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女人最好的年華,應該是在生兒育女前。那時的她們來去自由,做任何決定都很乾脆。但是有了孩子後,一切都變了。很多女人為了孩子放棄了自我,自信在逐漸崩塌,最後活得黯然失色。
成為全職媽媽後的感受怎麼樣呢?我們可以聽聽王女士的心裡話。
王女士:36歲
我今年36歲了,育有兩個女兒,全職在家照顧孩子,老公一人賺錢養家。一家四口的生活平淡而又溫馨,但是隨著年齡漸長,我的焦慮卻越來越多。
老大8歲,從生下來就沒再去上過班。原因很簡單,我公公身體不好,婆婆一直在照顧。我娘家爸媽在給哥哥家看孩子,所以我只能選擇放棄工作。
以前在外企工作,公司是做貿易的,所以經常出差。在別人眼裡,我是那個自信滿滿、雷厲風行的職業女性,薪資與職級也隨著自己的努力一直在往上走。
回歸家庭後,最初的規劃的是把孩子帶到3歲可以上幼兒園的年紀,然後回歸職場。也算是給自己放一個長長的假,雖然看孩子也很累,但也很幸福。親自參與一個小生命的成長,看著她一點一滴的進步,心中的自豪感會油然而生。
大寶2歲多的時候,公公住院了,那時婆婆一個人照顧不來,經常是我帶著孩子過去一起照顧。老公下班了也會趕過來替換,一家人忙得就像個陀螺。老公是獨生子,所以只能我們照顧。我明顯能感覺到老公的精神壓力,工作上的事容不得懈怠,家庭裡的事也纏繞著他,哪裡都分不開身。
好在公公很快就出院了,我倆不約而同地有了個新的想法:生二胎。之前我們的想法很堅決,可是經過這次分身乏術的照顧後,改變了最初的決定。
於是就這樣,二寶來了。我重新回歸職場的願望落空了,一晃又是幾年過去了。前前後後在家8年了,現在的我早已沒了競爭力,也對職場充滿了畏懼。
找個工資低的,感覺拉不下面子,至少辭職前的收入也算是中高水平;找個工資高的,年齡和閱歷都是問題,可能連個面試的機會都沒有,找不到出路。
說實話剛畢業時我和老公的工資是差不多的。但是這幾年的差距已經非常大了,老公的事業發展的還可以,我可以不用為了家裡的經濟擔憂,只要把孩子教育好就行,可是我自己卻對未來充滿了迷茫,不知所措。難道一輩子就這樣了嗎?
我對大寶學習很嚴厲。有時候教育她的時候,腦子裡會浮現出父母教育我的場景。小時候我學習很認真,成績也不錯。但是高考的時候發揮失誤,沒有考到理想的大學。任性地選擇了復讀一年,最終上了心儀的學校。
我這麼努力地學習,一路走來畢業也找到了好的工作。可是沒幹幾年就成了全職媽媽,想來父母培養了我22年,最終我連工作都沒有,到最後就是個家庭主婦。心裡確實挺委屈的,可是也沒有辦法。所以只能是重新振作起來,在帶娃之餘學習一些技能,找一些副業來做。
雖然家裡不缺我這份收入,可是自己能掙錢這才是我最大的底氣。而且我也不想以後孩子提起我時很落寞地說:「我的媽媽什麼都不會。」也不想讓父母覺得多年的培養一場空。
寫在最後:
全職媽媽確實很不容易,一方面她們的時間被完全佔用,每天會重複性地做著很多事。看不到收益,甚至有些全職媽媽還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認為她們不賺錢,不能為家庭的經濟貢獻價值;另一方面隨著與社會的脫節,她們內心的不安會加重。長期把自己封閉在一個有限的環境裡,再就業壓力很大。
波伏娃說,
人們將女人關閉在廚房裡或者閨房內,卻驚奇於她的視野有限;人們折斷了她的翅膀,卻哀嘆她不會飛翔。但願人們給她開放未來,她就再也不會被迫待在目前。
綜藝《媽媽咪呀》曾經來過一個選手李彥,她一開口就驚豔了全場人。李彥曾經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歌手,出版過很多專輯,還曾與韓紅一起參加過唱歌比賽。
婚後的李彥為了家庭放棄了自己的夢想,闊別了心愛的舞臺。在節目現場,她說話低聲下氣、小心翼翼,非常緊張沒有自信。說實話,看到她這樣挺心疼的,她就像是一隻呆在籠子裡太久的小鳥,對周圍充滿了膽怯。
同樣是明星,當年《粉紅女郎》裡的萬人迷陳好火遍銀屏,後來逐漸淡出娛樂圈回歸家庭。取得碩士學位後,又轉行成為了一名大學老師。本可以安心在家相夫教子的她,卻對自己高要求,活出了自己的雲淡風輕。
全職媽媽也是個職業,這個職業風險與機遇並存。把握不好,可以說是滿盤皆輸;把握好了,依然是人生贏家。
當然最重要的是,全職媽媽的背後一定有來自家庭的關愛與體貼。只有這樣才能消化掉那些心底的委屈,將不安轉換成人生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