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導,22日晚間,臺防務部門再次發布消息稱,解放軍兩架運-8反潛機當天進入臺西南空域飛行,臺軍緊急起飛戰機應對,「並使用防空飛彈對解放軍飛機進行了追蹤監視」。據稱,這是近六天以來,解放軍軍機第五次在臺灣周邊空域飛行。
自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空軍大校日前相繼宣布,「從18日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後,解放軍海空兵力在臺灣海峽進行的戰備警巡和海空聯合演練,令臺軍的戰備壓力近乎「爆表」。
解放軍軍機繞臺巡航 資料圖
期間,有臺媒報導稱,18日、19日,分別有18及19架解放軍軍機出現在臺灣附近空域,其中部分越過所謂「海峽中線」,臺軍戰機以「廣播驅離」,結果被反包圍。
對於這一報導,臺防務部門以「拒絕透露詳情」帶過,臺灣資深媒體人徐宗懋卻一針見血地指出,解放軍或許是在測試「臺軍機臨時一次起飛的極限」,而北京的目的是在用具體行動證明臺灣與大陸軍事實力的懸殊差距,同時也凸顯美軍無計可施。
加上9月2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相關表態,可謂進一步敲打民進黨當局的敏感神經,並讓臺防務部門如坐針氈,只能一邊喧譁「抗議」,一邊宣稱「加緊監視應對」。
有臺媒指出,大陸宣布沒有「海峽中線」後,蔡英文22日急赴澎湖視察執行「臺海第一線攔截任務」的「天駒部隊」和臺海軍「146艦隊」,還煞有介事大肆上演「飲料秀」,目的無他,就是設法穩住軍心↓↓
同一天,臺灣媒體一度風聲鶴唳,一會兒稱一架解放軍「空警500」預警機於當天清晨在所謂「海峽中線」附近飛行,隨後又傳出臺東蘭嶼外海出現一架解放軍轟-6轟炸機,對此,臺防務部門均予以否認,並老調重彈聲稱對臺海周邊海、空域狀況充分掌握與適當應對。
此外,為避免擦槍走火,臺防務部門還在戰備規定中,將「第一擊」的名詞修改為「行使自衛反擊權」,被解讀是要明確規範臺軍絕對不能擅開「第一槍」↓↓
不過,對於解放軍軍機頻繁出現在臺海上空,兩岸緊張情勢看似「一觸即發」,島內政治人物及專家都有話說。
馬英九22日在臺灣中正大學演講時表示,解放軍軍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線」,是蔡英文連任才開始,可見「一旦政策錯誤,千萬人頭落地。」他還稱,現今狀況與最近一連串「美臺關係」有關,並表示十分擔憂兩岸關係日漸緊張,一旦擦槍走火恐難以收拾。
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傅應川也指出,
很顯然,解放軍近期的動作是衝著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的響應,以反制『美國逐漸捨棄一中原則的外交基礎,走向全面切割的外交關係』。
傅應川認為,兩岸的「敵對意識」除了地緣戰略形勢上的意識衝突外,其主要癥結是「統獨爭議」。面對此兩岸情勢,蔡英文藉不斷的美國高層官員訪臺,積極拉攏「臺美關係」,企圖擺脫一中框架的作為,與她呼籲大陸「自我克制,不要挑釁」之議背道而馳。在兩岸不能同調的相互作用下,只會升高對立走向戰爭,無法緩解兩岸關係。傅應川還強調,依二戰後亞太地緣戰略形勢發展的歷史軌跡,臺灣若介入此爭,必成為美國的棋子,而與大陸同胞相對抗,此絕非兩岸同胞之福。
臺灣《聯合報》則指出,臺美兩方都希望升高與大陸對峙情勢,以收取政治利益,卻又不能落入兵兇戰危的真實險境。抓緊接戰部隊韁繩,避免擦槍走火,成為重要課題。畢竟「臺海這場仗,現在不能打,未來最好也不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