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4 08:30:21 來源:服裝工業網
2015年6月3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GB/T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並於同日實施。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得到了政府層面的高度重視。教育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教基一【2015】3號〕,明確校服質量應符合GB/T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準。自標準發布一年來,各有關方面對標準條文及實施提出了一些問題,標準主要起草人進行了研究解答,現整理於下,供有關各方學習研究,以形成更大範圍的共識。
1、標準範圍中的「其他學生校服」指什麼?
從目前教育主管部門對校服的管理來講,主要是針對中小學校,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校學生,因此,GB/T31888的適用範圍為中小學生在學校統一穿著的服裝,同時指出:「其他學生校服可參照執行「。此處的「其他學生校服」指的是幼兒園、職業學校及大專院校等統一訂製的服裝,也包括學生在其他場合穿著的服裝。幼兒園的兒童一般都是3歲及以上的,根據GB/T31888規定,對於幼兒園服裝的安全性指標除執行GB18401一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中的B類要求外,燃燒性能、附件銳利性、繩帶和殘留金屬針還應執行GB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中7歲以下兒童的要求。
2、如何協調GB/T31888與GB31701中的年齡段?
GB/T31888引用了GB31701,而GB31701將嬰幼兒及兒童的年齡劃分為3段,即:嬰幼兒為36個月及以下;兒童分為3歲至7歲,7歲(含)至14歲(含)。小學生一般6歲入學,也有部分孩子入學不久即滿7歲,到初三時,一般為14歲,部分孩子滿15歲。由於校服為統一設計和批量生產的,也為了便於教育部門統一管理,按一般情況,將小學、初中學生視為7歲及以上、14歲及以下,高中學生視為14歲以上。
3、校服的號型應按哪項標準執行?
在GB/T31888中引用了GB/T1335-2008《服裝號型》和GB/T6411-2008《針織內衣規格尺寸系列》兩項標準。一般,機織類校服的號型按GB/T1331設置;針織類校服的號型既可按GB/T1335設置,也可按GB/T6411設置。雖然這兩項號型標準中的高度(身高)分檔值相同,但GB/T6411規定的圍度(胸圍和腰圍)分檔數值較大,且沒有體型分類,比較適用於運動服等寬鬆式的針織類校服。
4、如何區別「纖維含量」與第4.2.2條「織物纖維成分及含量」?
這兩處對纖維含量的要求側重點不同,不是同一內容。纖維含量是對標鑑上標註的纖維含量進行考核,按GB/T29862-2013《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考核標註含量的偏差是否在允許範圍內,應該標註的是否都標註了,標註的方法是否規範等。第4.2.2條「織物纖維成分及含量」是對面料或裡料的材質提出的要求,規定直接接觸皮膚織物的棉纖維含量不低於35%,目的在於限制用純化纖面料製作貼身校服,使校服具有較好的舒適性。
5、如何理解第4.2.2條有關織物纖維成分及含量規定中的「直接接觸皮膚的部分」?
一般情況下,應根據GB18401的規定判別校服產品是否屬於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比如,內衣類、夏天穿著和使用的單衣類校服為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產品。對於夏天穿著帶有裡料的校服(例如裙子),其裡料為直接接觸皮膚的部分。對於有裡料和面料的春秋裝、制服等校服產品,各地可根據不同地域的自然氣候條件自行制定細則。
6、GB18401和GB31701與GB/T31888對染色牢度均有要求時如何執行?
由於GB/T31888對有關染色牢度的要求均高於強制性標準指標要求,因此應按GB/T31888中表1規定的染色牢度指標進行考核。
7、填充物具體考核什麼項目?
對防寒校服要考核填充物的質量。服裝填充物常見的有羽絨、棉纖維、毛纖維和化學纖維等。
首先,填充物應符合GB18401中B類要求,包括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染色牢度和異味。對於未染色填充物,不考核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和染色牢度;其次,填充物應符合GB18383-2007《絮用纖維製品通用技術要求》,包括對於纖維原料的要求和對於製品的衛生要求。若是羽絨服裝還應符合GB/T14272-2011《羽絨服裝》中的要求,包括含絨量(或絨子含量)、充絨量偏差、蓬鬆度、耗氧量、殘脂率、清潔度、氣味及微生物要求。
8、配飾上允許使用別針嗎?
GB/T31888規定,配飾應符合GB31701銳利性要求。GB31701規定:「兒童紡織產品所用附件不應存在可觸及的銳利尖端和銳利邊緣。產品在出場前需經檢針工序,製品上不允許殘留金屬針等銳利物。」別針屬於金屬針等銳利物存在安個風險。故不允許在配飾上使用,應採取其他穿戴或固定方法。
9、接縫強力和紗線滑移一定要檢測水洗後的試樣嗎?
