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永遠要問自己一個問題:你還有更好的方法創造更多的盈利空間嗎?
你必須度量並記錄生意上的每一件事,比如你有多少復購顧客,他們是怎麼樣的群體。
小劉一直在為他的叔叔打工,當他叔叔出國的時候,在一段時間內將近7個月中,由他全權負責叔叔的整個生意。
但是,就在這段時間內,他只用了6個月,就把他們的營業額從1個星期的15600元,增加到現在1個星期超過32500元,整整提升了2倍的業績。
小劉是怎麼做到的呢?
小劉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如果你也是做生意的,你看完他的做法你就可以立即實操一次,以後你就可以轉化成自己的核心營銷方法。
他們的營銷都集中在聖誕節那一天,然後在報紙上的一塊卡片大小的地方做廣告,這是一種非常傳統的營銷方法。
但是,他們不會一整年都做這樣的廣告,因為他們深知這樣效果肯定很不好,至少那樣不會給人創造一種稀缺感和價值感。
不過,他們有時候卻也經常違反自己的做法和邏輯,因為他們經常會散發傳單做地推活動,畢竟這可能會帶來新的顧客。
然而,並不是說他們就會從不間斷的持續派發傳單。
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只有在他們生意不好做的時候,才會這麼做的,可以說這是他們僅有的2種營銷方法。
但是,小劉意識到這肯定存在很多的經營問題,最大的根本問題就是他們從不主動了解顧客的姓名或者任何聯繫方式。
對於他們一些熟悉的常客也只知道姓名,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他們無法對顧客做任何事,因為他們壓根就不知道為誰提供服務。
就這樣,經營了那麼多年他們卻從不知道究竟有多少顧客,也從來沒有計算過每位顧客的邊際淨利潤或者復購率有多少?
然後,小劉就開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顧客的姓名,並記錄到一個名片索引系統中。
在分析研究透他們的行業後,小劉認識到他們可以輕易地了解約50%的顧客姓名,這包括留下姓名、地址、電話叫外賣以及其他聯繫方式,等等。
其他一半則需要一些真正「有創造性」的方式來獲得……
接下來,小劉從一個朋友借了個主意,他有本顧客手冊,主要記錄他酒店的顧客,小劉就把他這本手冊應用到了自己在外賣送菜上。
小劉在櫃檯前開始有了自己的一本顧客手冊,記錄了顧客的姓名、地址、電話等聯繫方式,並註明他們對外賣飯菜的所有意見。
然後小劉給顧客的優惠是,手冊裡的所有顧客將來都會收到特別的邀請。
按照這種方式操作以後,小劉的生意發展得極為順利,而且變得非常簡單。
首先,小劉會給名單上的每位顧客發一封感謝信,然後給他們一個便條,寫上本周特色菜式,以及今後5個月的每周菜單。
當然,最好是先給前面50名顧客嘗試一下,以免浪費不必要的金錢損失。
結果小劉這樣做了以後,他們每個星期的營業額都翻了一番。
所以,結果始終會為自己說話的!
直到現在,小劉早已不在他的叔叔那裡打工了,因為他已經在開始發展屬於自己的事業!
從中你學到了什麼?
你可以試問一下,你除了當下自己的營銷方法以外,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
最好就是把你所知道的每一件事記錄下來,然後分析研究透!
比如如上所說的,做一本顧客的名片索引系統,記錄顧客的所有反饋和意見,然後給予超值的好處!
另外,一定要敢於嘗試新鮮的事物,即使那會失敗,你也要去做一下。
一定要確保你跟顧客經常保持接觸,否則所有的顧客都會忘記你這回事。
這個方法即可以應用在外賣、餐飲、酒店等傳統領域,也可以應用在直播、電商、微商等新興領域。
如果你能舉一反三,巧妙的應用到自己的企業中,這或許就能幫助你從現在的營業額再翻一番!
方法其實極為簡單,但付諸行動才是最關鍵的。
好了,我是吳韋朋,一個行走在網際網路江湖的90後斜槓青年,每天一篇文章,為你分享網際網路各種商業乾貨,關注我,讓我們一起自由工作,認真生活,快樂賺錢!
作者簡介:吳韋朋,90後創業斜槓青年。SEO+個人IP打造+抖音實戰派玩家,擅長網絡營銷策劃+自媒體打造+新媒體營銷,同時是草根站長+文案撰稿人,擁有5年網站建設+推廣實戰經驗,至今已為上百家中小企業做網絡推廣外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