作,進行吸收和消化,細胞吸取應有的營養,便會產生一些廢棄物,進一步由肝臟處理之後,最終由腎臟排出體外。
  • 尿毒症晚期有5點特徵,再拖下去,醫生也不敢接
    慢性腎衰竭是由於身體受到各類腎臟病導致腎功能逐漸衰竭,並且無法痊癒的症狀,慢性腎衰竭會導致身體出現腎臟功能的喪失等一系列症狀,當慢性腎衰竭的末期就是尿毒症。尿毒症並不是普通的、可以獨立作為一種疾病來看待的,它是各種腎病到達晚期後共有的臨床綜合症,當尿毒症確診後也意味著慢性腎衰竭進入了最終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