基於校服產品在使用中經常洗滌,GB/T31888的第6.1.2條規定,3個單元樣本用於水洗尺寸變化率、水洗後扭曲率、水洗後外觀、接縫強力和接縫處紗線滑移的測定,以提高對接縫性能的要求,同時也為了減少抽樣數量。
由於水洗程序有可能影響試驗結果,因此,在進行驗收試驗以及仲裁試驗時,需按標準規定的程序進行試驗,即接縫強力和接縫處紗線滑移這兩個項日的試樣應從完成洗滌程序後的樣本上剪取。
10、企業是否按檢驗規則中規定的樣品送檢?
GB/T31888中規定的檢驗規則包括抽樣方案和質量判定,主要用於驗收試驗。當發生質量爭議時,應採取該標準中規定的檢驗規則進行仲裁試驗。
對於企業內部的質量控制檢驗或出場檢驗規則由企業自行制定。例如,對於部分內在質量檢驗,可在面料驗收階段按接收的批進行檢驗;對於外觀質量檢驗,則需逐件檢驗。
企業送檢時可根據送檢日的確定送檢樣品的數量。
11、小學、初中與高中學生校服的考核要求有無區別?
根據上面第2個問題的解釋,GB/T31888中涉及GB31701的內容在對小學、初中與高中學生校服考核時會存在差異,即GB/T31888表1中有關燃燒性能、附件銳利性、繩帶、殘留金屬針以及第4.2.4條配飾銳利性要求僅考核小學、初中學生校服。
12、如何按GB/T31888標註校服使用說明中的安全類別?
根據GB/T31888中有關校服安全技術指標要求,小學、初中學生校服應至少達到GB31701的B類要求;高中學生校服應至少達到GB18401的B類要求。因此,產品使用說明中標註有關安全技術要求類別時,可根據產品達到的安全技術要求類別進行標註。如小學、初中學生校服可標註「GB31701B類」(如達到GB31701A類要求也可標註"GB31701A類」),高中學生校服可標註「B類」(如達到GB31701A類、GB31701B類或GB18401A類,也可標註「GB31701A類」、"GB31701B類」或"A類」)。
13、如何理解「不允許在衣領處縫製任何標籤」?
由於耐久性標籤的材質和縫製方式與衣領的材質和縫製方式不同,衣領處的耐久性標籤因與皮膚摩擦而使人感到不適或受傷,消費者對此多有不滿,並強烈呼籲改變這一傳統習慣做法;因此,GB/T31888規定不允許在衣領處縫製任何標籤。需要提醒的是,這裡的「任何標籤」包括商標和號型標等。
如果企業或學校為便於校服發放,可採用在產品的包裝袋上標記的方法代替衣領處的號型;如果確實需要在衣領處標註號型,可以採用無害染料將號型直接印在服裝上。
14、執行GB/T31888時如何標註產品等級?
由於GB/T31888對校服產品不分等級,只設立一檔合格線;因此,執行該標準時,需在產品標籤上明示該標準,不需標註產品等級。如果需標註,可標「合格品」。
15、GB/T31888與GB/T23328《機織學生服》、GB/T22854《針織學生服》是什麼關係?
GB/T31888的出臺,解決了中小學生校服標準多、散、雜、亂現象。GB/T31888涉及的產品種類多,覆蓋面廣,與GB/T23328-2009《機織學生服》,GB/T22854-2009《針織學生服》等現行標準之間不是替代關係。如何執行相關標準,應由有關主管部門進行選擇。教育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四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規定,校服安全與質量應符合GB18401,GB31701和GB/T31888等國家標準。GB/T31888雖然是推薦性國家標準,但四部門文件已表明中小學生校服應執行GB/T31888。
16、GB31701於2016年6月1日才正式實施,是否會對GB/T31888的實施造成影響?
GB31701作為強制性標準將於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並設置了2年過渡期;GB/T31888已於2015年6月30日正式實施。雖然GB31701的實施日期晚於GB/T31888,但不影響GB/T31888的實施。因為GB/T31888引用了GB31701的有關條款,應作為該標準的文本內容,不會對該標準實施造成影響。
17、如何按GB/T31888-2015監督?
GB/T31888-2015於2015年6月30日起正式實施。教育部等四部門《關十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指出:「各地要依據本意見制訂本省級中小學生校服管理意見,細化各項工作措施......"。因此,各地何時執行GB/T31888以及如何開展監督檢查,應按有關職能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