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縣垮塌「頭七」祭拜日:有父母兄弟姐妹的新磨村,才是我的家

2020-12-22 北青網

△陳若丹的朋友圈

「平平安安過一生。」兩個孩子的母親、35歲的陳若丹的朋友圈,最終定格在這7個字。6月24日凌晨5時38分,陳若丹的7字心願被持續近100秒的山體垮塌摧毀。富貴山頂上的巨石轟隆而下,不到兩分鐘,四川茂縣疊溪鎮新磨村一組被完全掩沒。這個平日裡熱鬧的小村莊,遍村是羊角樓,家家戶戶都有火塘,節日裡總有跳不完的舞,喝不完的酒。一到夏天,滿地的花椒連著一戶戶院落,味道嗆人。「不知道是過去的美好像夢,還是現在的毀滅像夢。」村民楊友鳳說。截至6月30日,逝者的「頭七」祭拜日,新磨村山體垮塌事故118名失聯人員名單中,35人確認安全,10名遇難者遺體被找到,目前仍有73人失蹤。

△災難發生前新磨村的場景

沒有求救信號的村莊

導遊王德才挨個給在村裡的父親、爺爺、奶奶以及其他熟悉的人打電話,「竟然全都無法接通。」王德才慌了。

前幾分鐘,戴著旅遊帽,舉著小紅旗,站在九寨溝開往黃龍旅遊大巴的王德才還在繪聲繪色向遊客介紹著彩池雪山,灘流古寺,直到鄰村兩河口的二舅在電話那頭二舅對他哽咽著說,整個新磨村都被埋了。

王德才趕緊安排同事帶團,在最近的川主寺下車,包車往村子裡趕。「我接到的、打出去的電話100多個。」王德才第一次看時間,是在上午10點47分,手機因為低電量發出警告。「電話裡,沒有一個是在村裡的人。」

希望落空的還有因為幫當村支書的姐夫去縣城採購用具的王遷舟。當日早晨,鄰村的村支書在第一時間通知了他,聽到消息王遷舟還只是覺得是普通的泥石流。

想到侄女今年剛剛考上警察學校,放假在家,王遷舟第一時間給她打電話,電話關機。接著,他撥了二姐、二姐夫、大哥、大姐、嫂子的電話,所有人的電話都沒打通。

「根本想不到,一個村落全都被掩沒了。」王遷舟說道。到達村莊的橋梁已被摧毀,王遷舟蹚水走近村子,想要去看看還有沒有倖存者,然而看到的只是一片碎石淤泥。「有的地方,有水滲出,滲出的水是紅的。」王遷舟回憶。

同樣沒有接到任何求救信號的,還有在九寨溝縣城工作的楊友鳳。當天一早接到朋友的電話,就立馬打了哥哥、嫂子、姐姐的電話,「我哭著來來回回打了好多遍。」4個小時後,楊有鳳回到自己熟悉的村莊,卻「看不見一間房子。」

△楊友福和若丹一家的合影

「不敢看,所以放棄」

「我現在已經帶母親回到成都。」6月27日,當地二次塌方,王德才和哥哥帶著母親離開了新磨村,而父親的遺體還沒找到。

26日上午,王德才和鄉親們一起,提著祭品從鎮上的安置點來到救援現場,憑記憶找到各自家的位置,擺上祭品、酒,燒紙錢,祭拜離去的親人。

24日上午,王德才和四面八方趕來的鄉親們趴在廢墟上一把一把扒開泥土。「每個人都像瘋了一樣,大聲呼喊。」王德才說,當時只記得自己不斷喊爸爸、爺爺、奶奶,嗓子都喊啞了。第二天清早,他終於找到了家。在離房子地基300米遠的地方,王德才看到挖掘機翻出了屬於哥哥嫂子的被席,還有父親的衣褲,但是仍然沒有發現他們的遺體。「不找了,不想承受看到他們被埋在下面的樣子。」王德才說,他最終放棄。

