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在中化集團總部職能部門和「雙百企業」中化能源、中化國際的共同努力下,中化集團「雙百行動」綜合改革取得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改革成果得到國務院國資委的好評和認可。
中化能源、中化國際的改革實踐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發布的《改革樣本: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作為國企改革尖兵示範推廣。在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的「雙百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評估結果中,中化能源獲評A級,得到領導小組表揚。中化國際多措並舉實施激勵的經驗做法也曾於今年初入選《國企改革簡報——「雙百行動」專刊》。
自2018年中化能源、中化國際入選「雙百企業」以來,兩家企業因企施策,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攻堅克難,在突破制約業務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上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為未來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化能源
中化能源以引戰作為核心抓手,通過實現股權多元化,在建設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等方面縱深推進改革,促進企業高效運營,快速提升發展競爭力。在外部經濟形勢複雜多變、行業競爭加劇及周期波動的大背景下,中化能源克服各種不利因素,成功引入5家戰略投資者,成為當年「雙百企業」中「引戰」募資額最大的項目。
「引戰」完成後,中化能源馬不停蹄地將改革向縱深推進,以「混資本」促進「改機制」。一方面,構建市場化的法人治理結構,制定「三會一層」議事規則,履行黨委對「三重一大」事項前置審議程序,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同時,建設以業務為源頭的制度體系,「制度、內控、風控」三位一體有機融合,通過對標優化修訂製度,夯實改革管理基礎,打造能源「制度文化」。另一方面,有序開展職級與薪酬體系改革並推動成果落地,制定出臺幹部任期制方案並推動實施,配套制定與戰略目標緊密結合的中長期激勵機制,分步落實公司和下屬科技企業激勵體系的建設工作。
中化能源秉承「管理+科技」雙輪驅動的發展理念,不斷完善石油化工產業鏈,助力企業成為創新成長、卓越管理的一體化石油石化行業運營商及綜合服務商。泉州石化乙烯項目是中化能源產業鏈發展的關鍵一環,開創中化集團煉化一體化基地發展的先河。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泉州石化乙烯項目團隊積極防控、迎難而上,歷經近35個月的建設和準備,終於在2020年的金秋喜獲豐收,一次投料開車成功。
中化國際
中化國際改革重點放在多措並舉實施激勵約束機制上,搭建涵蓋「現金+股權」「短期+中長期」「從孵化到產業化全周期」的多維度激勵體系,充分激發企業活力。一是對核心骨幹員工實施激勵,實現個人與公司利益相統一。2019年,中化國際首次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對257名骨幹員工共授予5324萬股限制性股票。此外,還實施了超額利潤分享獎勵、股票增持計劃。二是建立了貫穿科研項目全過程科技創新獎勵機制,鼓勵對投資大、挑戰性高的創新項目實施風險抵押金,面向科技型企業實施分紅激勵,促進項目攻關和成果轉化。三是設立創新激勵基金,從工資總額中提取2億元用於獎勵創新和成果產業化項目;設置新業務的孵化與培育平臺,推動從「創意」到「初步商業化」階段的項目孵化。
在強化激勵的同時,中化國際加大力度推進選人用人市場化改革,挖掘優秀青年人才,實現關鍵崗位能上能下,激發乾部隊伍活力。自2020年4月起,中化國際啟動職能部門總監崗位競聘工作,主要職能部門總經理以下管理人員全體起立,與其他候選人一同參加競聘,同時面向全員開放報名權限,除績效、違紀違法等紅線條件外,均接受報名。競聘採用民主測評+現場答辯相結合方式,結果公示並履行選人用人相關程序,目前已完成財務管理部、戰略發展部、人力資源部、運營管理部、辦公室等主要職能部門總監競聘工作,新納入關鍵崗位6人,其中跨級提拔3人;獲聘人選平均年齡41.5歲,最小32歲;由下屬單位向總部流動3人;通過競聘發現高潛人才9人。通過崗位競聘,盤活了人力資本,激發了團隊幹事創業的激情和活力。
目前,在前期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中化能源、中化國際正在根據國資委和中化集團要求,積極落實公司三年改革行動實施方案,在總部職能部門的指導下進一步編制深化改革綜合方案和任務臺帳,謀劃好未來幾年的改革攻堅任務。
供稿:創新與戰略部
近期熱點
原標題:《中化集團「雙百行動」獲國資委好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