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媽閱讀的朋友,你好,我是果媽閱讀的創始人果媽李璇,很開心能夠與你在這裡相遇。
每天準時為你講述果媽閱讀【家庭教育100講】,希望這美麗的相遇能讓每個家庭都能享受教育帶來的美好生活。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如何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現在的這個年代,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理財意識的培養,其實關於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我們自己就是孩子的榜樣,而我們的孩子以後也會為人父母,他們是在觀察我們是如何消費、儲蓄、投資和捐贈的。
現在提到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很多人可能都會提到一個詞叫做:兒童情商。
其實在我看來,媽媽的理財實際上也是講孩子的理財,因為育兒觀的基礎就是價值觀,你在理財方面的這種價值觀,其實就是可以很好的傳遞給我們的孩子的。
比如說:你帶著孩子進到超市當中,你是怎樣去選擇物品的?當你帶著孩子在外面旅行,看到地上擺的一些廉價的玩具,你是什麼樣的態度?你能不能讓孩子學會延遲滿足?你選擇物品購買商品時候,你的判斷的標準是什麼?
其實這些都是給孩子的理財的教育,在孩子財商培養的這件事情上,我們更多的就是在傳遞著我們的價值觀,而價值觀它是多元的,沒有那麼多的是非對錯,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的他就擁有了選擇的權利。
在作出選擇的時候,背後指引他的也是他的價值觀,所以財商的培養也就是我們的財商價值觀的一份傳遞。
當然不是說要一定把我們的價值觀輸入給我們的孩子,畢竟我們是兩代人,每一代人對待同一件事情,他的看法是不盡相同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去給到孩子更好的指引。
所以,所謂兒童的財商意識的培養也是在生活中培養的,而在生活中你自己的一言一行,你自己與金錢的關係其實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如何與孩子談理財?
我就來講一講我是怎麼跟果果來講理財這件事:
1、跟孩子一起來閱讀這個方面的書籍
比如說《小狗錢錢》,另外像《富爸爸窮爸爸》,也是可以跟孩子一起來看的,當然這些都是在孩子稍微有一定的認知,比較大的基礎上可以去看的。
對於3、4歲的孩子來講,其實更重要的就是我們在生活中是如何去花錢,如何去賺錢的,可以跟孩子在小的時候玩一玩大富翁、強手棋,這樣的一些棋類的遊戲。
因為它是把人生變成了一個遊戲濃縮在棋盤上,可以讓孩子去發現,原來我們去買一些資產他是可以賺到錢的,那麼經濟學的這種知識,就在這種遊戲當中讓孩子獲取到了。
同時,你也要注意,理財雖然我們直面的是金錢,但是它其實講的是財富意識,財富包含的就不僅僅是金錢,還有我們所擁有的美好的人際關係,我們當下所擁有的健康的身體,這些其實都是你的財富。
所以,我們也要時時刻刻跟孩子一起來看,我們當下已經擁有的,也要在生活中養成節約的習慣。
當孩子想買一件東西的時候,我們可以去劃分一下,這是你現在真的非常需要的東西,還是只是你想要的東西。
慢慢的孩子就會學會思考,自己的要求到底是屬於哪一類,這樣在花錢的時候就可以做到三思而後行。
同時,我們也可以引導孩子們來思考這個物品的價格與價值之間的關係,有時候我們總是在追求性價比,我們會想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當然這樣的商品是存在的,但是有一些商品的貴也是有道理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透過這個價格看見這個商品背後的價值。
比如說:有的商品,同樣的東西,它都是一個廚房用的鍋,有的就要賣到兩三千,有的就只有幾十塊錢,我們可以引導著孩子思考,為什麼這個鍋的價格就體現了這麼高,它到底用的是什麼樣的材質?它是怎樣設計的?
