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化工圍江 推動園區轉型 功能疊加,常州做美綠色岸線

2020-12-12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駁船、港口起重機、新舊碼頭、有待騰退的廠房,以及正在復綠的土地……這裡,就是常州城僅有的16.6公裡長江岸線。

「在江蘇沿江八市中,常州擁有的長江岸線最短,而多年前形成的沿江區域開發利用強度較大。」常州市發改委長江處處長楊傑告訴記者,「如今常州下決心打造『濱江化工園』升級版,著力提高長江岸線『含綠量』『含金量』。」

痛下決心,攻堅化工圍江

「2000年左右,長江大開發曾給沿江城市帶來化工圍江問題,這一問題在常州更為凸顯。」常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濱江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胥亞偉介紹,當時,隨著太湖流域治理和城市開發建設,原先湖邊及城區需要搬遷的化工企業,趁勢紛紛遷址江邊。

令常州人「愛恨交織」的濱江化工園區依江而立——這個曾為城市經濟發展作出較大貢獻的園區,同時也存在阻礙產業發展的痛點與環境保護的隱患。「整個常州重大危險源一半以上集中在江邊。所以我們常說,常州三分之一的環保工作量在江邊,把江邊環境整治好,常州環境質量就能大幅提升;把江邊化工的轉型升級抓好,城市產業的能級就會大幅提升。」胥亞偉說。

推動轉型,已迫在眉睫。常州新北區11.37平方公裡的濱江化工園區內,目前共有化工生產企業84家、化工倉儲企業8家。其中,沿江一公裡內就有化工生產企業34家。

「新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下定決心,破解化工圍江。」胥亞偉坦言,包括企業騰退拆遷費用、復綠費用等在內,今年政府將籌集45億元資金「兜底」。為促進騰退企業員工本地再就業,常州濱江經開區還推出首批梳理的3500個新崗位,並在剛剛過去的周末,舉辦了今年園區首場專項招聘會。「圍繞化工園區轉型發展、沿江空間騰退復綠,我們算的是生態帳、長遠帳和民生帳。」胥亞偉說。

騰退復綠,推動園區轉型

6月2日,化工園區企業「臨江化工」拆遷現場,駛入兩輛運載樹苗的卡車。騰退、復綠,正在此同步進行。

除了「臨江化工」,常隆化工、金隆生物、永泰豐化工等企業,也已進入拆除復綠階段,勝傑化工、武新製藥等也籤署了關閉搬遷協議。

「現在,每天白天騰退復綠照常進行,晚上,則要勸說不達標準、尚未籤約的企業儘快籤署搬遷協議。」常州新北區長江大保護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夏志文表示。

為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濱江經開區還立下5個今年需完成的年度目標——

沿江一公裡範圍內34家化工企業,除個別安全和環保有保障的企業給予一定時間過渡,其餘年內都要籤訂關閉騰退協議,完成騰退拆遷;

明確存量化工企業,不新批不符合高質量發展的化工項目;

仍有異味的化工企業必須停產;

346國道以北,66家引進時間較早、設備較為陳舊的化工企業,總量要減一半以上;

沿江500米範圍內年末要建成連片復綠的生態廊道,到明年6月,沿江一公裡範圍內應綠盡綠。

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姜浩說,騰退過程中要將原有的「好苗子」留下來,拿出騰挪置換的空間助其轉型。

誠達石化工業有限公司,便是一株存量「好苗子」。企業總經理吳鈞告訴記者,「騰挪後,園區擠出的空間可為企業內遷發展、高起點謀劃設施建設提供機遇。」搬遷重建後的誠達石化還將與園區另一家存量企業新陽科技構成更為緊密的上下遊關係——新陽生產的苯乙烯將以管道輸送的方式直抵誠達,一改車運化工原料的物流模式,極大降低運輸過程的環保安全風險。

「像誠達石化與新陽科技通過騰退遷建實現供應鏈提升的做法,是園區轉型升級的探索。另外,我們還要推動存量企業轉型上市,力爭以龍頭企業助力園區轉型。」姜浩說。

謀劃未來,打造精品園區

沿江堤而行,岸邊蘆葦搖曳。常隆化工廠房、車間已拆除,只剩下一座辦公大樓,留作改建成常州長江大保護紀念館。

「這裡以後將作為生態綠地和生態教育基地向市民開放。讓老百姓在享受綠色生態的同時,感知常州濱江建設的『前世今生』。」胥亞偉說。

常州就是要將生態岸線、生活岸線、生產岸線「功能疊加」,更高起點謀劃未來。

今年6月,江蘇集萃碳纖維及複合材料應用技術研究院將在常州濱江化工園區揭牌。「常州近年來在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的產業上打下良好的基礎,這種新材料可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軌道交通等多種場景。」該研究院院長、常州啟賦安泰董事長張晉華說,研究院的落戶讓園區產業含金量更足,不斷聚集江蘇、全國乃至全球的創新資源。

