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福永中學創新工作坊給我們帶來了一堂「五生智慧課堂」創新作文課:「尋人啟事」——善用細節描寫,凸顯人物特徵。整節課給人最大的感受是,課堂上師生生命交互,以情化人,懸念、情境、合作、展示貫穿課的始終,是一節「五生」好課。
一 懸念迭出,好奇心浸染學生,課堂呈現情節特徵。
「尖耳朵,鈍鼻子。藍手錶,黑眼鏡。黑眼多,白眼少。兩眼間,有把刀,二郎聽了都要跑。友人多,仇人少,你說人品好不好——打一人」 這是七五班肖睿同學寫的啞謎,從關老師的口中念出來,詼諧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課伊始,便展現在一種「猜猜我是誰?」的懸念之中。同學們自然興趣高漲,踴躍舉手發言。
課中,關老師設置了四個人物描寫的片斷,同時創造性地將其改造成選擇題,即每個文段給A、B兩個選項,設置兩張人物圖片,讓同學們根據描寫人物的文段選出正確的人物圖片。這種教學設計避免了沒有選項的胡亂猜想,鍛鍊了學生的觀察力,降低了猜歷史人物的難度,令人耳目一新。
平鋪直敘的課堂總是缺乏熱度,缺乏魅力的。但關老師這節課,一共設置了三處懸念。充分利用了「猜一猜」的心理學原理,使學生沉浸在懸念和情節性的教學環境中,是一種更高一層次的懸念情境化教學手法。
二 課堂去「講授化」,作文課展現體驗、歸納、合作、練習的特徵。
關老師這節課沒有「講」作文,而是另闢蹊徑,設置猜、寫、讀的環節,讓學生在「猜猜我是誰?」感悟人物描寫要點,增強感性認識,增強現實素材;讓學生在「寫寫他是誰?」中體驗人物描寫過程,突出作文以練筆為主要途徑的重點目標;讓學生在朗讀自創的人物描寫片斷中,梳理思路,總結提煉細節描寫的方法;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思維碰撞,學會探究,學會人際交往,體悟合作這一最高價值理念。課堂的非講授,契合了生本教育理念,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了全體聽課學生的參與度。
三 課堂「美術寫生」式的現場寫作練習,遵循生活化的語文觀。
在「猜猜他是誰環節?」,關老師現場隨機抽取四位老師和同學上臺充當學生練筆的「模特」,為了提高模特間的區分度,還設置了兩張桌子、若干椅子,桌子上擺滿各種物品,「模特」則利用這些物品模仿出看書、把玩雕塑、工作的場景,供學生現場練習人物描寫。在朗讀描寫文段的辨認環節,關老師又設置了模特上臺、對號入座的環節,課堂在學生熱情的朗讀和掌聲雷動的辨認中,產生一種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生活化意境。「美術寫生」式的現場練筆,也同時增強了課的趣味性,由描寫材料到描寫思維的歸納,升華了作文課的高度和立意。
四 課堂多元靈動,著眼於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學生在這節課的文本閱讀中,抽取文本信息,進行分析、綜合,對人物圖片做判斷,對人物細節進行理解、把握,對人物描寫做評價,學生的信息獲取、理解掌握、知識整合的核心素養得到了充分鍛鍊;學生根據歸納出的細節描寫方法,對「模特」進行文字「寫生」,對創生的作品進行朗讀分享、回味思考,學生的研究探索、操作運用、語言表達的核心素養得到了錘鍊;學生對人物描寫文段的解析,對圖片細節的比對思考,對文與圖的匹配度分析,對「模特」寫生文字的選擇性偏好,使學生的科學思維、人文思維、創新思維的核心素養得到了訓練。這節課的多元性和原生性,這節課的組織形式和內容設置,很好地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這節課也略有不足,一是合作探究環節,要求小組討論後將細節描寫特點寫在草稿紙上,顯得過於樸素,如果以思維導圖海報作品來呈現成果,會更有價值;二是,「模特」上臺時間太短,學生「寫生」過程依靠頭腦記憶,顯得模糊,如果將「模特」拍照投影出來,一直對著照片「寫生」,會更有利於提高細節描寫的寫作能力。
「金無足赤」,「課無完課」。這節課把學生置於舞臺的中央,創造了最大的學生參與度,以這樣的課為依託,融入「五生智慧」,「修煉」一雙細節描寫的火眼金睛,打造一支細節描寫的神筆馬良,無數個「小作家」的誕生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