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醫攜手阿里雲及骨科專家啟動「骨科AI種子計劃」

2020-12-25 美通社

深化人工智慧在骨科領域的應用

杭州2018年5月12日電 /美通社/ -- 5月11日,在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以下簡稱CAOS)年會上,唯醫聯合阿里雲共同主辦了骨科人工智慧研討會。CAOS會長王巖、阿里巴巴達摩院技術總監謝宣松、唯醫創始人兼CEO劉崢嶸,上海長徵醫院、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教授吳海山等眾多骨科專家,從技術、醫療服務、醫院管理等多方角度發表了觀點,並共同啟動了「骨科AI種子計劃」。

骨科AI種子計劃

CAOS會長王巖在致辭中表示:「人工智慧與醫療行業結合是大勢所趨,具有顛覆性、革命性的意義。人工智慧在骨科領域的應用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在骨科診療的各個環節,人工智慧的參與都將極大提升效率和體驗。醫生和人工智慧共同協作,將創造無限可能。」

試水半年,骨科人工智慧閱片交上90分答卷

2017年12月,為響應國家政策對人工智慧應用於醫療領域的號召,唯醫與阿里雲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基於自身的資源和技術背景,合作開發以骨科智能影像解讀為切入點的骨科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系統。

為了驗證過去五個月的研究成果,本次研討會上,到場的450多名骨科醫生和骨科AI智能閱片系統進行了一場「人機大戰」。該環節從現場醫生上傳的上百張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正位x光片裡隨機選取了10張作為「考題」,根據Kellgren&Lawrence分級標準,設置0-4級選項。現場醫生和AI輔助診療系統在規定的30秒鐘內,對每張片子進行判斷和選擇,上海長徵醫院、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吳海山教授公布標準答案並進行深度解讀。

吳海山教授首先肯定了人工智慧的價值和趨勢, 同時他認為醫生和人工智慧一定不是替代與被替代的關係。吳教授表示「醫生看到的不僅僅是片子,更是這個片子承載的這個人以及個人背後的家庭,能夠看到這個人背後的社會對他的影響。」

勢在必行,骨科AI輔助診療應用價值全分析

研討會環節,阿里巴巴達摩院技術總監謝宣松、唯醫首席醫療官趙輝、甘肅平涼市中醫院骨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禹濤分別從技術、AI與醫生的關係、以及AI賦能基層醫療的角度分享各自觀點。

阿里巴巴達摩院技術總監謝宣松表示:AI有自己擅長的地方,在客觀、標準的模式下可以實現高精準度,在效率、學習能力上也有擁有人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在醫學上它仍然只是一個輔助工具。他強調,雖然此次「人機大戰」AI表現非凡,但骨科AI輔助診斷系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AI只有深扎某一領域,才能夠實實在在起作用。「在骨科AI的發展過程中,醫生和其豐富的經驗依然是AI發展的基礎。」

唯醫首席醫療官趙輝認為:「醫生和AI的關係應該是合作的關係,他認為人工智慧未來不會取代醫生,人工智慧輔助診療體系,有利於提升醫生的工作效率。」他表示,人工智慧在醫學影像識別、輔助外科手術、臨床輔助診斷等環節所表現出的降本增效能力,可以將醫生從繁重的重複性勞動中解決出來,專注於更有價值的事情,同時人工智慧影像系統能有效地幫助基層骨科醫生讀片,提高基層骨科醫生的診斷水平和效率。

甘肅省平涼市中醫院骨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禹濤在發言中肯定了基層醫生對於AI輔助診療的需求,「基層醫生影像診斷水平有限,基層醫療機構拍片水平和診斷報告規範不統一。人工智慧讀片、輔助診斷等技術,能有效提升基層醫生讀片質量和效率,提高醫生的診斷能力。」