同樣放棄的還有程么妹。當天,程么妹接到信息後,在微博上敲下文字緊急尋人,貼了一張全家照——照片是2013年國慶在黃龍山頂拍的,那是全家人唯一一次集體出遊。程么妹站在相機後,看著全家人一張張笑開花的臉,按下了快門。程么妹用紅色把4位失聯的親人在照片上標了出來:穿著紅色西裝外套的二表姐楊友好、笑得眯上眼的表嫂若丹、蹲在前排比劃功夫的表哥楊友福,還有「剪刀手」村長、姐夫王運健。

這些記憶深刻的親人,第二天成了失聯名單裡的一行名字和身份證號碼。程么妹和親戚們站在廢墟了找了兩天,線索是灰黑色的石塊上散落的挖出來的彩色格紋被子和粉色T恤。

「不想再去看了,如果看到他們的身體不完整,我真的會受不了。」最終,在一次祭拜後,程么妹放棄了尋找。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村民在災難現場祭拜後,最終選擇了放棄尋找親人遺體。

△若丹給兒子作的相冊

嫂子若丹的朋友圈

17歲的戰士苟仕才沒等到父親去東北探望自己。

苟仕才從小就想成為一名軍人,2016年他如願以償,成為了武警黑龍江森林總隊牡丹江支隊的一名戰士。而開了一輩子計程車的父親則成了村支書,母親一直在在經營一家餐館。姐姐苟仕瑩在山東讀書,因為一直想做警察,通過單招考上了寧夏警官學院,今年5月24日拿到了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本來準備8月份去報到的。」災難發生之前,苟仕瑩還給弟弟寄了衣服。

「去東北當兵是我第一次出遠門,去年過年也沒有回家,父親還說他來看我呢。」苟仕才說,自己接到父母、姐姐出事的消息時,還在大興安嶺執行滅火任務,指導員打來電話,他才慌忙趕回家。

「家,現在只剩我一個了,所有親戚加起來,在這次災難中,十幾個人沒了。」

苟仕才還記得父親剛當上村支書,跟自己分享喜悅,而姐姐考上寧夏警官學院,跟他訴說以後能做警察的喜悅。「姐姐留著短髮,有一雙大眼睛,個頭很高,直率、幽默,是家裡的開心果,她的同學都叫她『苟胎胎』。」

苟仕才說,姐姐懂事,本來才從北京實習回來,呆家裡給母親的飯店幫忙,馬上就開學了,眼看著自己的夢想就能實現。

導遊王德才在災難發生前有兩周沒有回家了。6月12日,他給父親帶了一百多根蟲草,「被父親罵了一通,說我亂花錢。」王德才和哥哥都做旅遊,經濟條件還算可以,兩人常年在成都、阿壩兩地跑。父母原本住在茂縣縣城,照看哥哥的女兒。今年父親在新磨村家裡養了兩頭豬,加上地裡的花椒、蘋果也得有人照看,就自己一個人搬回了村子。

王德才說,自己和哥哥都不缺吃不缺穿,當初也是怕父親閒不住才讓他回到村子的,現在父親真的一個人永遠留在村子裡了,「感覺心裡被捅了一刀。」

在楊友鳳腦海裡,大哥楊友福平日喜歡釣魚,喜歡把戰利品養在自家小魚塘,有空就會請她去。「去年回家的時候,我3歲的兒子大寶喜歡跟著表哥表姐玩,嫂子若丹坐在家裡給二寶餵奶,院子前面晾著火紅火紅的花椒,時不時聽到孩子們的嬉笑打鬧。」

在楊有鳳眼裡,藏族嫂子若丹則是個細心的人。大哥楊友福每次上山採來當歸、靈芝,捉回新鮮河魚,兒子每次從學校回到村子,都被她在朋友圈裡記錄下來。2016年年底,若丹給家人做的手工刺繡布鞋完工,她也會分享樂趣,綠葉裡綻出紅色的繡花,並排擺在紅被單上,甚是喜人。2017年5月20日,在外上學的二兒子給媽媽唱了一首歌《當你老了》,這個做了十六年母親的女人突然少女般地害羞起來。6月15日,若丹還在朋友圈貼上兒子的照片說「兒子祝你健康快樂,媽咪愛你」。隨後,若丹把兒子的舊照片翻出來,從2010到2017每年的照片都有,加上音樂,做了個電子相冊。「哥嫂家簡單兒知足,每次都能從嫂子眼裡看到幸福。」