投資近50億元的新創碳谷項目也將於近日籤約。「打造創新鏈,是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技術自主可控開新局;引進新創碳谷這一實體項目,則是產業鏈和價值鏈進一步延伸的體現。」姜浩說,未來,常州濱江化工園轉型升級將聚焦頭部企業、聚焦產業鏈、聚焦高質量,向特色化、高端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邁進。

圍繞新定位,眼下園區也初步建立決定企業去留與項目引進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涉及產業關聯度、經濟貢獻度、環保、安全、創新及社會責任關懷等六大類指標,更加契合園區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需要。

記者 李睿哲 丁茜茜 唐 穎

相關焦點

  • 鐵腕落實長江大保護 常州高新區下出「先手棋」
    8月26日上午,從市區一直往北,驅車半小時,來到位於常州濱江化工園區的新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藍天白雲下的工廠整潔有序,員工在監控室裡查看著各種設備運行的參數,天氣雖有點悶熱,但空氣中不再聞到以前化工園區特有的臭味。  在江蘇沿江八市中,常州的長江岸線最短,總長度僅18公裡。
  • 壯士斷腕後,這裡的園區唱響「綠色主打歌」
    根據協議,雙方將以產城融合方式,總投資152.49億元,打造姚家港綠色循環化工園,為宜昌沿江化工產業的綠色轉型闖出一條新路。據了解,長江沿線聚集了全國約46%的化工產能,「化工圍江」已經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難點問題。過去一年,湖北宜昌全面啟動沿江一公裡內化工企業關停搬遷,當地化工企業已經從「政府要求轉」變為「自己主動轉」。
  • 常州高新區為「十四五」發展繪藍圖
    常州星海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永成說:「未來兩三年中,光伏發電領域肯定是我們主打的領域之一。近兩年汽車電動化是行業的發展方向,也是我們這兩三年要集中力量做的事,2021年我們在這方面預計會有比較大的增長。」  星海電子有限公司通過創新轉型實現了持續增長,實際上,星海電子只是常州國家高新區眾多優秀企業的縮影,一大批公司在轉型升級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 新北區:勇當先行軍 跑出加速度 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實地考察學習之後,如何借鑑周邊兄弟城市的先進發展經驗,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更好地推進常州五大明星城的建設?本報記者就此專訪了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斌。    周斌說,這次考察時間雖然不長,但信息量很大、收穫很多,既深受啟發,又倍感壓力,「兄弟城市的發展定位之高、體制機制之活、創新動能之強、轉型升級之效、服務效能之優、生態環境之美、科技金融之聚、鬥志幹勁之足,都讓我感到等不及、坐不住、要快跑。全市上下包括我們常州高新區,都要鼓足幹勁、快馬加鞭、乘勢而上,奮力搶抓新機遇、對標先行者、跑出加速度。」
  • ...環保動態 還江於民修復生態 騰退岸線重布產業 南通「騰挪空間...
    這個擁有166公裡幹流岸線的城市,是長江入海前的「最後一站」,也是「長江大保護」的「最後一棒」。然而,「化工圍江」、碼頭林立、岸線被佔曾讓這座城市的居民「濱江不見江」。這幾年,在汙染防治上做「減法」、在生態修復上做「加法」、在產業升級上做「乘法」的南通,走出一條以「騰挪空間」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特色路徑。
  • 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加快綠色製造創新建設
    >   中化新網訊 12月15~16日,河北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組織召開河北綠色製造創新研究院(簡稱「河北綠創院」)工作推進會,對多個綠色創新技術進行推介,並發布研究院實施方案。園區計劃將在未來3年內實施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開展技術孵化、促進關鍵技術落地等系列舉措,促進園區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  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所長張鎖江院士及10名專家團隊到場,對綠色製造創新技術及項目進行推介。會上推介有離子液體強化丁烷氧化制順酐綠色催化技術、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與設備、非光氣合成特種異氰酸酯綠色技術等16項技術。
  • 綠色明珠映清江 江西打造長江「最美岸線」產業美篇
    原標題: 綠色明珠映清江——江西打造長江「最美岸線」系列報導之產業美篇    按照《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我省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嚴格落實國家「1公裡」限制政策,並擴大限制範圍,明確省內五河一湖1公裡範圍內禁止新增化工企業,5公裡範圍內禁止新布局有重化工業定位的工業園區。    江西麒麟化工有限公司因距信江不足1公裡,現在正在搬遷,新廠設在貴溪工業園內。目前,全省已有17家化工企業完成了搬遷。