開啟種子計劃,多方聯動共築骨科AI未來

為了呼籲更多力量加入骨科AI應用領域的探索, CAOS會長王巖、阿里巴巴達摩院技術總監謝宣松,阿里雲人工智慧科學家王宇,唯醫創始人兼CEO劉崢嶸、包括上海長徵醫院、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教授吳海山等骨科專家,前期已經為骨科人工智慧提供過醫學指引的解放軍總醫院骨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柴偉、解放軍總醫院骨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國強、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骨科主任醫師秦彥國、西南醫院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郭林、西安市紅會醫院膝關節外科主任馬建兵、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關節外科主任醫師張曉崗、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錢文偉、唯醫CMO趙輝、甘肅平涼市中醫院骨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禹濤等醫生共同啟動「骨科AI種子計劃」。

唯醫創始人兼CEO劉崢嶸表示:「今天我們對於骨科AI的研究成果還僅限於骨性關節炎的智能X光片解讀,這只是人工智慧在骨科領域應用的初級階段,但這就像種下一顆種子。未來,縱向上,骨科人工智慧將會應用於骨科疾病診斷、骨科體檢等場景,覆蓋更多人群的需求。橫向上也會拓展技術的應用範圍,包括MRI智能解讀、智能語義分析、植入物晶片、智能翻譯、手術機器人等。這是我們開啟種子計劃的初衷,我們希望更多人加入這個行列,共同推進骨科人工智慧的發展。」

據了解,「骨科AI種子計劃」旨在號召技術公司、醫療機構、醫生個人以各種形式參與到骨科人工智慧發展當中,希望集合各方力量促進人工智慧在骨科領域的應用,通過醫生的每一次使用和糾錯、新技術的融合和大量數據的輸入實現骨科人工智慧的跨越式發展。

