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祖概況:新化高坪侯田(現屬隆回縣)袁光五郎公(字衍相)乃我杉林袁氏新化始祖。
遠祖世系:光五郎公—細二郎公(諱亮)—進飲公—政公—俊公—忠泰公—松年公—仁念公—二五郎公—友貴公—應霆公—伯秀公—招孫公—志受公—克文公—必才公
始遷祖:袁必才,字紹明,生於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丁卯九月二十一日戌時,壽69歲。妣伍氏,生一子:嗣榮。明洪武9年(1376年),必才公攜子嗣榮由新化之高坪曹家垠遷湘鄉黃山三十二都(今雙峰縣花門鎮)杉林開基立業,為杉林袁氏一世祖。
班行:必嗣世崇仲興太,安邦定國永和平;有志賢英宗先德,正大光明顯業成。聖緒開周彥,清修啟漢良;祖功鴻庇佑,來耳愈騰芳。
建祠與堂號:清乾隆24年(公元1759年)建宗祠於杉林村祠堂山,取名為宗臣堂;1918年建新祠於水口山,取名為仁風堂。
修譜概況: 杉林袁氏族譜始修於清乾隆27年(1762),道光28年(1848)續修,1930年三修,2000年四修。
主要族居地:雙峰縣花門鎮的杉林、張山、風咀、荷瑞、藕壩、長山、龍山、黃龍、群喜、新民、青華、明星等村;鎖石鎮的牌塘村、壕口村、山底村、龍鬚村、群力村;青樹坪鎮新建村、勞田村;安化縣煙溪鎮建新村;衡陽縣西江鄉小界村;廣西融水縣大年鄉吉格村中寨屯。其他散居湖北沙市、郴州、長沙市、懷化市、安江、廣西融安、會同、衡陽高漢、懷化託口、衡陽金蘭、新寧、城步、武岡、新化、冷江、漣源及雲、貴、川、渝、桂等地。2000年四修譜時統計,現有族眾近4000人。
附一、二、三修譜源流序三篇
杉林袁氏一修譜源流序
稽我袁氏,系出媯姓,虞帝裔胡公滿七代孫莊伯轅,轅孫濤塗,在春秋以祖字為氏,後去車為袁。
袁氏累葉有光。在漢,安公讀書樂道,後舉孝廉,章帝時,為司徒。子敞、孫湯、曾孫成、逢,四世五公。迨漢之季世,賀公為彭城相,子閎僻居力學,相時而隱,皆安公之後。數傳至晉,淑公俊邁,多能學術綜核,任吏部郎。又數傳至南北朝,粲公潤州刺史。其及於唐,則有仁敬公,刺史杭州。玄宗詔宰相祖道賜詩以寵其行。當時有滋公為華州刺史,甚得民心,召拜大將軍,亦安之後也。由唐迄宋,命修國書,不阿權貴,無愧古良史者,則有樞公。至於元,我袁姓稍微其間,時運滄桑,遷徙不常。而要知,惟安公之世德綿遠與運代並興,譬之黃河之水來自天上,過龍門、穿積石,自冀而豫而徐以達於海。總關其流,區宇所經之水,皆來自天上之水也。勝國鼎興,我珙公之識真主於長安者其派也,其先安公之裔,瓜瓞於豫章之袁州而復遷于吉州之望壽村者,天罡公也。
迨後,光五發派新化縣,伯秀開基曹家頭。祖德流芳如碁之布,宗公濟美似星之羅。
我必才公攜其子嗣榮公,於明洪武年間,而遷楚之上湘黃山杉林卜居焉。榮生世忠、世綱。忠生崇昱、崇昂,綱生崇智,此三世而分也。昱生仲瑄、仲玨,昂生仲珪,智生仲龍,此四世而分也。瑄生興祺,玨生興京、興襄、興市,珪生興巽,龍生興釗,此五世而分也。葢是七世,祺生太玉、太瑤,京生太鴻,襄生太章、太童,市生太傑、太偉,釗生太亨,而八房分矣。
自必才公肇基始祖,嗣榮公形單影隻。蟬聯以下,三世而分,此大幹也;四世而分,此小幹也;五世而分,此幹之枝也;六、七世而分,此幹之小枝也。然至七世而分八房,則七世又為枝中之幹矣。故,必字派至太字派為總圖,合其源也。八世安字派分八房為分圖,別其流也。
而因流以溯源,則分也,而合矣。夫觀流之長,知源之遠,我先人苟非積德以厚,其源何以能衍奕葉之垂緒若此乎?故今日不祧才公者重遷湘也,自必才公上祖天罡公者,念垂統也有嗣者葺之。無傳者,闕之,情不得已也。撮其遺書之要因敘源流以弁其首。