楊友鳳甚至想起去年給大哥過生日的場景。大哥面對大家的祝福有些不好意思,低下頭憨笑;大嫂圍裙還沒來得及解,就被抹了一臉奶油,而姐夫王運健捧著手機,光著膀子給大家講村裡的趣事兒。

△苟仕瑩在北京實習時的照片

孩子和村莊的未來

顏順倫是如今的臨時村支書。「我離新磨村只有一兩公裡,山裡小,再加上相對閉塞,生活在這兒的村民都算是親戚,平時大家來往都很多。」

在顏順倫的印象裡,新磨村山清水秀,土地肥沃,主要種植花椒、李子和蘋果。因為土地多,也不用像其他的村子,到外面去開地。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時早起餵豬養雞,日間種地。羌族人好客,村子裡濃濃的羌族風情,也成為了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顏順倫目前主要負責災民的安置工作,同樣在幫忙的,還有楊友鳳。「村裡的這條路還是我姐夫王運健當村主任時修的。」楊有鳳回憶,屋頂上整齊地鋪著橙色的瓦片,紅色的拖拉機就停在家門前,公路平平整整。「平日裡這個時候正是農忙。」楊有鳳的哥哥姐姐在村裡種土豆、花椒、四季豆和蘋果,偶爾挖藥材蟲草。這次親人遇難,楊友鳳也幫忙頂替姐夫的擔子,安頓倖存的百姓,接送孤兒和放假回家的學生。「坍塌頭兩天,趕到新磨村現場救援的單位和個人特別多,都需要指引幫助。」楊友鳳閒下來就會給孤兒做心理疏導,因為自己一安靜下來,眼淚就止不住往下掉。

最讓楊友鳳焦慮的,是哥哥姐姐們留下的四個孩子,其中最大的16歲,最小的14歲,目前和爺爺奶奶住在鎮上疊溪小學的安置點。因為現在正值暑假,學校的宿舍、會議室便都用來安置災民。

「雖說生活都有保障,但畢竟我父母已經70多歲了,四個孩子都在青春期,正是需要爸媽的時候,卻成了孤兒。自己的兩個孩子,一個四歲,一個才一歲不到……」大哥姐姐兩家人的遇難,讓楊友鳳成了家裡唯一在外工作的人,她覺得未來變得沉重起來。

頭七的祭拜日,楊友鳳計劃帶著鄉民們買些蘋果、紙錢,到石堆上祭拜逝去的親人們。

她還記得今年正月十七塗墨節,幾十個村民們擠在一個屋子裡,三張鋪著紅布的桌子拼在一起,擺好飯菜卻沒人動筷。男人們腮幫子上塗了鍋煙墨,唱著羌人民間小調,全村狂歡,祈求驅災闢邪。還有舞龍接龍儀式,黃色巨龍在水墨色的街道裡舞動,祁求平安幸福,風調雨順,而保存在視頻的這一切,楊友鳳忍不住點開一次次地看。

(記者/王曉芳、劉筱筱、馬昕、張淑偉)