相關焦點

  • 唯醫骨科:骨科產業鏈的網際網路平臺,能否也迎來春天?
    唯醫骨科成立之後就開始做骨科的線上教育平臺,目前覆蓋約15萬+骨科醫生,積累了10萬+學術資源;隨後公司進一步擴張版圖,進軍網際網路骨科醫院、發展人工智慧,目標是所謂的骨科全產業鏈的生態型企業。圖:唯醫骨科官網來源:公司官網與擴張相對應的是公司在資本市場的不斷融資,此前唯醫骨科先後完成了A輪1000萬美元和A+輪2770萬美元的融資。近日,由淡馬錫旗下專項醫療投資基金Sheares領投,騰訊、摯信資本及創始人跟投,唯醫骨科又宣布完成1億美元的B輪融資。
  • 聯手唯醫骨科,巴州人民醫院建設全疆首家智慧化骨科診療中心
    開業儀式由巴州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王成偉教授主持,新疆醫科大學黨委書記高發水,新疆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一級巡視員張剛強,巴州黨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政府副州長莎茹,中國骨科醫師學會副會長曹力教授,上海嘉會國際醫院骨科主任吳海山教授,中國醫師培訓學院骨科專業學院執行院長吳堯平教授,唯醫骨科董事長王兵、CEO劉崢嶸,以及自治區衛健委、新疆醫科大學相關處室領導和全國各地骨科專家通過線下
  • 唯醫骨科權威發布:西安市紅會醫院骨科位居全國第二
    唯醫骨科平臺通過分析15萬+骨科醫師2018全年行為大數據,以貢獻資源數、貢獻資源的醫生數、新增資源瀏覽數、新增資源收藏數、新增資源下載數、新增資源分享數和新增資源點讚數7個維度歸一化加權計算,發布了「2018中國醫院骨科最具影響力風雲榜」,西安市紅會醫院在50家醫院中名列前茅,勇居第二。
  • 搜狗搜索推「律師服務」,AI 幫助解決法律問題;唯醫網與阿里雲合作...
    如果用戶還想向平臺的專業律師在線諮詢更多法律問題,只需點擊「我要在線免費諮詢律師」標識即可進入進一步諮詢的頁面。唯醫網與阿里雲戰略合作 探索骨科人工智慧解決方案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今天,在雲棲大會·北京峰會上,唯醫網與阿里雲籤署合作協議,共同探索人工智慧在骨科領域的應用。
  • 「骨科愛心行」——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公益手術項目正式啟動
    2020年7月1日,在建黨99周年之際,「骨科愛心行」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公益手術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中山兩地正式拉開帷幕。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院士,專職副書記李玉梅、常務副院長蔣協遠以及各位骨科主任;中山市副市長徐小莉、葉紅光、中山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伍中慶,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諸位理事,還有來自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骨科聯盟成員單位的各位領導參會,共同見證啟動儀式拉開帷幕。
  • 骨科護理人有了自己的家 常德市護理學會骨科護理專委會在常德一醫...
    11月20日-21日,常德市護理學界迎來喜事,常德市護理學會骨科護理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交流會、首屆骨科護理案例演講比賽在常德一醫隆重舉行。大會通過投票選舉常德一醫骨科一病區護士長陳婷為第一屆主任委員,另選舉產生副主任委員4名、委員17名。常德一醫骨科二病區護士長鄧忠慧、三病區護士長彭瑜、四病區護士長卜亞蘭當選為委員,彭瑜同時兼任學會秘書。
  • 骨科專家下鄉義診服務基層群眾
    「腰肌勞損已經好幾年了,原本想到大醫院看一下,但行動實在不便,聽說今天有知名的專家上門來義診,早飯都沒吃就趕來了」,家住霍山縣衡山鎮的70歲陳大爺在兒子的攙扶下來到義診臺前向骨科專家諮詢有關腰肌勞損方面的問題。6月13日,由孔榮等15位專家組成的省骨科學會義診團在我市開展「關愛骨骼健康 惠及山區百姓」義診活動。
  • 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啟動公益手術,提供200個名額
    南都訊 記者侯玉曉7月1日,「骨科愛心行」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公益手術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中山兩地拉開帷幕。本次公益手術項目,將由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作為定點醫療機構,為中山困難家庭骨科疾病患者和粵港澳大灣區疑難骨科疾病患者,提供200例公益手術服務。
  • 打造骨科服務閉環 開啟數字醫療
    三方將共同建立骨科疾病體檢篩查標準、人工智慧輔助診斷,以及開展遠程醫療及患者轉診,打造國內骨科領域專業醫療服務閉環。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發布的《中國骨質疏鬆白皮書》和中商產業研究院大數據分別顯示,我國至少有6944萬人患骨質疏鬆症,另有2.1億人骨量低於正常值;骨關節內植入物的手術量在2012年為170萬例,2016年為290萬例,2021年將增加至470萬例。
  • 重慶唯醫骨科醫院的護士說聽到之後最...
    重慶唯醫骨科醫院的護士說聽到之後最讓人難受「你問他幹啥子嘛,他又不是醫生」——這是重慶唯醫骨科醫院的陳護士多次提及最傷害自己以及自己的護士職業的話。這次在重慶唯醫骨科醫院有幸採訪到了一位已經從事護士行業七八年的護士——陳茜虹陳護士。在採訪中陳護士用她樂觀的笑容為我們刻畫出了護士行業的酸甜苦辣,歡欣哀愁;指引我們重新認識了護士這個職業。護士是個什麼樣的呢?
  • 2020中國嵩山骨科高峰論壇人工髖關節翻修大會成功舉辦