乾隆二十七年 必才公裔序
國順、永守敬譔
杉林袁氏二修譜源流序
嘗聞,水不探乎星宿,則水源不昭;木不覽其豫章,則木本弗曜;人不核諸得姓,則派衍不清。夫宗支之源流,各自有出苟,假託而冒認,原屬枉然。
稽我袁氏世系,適派姓氏,族譜詳著媯姓,本虞舜帝之後,胡公滿之裔也。胡公封於陳,生子曰申公,申公之子曰靖伯。下傳五世孫之莊伯,生子曰諸,字伯轅,其孫濤塗,以祖字為氏。考諸經史,惟魯春秋僖公四年,齊桓少陵之役,陳轅濤塗去車存袁,則我袁之受氏,於茲肇基矣。方之晉疎廣之後有束晳者,聲名赫赫,去疋存束,後世因以為姓也。
再閱,漢文景時,袁盎為中書,袁安應三公,遞袁紹、袁術兄弟顯名。若在魏之袁渙,在晉之袁宏,不為人作罵書,倚馬能作露布。迨後,殉節者袁淑,盡忠者袁粲。祖德芳而鳳毛美,宗功浩而麟趾祥。過江之名義,豈不獨推袁為巨擘哉!延齊梁之中,陳隋之間,繼繼承承,脈絡稍微。然後,知天運循環之道,乃彰人文蔚起之奇。
幸而,唐貞觀之世,我祖天罡公,自蜀郡歷江西,居吉安籍泰和。世勳輔而國體明,休垂後世;治亂識而良臣表,功著當時。名不亞於李淳風,神奇流傳於奕葉。生子應昇,丞相封關內,鎮國推王侯。誕育宗高,幼穉中狀元,國師封寶鑑。遞祖葛亮,生廣五郎。同光二年奮出籍,偕男伯萬落東山。萬男必清徙楚南,住落湘鄉十七都,佑啟公亮孫伯庸。案山人稠並地窄,光五開基籍新化。細二郎君乃我祖,生男進飲四弟兄。
蓋本支之分合,遷徙之淵源,山行十驛形不脫祖,水走千裡性不離宗。椒聊蕃衍,星羅碁布。遍高坪、潭州、寧鄉以及邵郡、武攸之有袁氏者,皆一脈之所流也。因流溯源,上必求其所合;由章竟委,下務清其所分。
我公必才,偕妣伍氏,卜雲其吉,誕落杉林,別子為祖。生子嗣榮,娶配張氏,形單影隻,繼別為宗。生子五:世忠、世華、世芳、世綱、世紀,華、芳、紀無傳。惟忠、綱二公,開為兩房,休養頗繁,長發其祥。蟬聯世系,乘上有乘。疊起垂絲,數不勝數。親疏了如指掌,尊卑炳若列眉,寧同崇滔之拜、蔡嶷之呼乎!庚(有庚,字鴻量)不揣鄙劣,敬序源流,弁諸譜首以志。
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仲冬穀旦 闔族序
十五世嗣孫際泰有庚鴻量氏謹撰
杉林袁氏三修譜源流紀略
大凡人本乎祖者,猶水源之溯星宿,山脈之探崑崙也。稽我袁氏,本虞舜之後,陳胡公滿之裔。春秋僖公四年,齊桓少陵之役,陳轅濤塗去車為袁,則我袁氏之受氏肇基於此焉。由是,歷生英哲,世有聞人。若漢之袁盎、袁安、袁紹、袁術。魏之袁渙,晉之袁宏。厥後,殉節者袁淑,盡忠者袁粲。其姓氏著史冊,猶彰彰在人耳目間。惟齊梁陳隋之間,稍微焉然。此皆世遠年湮,姑言其略。
至唐貞觀之世,我祖天罡公特出間生。其父璟,天降仙女為妻,故生罡為非常之人。罡生子一,應昇,字清源。源生子一,宗高,字微生。微生子一,葛亮。亮生子六,五子廣五郎。廣生子九,長伯萬。萬生子五,長必清。清生子四,三子公亮。亮生子一,伯庸。庸生子五,五子光五郎。自天罡公至光五郎凡十世。
光五郎公系宋人,徙湖南寶慶府新化縣,則為高坪侯田袁氏之開基祖。光生子九,二子細二郎,字亮。亮生子四,次子進飲。飲生子二,次子諱政。政生子四,二子諱俊。俊生子一,名忠泰。泰生子四,二子松年。松生子四,長仁念。念生子二,長二五郎。二五郎生子三,二子友貴。貴生子二,長應霆。霆生子七,六子伯秀。秀生子二,長招孫。招生子三,長志受。受生子六,長克文。文生子一,諱必才。自光五郎至必才公,凡十六世。
必才公系明人,由新化遷湘鄉之杉林,則為杉林袁氏之開基祖,此源流之大略。如此紀載譜牒,庶幾星宿能溯而得水之源,崑崙可尋而探山之脈也。
民國十九年闔族謹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