原來這個鍋設計的理念是花了心思的,其實這些都是在引導著孩子們深入的去思考。
我們不是只傳遞一個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價值觀,也不是說讓孩子一味追求這種高檔的奢侈品,我們其實引導的是孩子的思考,在能力範圍之內可以擁有什麼樣的商品,什麼樣的商品是值得珍惜的。
我的每一分錢其實都是通過勞動賺取所得的,我要讓它花的值得,而不是趁著便宜囤積一大堆,然後最後又浪費掉。
所以,這樣的價值觀其實就是在生活當中,逐漸跟孩子溝通和傳遞的。
2、可以通過遊戲讓孩子增長理財意識
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當中提到了一款非常好的增長理財意識的遊戲,這個遊戲到底在做的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把我們的人生濃縮在一個棋盤上。
現金流的遊戲有成人版,也有少兒版的,這個遊戲玩起來特別有意思。
其實很多的成人也都是透過現金流的遊戲不斷去體會,原來現金流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有著這樣的價值的,我們怎樣通過資金的周轉,讓我們從人生現有的跑道上進入到另外的一個賽道,這裡面涉及到很多金融方面的知識。
比如說:房產、股票、抵押、投資,還有基金、捐贈等等。
在玩這個遊戲的過程中,果果就不斷了解了什麼是抵押,什麼是貸款,利息是怎麼回事。
通過現金流的遊戲,我也會在家裡跟他分享我們家財務的收入和支出。
這樣,他就會知道爸爸媽媽每個月的工資大概是多少錢,我們每年保險要付多少,房貸要付多少,養車的費用要付多少,還有吃飯、穿衣等等這些生活用品要花多少錢。
看了之後他也很驚訝,然後我們又帶著他看80年代我們小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的一些有關生活水平的事物,讓他感知到隨著社會的增長,整個社會的財富也變得越來越富有,而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當下已經擁有的。
所以這樣的遊戲,也是在透過遊戲圍觀我們的生活。
二、我們如何來給孩子零花錢
可以說,零花錢的制度是每一家都不一樣的,那關於零花錢,我們看一個小故事:
在我小時候,我自己是沒有零花錢的,因為家裡的條件並不允許,但是媽媽就跟我說,如果我想買的書可以把它寫在我的夢想清單上,一旦我們家裡面的開支可以允許把書買回來,媽媽就一定會滿足我的夢想。
對於書籍,媽媽是秉承著這樣的態度,但是如果我想擁有什麼樣的玩具,在媽媽那裡可能就完全沒有這筆開支和預算了。
後來在上大學的時候,我坦誠的跟父母說,可不可以管理我在大學的生活費,你們每個月給我500元,那個時候是1997年,我上大學的學費一年是2000元,住宿費是500元,除了學費和住宿費之外,所有一切的開支都是我從這500元當中去支出。
這樣談好了之後,我就拿著每個月的生活費開始了在大學的理財生活。
從進大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就開始記帳,一個月下來之後大體知道這一個月有多少支出,多少收入。
因為在那個時候,大學還會給一部分的飲食的補貼,我印象中,應該是五六十元。
後來我發現如果我想去旅行,或者還想要再去買一些書籍,就沒有那麼多額外的金錢,於是我就想著可以怎樣去賺錢,我在學校周圍開始找尋家教的工作。
我到了一個家庭當中做了兩年的家庭教師,這樣每一周我可以有三天去他們家吃飯,然後他還會付給我每小時20元的家教費用。
更讓我感到有成就感的是,這個孩子後來在高三考大學的時候,成績比我剛去的時候提高了100分左右,這是一份非常有價值感和歸屬感的工作。
同時它也給我帶來了經濟的收入,所以從這個事情上,我們就可以跟孩子樹立零花錢 的觀念。
現在我也開始讓果果記帳,記錄他買零食、玩具、圖書等等,這些都需要花多少錢。
我們會有一個零花錢的本,還有一個小的計劃。
這樣,如果他要想去一些遊樂場,或者是他想要參加一些活動,購買一些東西,他就會去想,如果我要去做這些事情,錢從哪裡來?
同時在零花錢當中,還可以跟孩子來進行一下分類:
一部分的錢是用來消費的;一部分是用來儲蓄的;還有一部分可以用來捐贈。
而零花錢怎麼給,給多少的規則,是根據孩子的年齡增長,有不同的變化。而且每個家庭的規則是不同的,我想講的是,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把管理權逐漸交給孩子,讓他從小就對於金錢有著一定的概念。
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的親子關係是好的,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價值觀就可以不斷的傳遞給孩子。
講到這裡,來回顧一下,在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上,我們要做三件事:
第一,我們要重新構建自己的理財觀念,在生活當中做好孩子的榜樣。
第二,真誠的和孩子談談理財,你是如何選購商品的?你是如何看待廣告的?你是如何對待曾經犯過的錯誤的?你是如何感恩現在所擁有的?
第三,給孩子零花錢,同時要跟孩子一起把零花錢的制度制定下來執行下去。
這樣,在生活當中就可以慢慢讓孩子感受到金錢擁有一定能力,但是擁有金錢也並不代表擁有一切,也會讓孩子從小感恩自己當下所擁有的,並養成開源節流的好習慣。
歡迎你加入我們一起來學習成長,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果媽閱讀或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