相關焦點

  • 茂縣垮塌事故倖存的一家三口:剛滿月嬰兒哭鬧換尿布救了大家
    2017年6月25日早上9時許,肖燕春在茂縣人民醫院的8樓病床上給孩子餵奶,孩子父親喬大帥在9樓的病房,頭上纏著紗布。在四川省茂縣新磨村山體垮塌事故中,「幾乎整個村組被埋」, 100餘人失聯。喬大帥一家三口從災難中死裡逃生,成為目前僅有的3位倖存者。
  • 王寶強母親頭七,孫子前往祭拜,孫女卻因馬蓉缺席
    王寶強母親頭七,孫子前往祭拜,孫女卻因馬蓉缺席原創|迦木南喬話情感,圖片|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6月27日演員王寶強家中突然傳出噩耗,前一個月還在和自己兒子度過母親節的王寶強媽媽去世,並且已經在舉辦葬禮,王寶強及其家人只想要安靜的送走母親,不希望打擾到公眾,7月2日就是頭七,按照習俗王寶強一家進行了上墳祭拜。
  • 茂縣倖存者:村民以中老年為主 孩子都在外讀書
    成都商報消息,時隔近15個小時之後,茂縣新磨村山體垮塌倖存者肖春菊,依舊在等待村裡親人的消息,在不大的村莊,她和丈夫對周圍鄰居非常熟悉,每一個田間地頭的影子,夫妻倆歷歷在目。  肖春菊說,村民大多都不同戶,而每一戶家中少則2人居住,多則有4、5人,在她看來,這些平時在村裡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裡,兇多吉少,「都被埋了。」  肖春菊說,居住在村裡的人大多以中老年人為主,都靠種植李子和花椒為生,「孩子都在外面讀書,年輕一點的大多都出去打工去了。」
  • 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究竟怎麼回事?
    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究竟怎麼回事?時間:2019-02-18 12: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究竟怎麼回事?大年三十,也就是2月4日下午1點多鐘,姚先生帶著妻子、女婿、孫子一行四人,     原標題:祭拜先人墓碑垮塌 究竟怎麼回事?     春節原本是一家人團圓高興的日子,可對於重慶的姚先生一家來說,這個春節是個傷心的時刻,因為一個意外,家裡的人1死3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 農村常言道「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下一句卻鮮為人知,心酸
    「家」字在中國傳統文化有著不一樣解釋,家和萬事興,家是每個人避風港,你可能在外面受到欺辱,而家卻能讓一個人得到溫暖的安穩,這就是「家」。家還能理解成父慈子孝。家裡有父母有兄弟姐妹,這就是最大的幸福,「兒行千裡母擔憂」也是描述家庭的含義,而在農村老輩人常說「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
  • 「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父母去,兄弟姊妹是親戚」,有道理嗎
    雖然現在生活好了,但是依舊有大批農村人外出打工,平常時節的農村格外冷清,只有老人留守看家,甚至有人在討論以後農村會不會消失的問題,農村雖然不如城市發達,生活也不如城市便利,但這裡有它獨特的魅力,承載著很多人的感情和回憶。
  • 大年三十祭拜先人 墓碑垮塌一死三傷
    >02-15 11:20:19 來源:第1眼-重慶廣電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大年三十,也就是2月4日下午1點多鐘,雲陽縣耀靈鎮柏木村村民姚紹全,帶著妻子、女婿、孫子一行四人,來到才去世不久的老丈人墳前祭拜,按照當地的習俗,要在墳前燒錢化紙、燃放鞭炮。
  • 父母不在了,回老家該去哪?兄弟姐妹的家能去嗎?過來人說了實話
    古話常說「父母在不遠遊」,但隨著社會的變化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遠離家鄉去大城市打拼。但外鄉再好,孩子們總是牽掛在老家的老父老母,畢竟有父母的家才是自己的根!安排好媽媽的後事,小童回來後總是鬱鬱寡歡,她說:「我以後再也沒有家了,別人過年回老家,而我只能在這個城市一個人。畢竟哥哥的家,始終都不是我的家,以後再也沒人給我打掃房間了!」2、45歲的出嫁女張姐張姐的娘家和婆家相隔很近,而且兄弟姐妹都在鎮上成家生子。
  • 俗語說:「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少有人知道下半句精華
    古人非常的喜歡總結一些日子中遇到的作業,而這些作業都是能夠讓我們後人受益的,這些也被人們稱之為「俗語」,關於俗語中的一些內容,很多人都覺得非常的難以想像,因為一句簡略通俗的言語之間卻能表達這世間的許多情意,就像「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而這句俗語的下一句卻讓人們聽了疼愛,「父母去