  • 踐行囑託開新局|大數據,這樣當好化工企業「安全守門員」
    交匯點訊 長江常州段岸線總長25.8公裡,常州濱江化工園區沿江而建,園區面積11.37平方公裡,是全省沿江城市中長江岸線最短、功能布局最全、化工企業最密集、「化工圍江」特徵最明顯的區域之一。如何確保企業安全生產?濱江化工園區選擇用大數據為監管賦能。
  • 天藍 水清 土淨 汙染防治攻堅「張家港解法」
    泛舟江上,遠眺翠綠,近聽聞水,沿線草木芬芳、花漫園間……曾經「鏽跡斑斑」的長江岸線竟能美出新高度,蛻變成了濱江生態溼地公園。這是大新鎮所有居民都未曾想過的,「這裡美得簡直跟做夢一樣。」大新鎮居民劉大偉回憶說,「這一段長江岸線長期被水泥廠和養殖區『霸佔』,一到夏天臭氣燻天、蚊蟲橫行,誰會來?」
  • 江蘇聚力環境美 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
    全省上下把「環境美」作為矢志前行的核心追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高質量發展戰略之中,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江蘇大地正奮力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常州濱江化工園區內,有一棟黃白相間的辦公樓,這裡原是當地化工企業常隆化工的行政樓,現在則變身為常州長江大保護展示館。常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北區委書記周斌介紹,2016年以來,濱江化工園區累計關停化工企業77家。在加快落後產能騰退的同時,一批高質量項目正在落地。目前,長江常州段生態岸線佔比高達80.6%,位列全省第一。
  •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轉變發展方式推動...
    長江常州段是江蘇沿江八市岸線最短的,只有25.8公裡,最多時卻聚集了127家化工生產企業。當記者來到這裡時,正好遇到沿江1公裡內的一家企業在拆除,負責拆除安全督查的園區書記,正是20年前招引這些企業入駐的園區副主任。
  • 踐行囑託開新局 | 大數據,這樣當好化工企業「安全守門員」_新華...
    交匯點訊 長江常州段岸線總長25.8公裡,常州濱江化工園區沿江而建,園區面積11.37平方公裡,是全省沿江城市中長江岸線最短、功能布局最全、化工企業最密集、「化工圍江」特徵最明顯的區域之一。如何確保企業安全生產?濱江化工園區選擇用大數據為監管賦能。
  • 潯陽古城再現「黃金水岸」 城西港區著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
    港區把打造長江「最美岸線」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按照全市「一盤棋」戰略,提前部署,全面啟動,吹響了打造長江「最美岸線」的號角。高站位推動,強調要突出環境景觀化、產業循環化、企業環保化、生產安全化、配套便捷化,加快推進生態園區建設,爭取走在全市前列。
  • 15個國家級精細化工園區,你認識幾個?
    目前,園區內東2200畝的道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已基本完成。園區堅持高規格、高標準、高準入,做大做強精細化工園區的產業品牌和規模,以精細化工、生物醫藥、高分子材料等為首選產業,最終形成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和核心競爭力的特色鮮明的產品鏈。現已有十多個項目籤訂了進區協議,總投資30多億元。這些項目的有關立項、手續報批等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之中。
  • 綠水青山帶笑顏——荊州「十三五」綠色發展回眸
    ,沿江化工企業「搬大搬強搬精」,傳統產業紛紛轉型,農業面源汙染整治取得成效;……綠地映完璧,碧水繞古城。荊州找準癥結,以毫不手軟、毫不放鬆的態度,打響汙染防治攻堅的「硬仗」。荊江沿岸美景如畫。(黃志剛攝)造林添綠做加法 構築長江保護屏障一手抓汙染防治,一手抓生態修復,荊州將綠色底色貫穿於始終,為「母親河」建起生態屏障。
  • 山東:轉型升級推動安全生產 三年完成化工企業進區入園
    齊魯網6月24日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以技術改造、技術進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全面提高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等水平。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是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的根本之策。根據部署,山東將通過產業轉型升級來保障安全生產,目前,山東正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落實省委部署,確保整個行業的安全發展、高質高效。
  • 江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贛」勁足
    鄱湖越冬水鳥十年最多 長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贛」勁足歲末年初,兩則江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新聞引人關注:據監測,鄱陽湖越冬水鳥有68種,數量達68萬餘只,數量創近十年之最;作為長江流域禁捕水域最廣、禁捕岸線最長、退捕漁船漁民最多的省份,江西重點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