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頭古城,又稱「新安故城」,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深南大道南頭天橋北,中山公園南。佔地面積約38.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1.7萬平方米,是廣東省和深圳市兩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
南頭古城作為深圳城市歷史的縮影與見證,曾經有過燦爛輝煌的昨天。自漢代始設鹽官到三國時期司鹽都尉壘在南頭的設置,是深圳城市歷史的開端。
東晉時期作為東官郡治,管轄著粵東南地區(包括今天的港澳地區)及福建雲霄一帶,是深圳古代城市發展的鼎盛時期。
明代恢復設立新安縣以來,縣治任然設立在南頭古城,是深圳、香港地區政治、文化、軍事、經濟的中心。
南頭古城是歷代郡縣治所在地、海防要塞、海上交通貿易的樞紐,也是香港地區的歷史文化源頭,代表著深圳悠久的城市發展歷史。
這是近期才改造完成的牌坊,原來的牌坊很破舊。記得我剛來深圳的時候(九十年代初),看到的牌坊立柱似乎是四根木頭。作為一個文物和古建築愛好者,我每到一處古城,都非常希望能看到遠古時期建築的原貌。
事實告訴我,這只是一廂情願,沒有一個建築的原貌能保持幾百上千年不變。我們今天看到的古建築,都是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精心維護,或者是按照古建築的原貌重建的,特別感謝文物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南頭古城博物館只有兩層,所處建築物為1950年建立的寶安縣政府。博物館於2002年立項裝修,2004年9月掛牌開館。裡面有三個展廳,A、B館在一樓大門兩邊,C館在二樓。共展出了300多件文物,展現了從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起源的深圳城市發展史。
文物陳列主要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室內陳列,以南頭古城的歷史變遷和人文歷史為背景,全面展示深圳的城市發展史、抗擊外敵侵略史;第二部分為室外的古遺址區、古城區、古建築展示,用大量文物、古蹟和歷史建築,展現出昔日古城的繁榮景象。
南頭地區歷史源遠流長,漢代鹽官地設置為南頭的城市發展奠定了基礎。東晉時期東官郡和寶安縣的設置,使其地位日益重要。
遊客似乎沒有以前多了。我前幾年過來,整條街道上都是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深圳,這塊美麗富饒的紅土地,孕育了璀璨輝煌的古代文明。7000年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奔淌著深圳人的智慧和力量。
1600多年的古城發展史,彰顯出當今我們崇尚的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氣質。透過南頭古城那偉岸的雄姿和一件件歷史文物,把我們的遐想和心緒帶到那令人心動的悠悠歲月。
當我們徜徉在南頭古城歷史的長河中,不由為深圳這座城市擁有燦爛的古代文明而感嘆,那些認為「深圳沒有歷史」的偏見與謬誤也隨之煙消雲散。
深圳,古老的歷史悠久厚重,現代化建設光彩奪目,做一個深圳人足以驕傲和自豪。
交通攻略:南頭古城距離地鐵站較遠,最近的地鐵站是1號線「桃園站」,也有1公裡左右的路程。古城內沒有停車場,附近的停車位很緊張,建議乘公交車到新安古城站,或者是南頭2站。
公交站臺新安古城的公交線路:42、328、M371、M435、M506、高峰專線62等。
公交站臺南頭2的公交線路:320、337、338、395、M200、M241、M433、M530等。(城市的公交線路實時變化,以交通部門發布的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