  • 父母兄弟姐妹面前一味付出的人,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你怎麼看?
    有一個女孩,家裡有四姐妹,還有一個小12歲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早年家在農村,後來父親帶著繼母和弟弟遷移到城市居住,而幾姐妹當時就讀初中或小學,就在鄉村伯父伯母或外公外婆家吃住,父親負責給錢包括生活費和其他。
  • 兄弟姐妹是父母送給我們最美的禮物
    他們無法享受到兄弟姐們那種手足之情,無法體會父母親用自己的生命帶給另一個不一樣的自已。因為現實家庭中,都把所有的愛和所有的希望給獨生之女,所以讓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活得如此孤獨。人有生老病死,命有旦夕禍福,生活中有很多的無法預料。前行的路,我們不知道屬於自己的太陽明天的太陽是否會升起。所以,活著對每一個人來說,本身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當生活中遭遇了重大變故,唯一可以替自己分擔的就是兄弟姐妹。
  • 兄弟姐妹信息之象!
    一、月柱為兄弟宮,相當於兄弟姐妹的家,如果兄弟宮有損,如被衝,那麼必然影響到兄弟姐妹的吉兇安危。由於家被破壞了,人也必受害,月柱又為門戶,所以說月柱逢衝兄弟各方,兄弟姐妹不能在一起,門戶被衝,而移動了,兄弟姐妹必然離祖成家。離開了,災就解了,如果不離開,那麼就會有災禍。
  • 兄弟姐妹關係好不好,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現實生活中,你們覺不覺有時候親人之間的廝殺,比外人還激烈,特別是兄弟姐妹之間的仇恨,一輩子都有可能解不開。而有的家庭,尊老愛幼,兄弟姐妹團結和睦,每逢過年過節,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其實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好不好,很大程度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 《父母愛情》安傑集資開茶館,優質兄弟姐妹和諧互助,家和萬事興
    當然這種和諧互助的前提是,優質的兄弟姐妹多,注意要優質! 這裡優質不僅僅是指兄弟姐妹生活條件好,而且還要兄弟姐妹人品好才行。 但是如果這幾個兄弟姐妹人品不好,對兄弟沒有愛心,自私自利,不願意幫他,那他兄弟姐妹再多也沒用。
  • 「父母去世後,為什麼兄弟姐妹不再親近?」過來人說的原因很扎心
    其實兄弟姐妹在各自結婚後,關係就會有明顯的變化,畢竟大多數人都會圍繞自己的小家庭生活,這個時候也是只父母健在的時候,關係才會相對親近些,比如逢年過節就會聚一下,可一旦父母去世,不管兄弟姐妹間再怎麼親近,也會因為不聯繫感情變淡,關係也會越來越疏遠。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現象十分常見,那為什麼會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呢?原因有3點,很扎心。
  •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們為什麼不再來往了?原因現實又無奈
    執筆:檸兒【原創內容,歡迎個人收藏轉發】我一個朋友最近很苦惱,主要是心情很低落。因為,她不明白小時候感情那麼好的兄弟姐妹,為什麼在父母相繼去世之後,慢慢開始不再聯繫,慢慢感情開始變淡,淡到連陌生人都不如。
  • 因贍養父母,兄弟姐妹斷絕關係,65歲阿姨坦言:沒什麼親情可言
    導語:老一輩人都說:多子多福,兒孫滿堂才是福。所以我們爺爺奶奶那一輩人生五六個孩子,是非常常見的。農村有句俗語:人多不洗碗,鴨多不生蛋。可是如今把這句話用在父母身上,就是子女多了,孝敬的只有那麼一兩個。因為贍養父母的問題,你推我,我推你,最後斷絕關係的兄弟姐妹不在少數。多子多福,真的是這樣嗎?
  •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基本不來往了,往往是以下幾個原因
    畢竟,在一個大家庭裡,一個都不要少的聚會,才真正熱鬧,才有團團圓圓的意義。 事實上,兄弟姐妹的感情,往往經不起考驗。總有一些人,對自己的兄弟姐妹,也當成仇人對待。父母在的時候,大家礙於面子,有些問題,會互相溝通,但是父母不在了,這份親情就隨之消失了。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基本不來往了,往往是以下幾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