    為了進一步提高對人工髖關節翻修手術理念和技術的理解和認識,2020年10月11日,由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鄭州院區承辦的「中國·嵩山人工關節感染高峰論壇」成功舉辦。由於今年是疫情特別時期,本次論壇全程改為在線直播的方式,歷時12個小時,唯醫骨科直播平臺截至目前累計觀看人數達25360人,是一場精彩的人工髖關節翻修饕餮盛宴。
  • 骨科醫生:這 5 種骨折不歸骨科管!看病別再走錯了
    「不歸骨科看的骨折」顱骨骨折,掛腦外科/神經外科眼周骨頭骨折,掛眼科鼻梁骨、顴骨骨折,掛耳鼻喉科上頜骨、下頜骨骨折,掛口腔科胸骨、肋骨骨折,這兩個骨頭有爭議,三甲大醫院首選胸外科,但小一點的醫院亦可以掛骨科。
  • 丁香園骨科頻道——連接骨科世界
    最早期接觸丁香園骨科頻道是 2011 年的 10 月,那時候接到骨科頻道主編夏志敏老師(hotstone,夏版)邀請,加入骨科頻道當學術編輯,做一些饒益骨科醫生之事務。誠然,當時其實有點心虛,那時對骨科方面的知識還非常淺薄,擔心做出來的內容會誤導其他同道,同時也是對自己能堅持多久沒有信心。
  • 北京北亞骨科醫院晉升為三級骨科醫院
    2020年3月2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正式發文,自此北京北亞骨科醫院成為三級骨科專科醫院。        醫院以骨科為特色重點學科,設有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創傷骨科、手足外科、骨內科、中醫骨傷科、普通外科、神經外科、胸外科、婦科、重症醫學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中醫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急診醫學科
  • 2020年第一期大灣區數字骨科新技術學習班
    3D 列印、手術導航、機器人手術、力學有限元仿真等數字骨科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促進骨科飛速發展,大大提高骨科臨床診治水平,引領骨科走向新時代。為充分發揮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南方醫科大學鍾世鎮院士數字骨科團隊的作用,利用 SICOT 中國部數字骨科技術培訓中心的職能及平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各大醫院的合作和資源共享,由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骨科中心聯合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數字骨科聯盟開展醫學3D列印臨床轉化和應用暨數字骨科新技術學習班。
  • 90歲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專家盧世璧逝世
    據中國工程院官網消息,骨科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骨科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主任醫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盧世璧於2020年3月28日逝世,享年90歲。公開簡歷顯示,盧世璧(1930.07.08-2020.03.28)骨科專家,湖北省宜昌市人,1956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學院,生前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骨科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96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盧世璧在國內首先開展了人工關節的系列研究和臨床應用。
  • 邦爾骨科啟動輔導擬掛創業板,衝刺A股「骨科醫療服務第一股」
    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邦爾骨科同類企業中暫無A股上市公司,只有一家ST國龍在新三板掛牌,其餘多數企業均處於融資階段,例如強華醫院、紅嶺醫療、唯醫骨科、惠友骨科等。這意味著,如果邦爾骨科順利上市,將成為A股市場「骨科醫療服務第一股」。
  • 中國小兒骨科的創始人之一 吳守義教授離世 曾填補了世界兒童骨科...
    這位 「國寶」級的老專家,始終遊歷在他至愛的醫學世界裡,用積累了半個多世紀的經驗為小患者解除痛苦,關懷後輩。    1921年,吳守義出生於上海青浦,早年求學于格致中學。1939年,考入聖約翰大學醫預科,開始與醫結緣。1945年從聖約翰大學畢業,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先後在南洋醫院、杭州第一市立醫院任外科醫生。
  • 北京同安骨科醫院韓義連治脈管炎:醫者匠心 技術精湛
    北京同安骨科醫院韓義連治脈管炎:醫者匠心 技術精湛2020年12月18日 17:32:09      來源:衡陽房地產信息網    編輯:news_finance 一說的脈管炎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壞了要截肢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準確的,脈管炎是一種以中小動脈節段性
  • 「2007魯臺骨科論壇」在臺北舉行
    山東省醫學會秘書長 劉巖(左二)向 臺大醫 院贈送孔子像    華夏經緯網6月20日訊  為促進魯臺衛生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應臺灣財團法人脊椎醫學研究基金會董事長陳博光教授的邀請,以山東省立醫院創傷骨科科主任、山東省醫學會骨科分會主任委員周東生為團長,山東省醫學會秘書長劉巖為顧問的「山東省醫學會骨科分會學術交流團」一行30人,於6月10日至17日赴臺參加山東省醫學會與脊椎醫學研究基金會聯合舉辦的「2007魯臺骨科論壇」並進行學術交流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