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漁港碼頭到端上餐桌 一條鮁魚身價漲了3倍

2020-12-20 搜狐大連

    漁船出海歸來交易直接在船邊進行 十幾分鐘就能完成一次交易

  16日凌晨4時30分許,龍王塘漁港裡人聲鼎沸,大連市內各處的商販們開著廂式貨車已守在岸邊,最先趕到的人開著車子圍著漁港轉上一圈,貨比三家,選擇品質好的海魚,還有相熟多年的老主顧,直接從船上拿魚。很快,剛下船的鮮魚一車車運向了大連市內的各個市場,進而端上市民的餐桌。而記者調查發現,一條鮁魚從漁港碼頭到飯店餐桌,身價漲了3倍之多。

  現場:鮮魚直接在船邊交易

  4時30分許,漁船剛靠港,記者就看到碼頭上停著幾輛廂式貨車,穿著水靴的商販們早已等候多時。 2號船船長閆相偉扛著一臺磅秤走上碼頭,一箱箱鮮魚在船邊直接交易。船主和商販們都拿著小本記下每箱海魚的重量。

  商販大楊最早趕到1號船船長張強的船邊,幫著搬運魚箱。最先抬出的是鮁魚,這是交易的重頭。最大的一條鮁魚在12斤以上,每斤單價22元,僅此一條就200多元錢。幾位大買家挑走了那幾條近1米長的鮁魚,大楊介紹說,只有少量大鮁魚會流向小市場,大多數都是為熟客留下的。「我們都是自己賣魚,不是魚販子。 」大楊告訴記者,他在華北路早市有個攤位,這些鮮魚都直接送到早市上出售,「到龍王塘漁港收魚的基本都是本地商販,收來的魚直接拉到市內自己的魚攤上。 」大楊說,旅順本地剛上岸的海魚很新鮮,不用到黑嘴子水產交易中心販賣,一般南方或山東的冰鮮魚才會通過魚販進行二次交易。

  6箱小黃花魚、兩箱小鮁魚、兩箱小扁鰱魚、兩箱蛤蟆魚和1箱皮匠魚,大楊收購的鮮魚只是漁船很小一部分,其間不斷有商販上前問價,最終的成交價是船主與商販之間的秘密,記錄在雙方的本子上。不到半個小時,大楊已經裝車準備離開。

  記者粗略統計一下,15日早上龍王塘漁港裡大約有十幾艘漁船返航,每家收穫大同小異,交易直接在船邊進行,船主定價參照當日龍王塘漁港冷庫收購價格,很少有討價還價的情況,一般十幾分鐘就能完成一次交易。

  價格:千斤鮮魚能賣出1萬餘元

  「旅順的魚不愁賣。 」一位商販告訴記者,除了市場以外,有些飯店也會專門派人到漁港收購,儘管現在魚價比較高,但大連人愛吃魚,尤其是當地魚,所以銷路一直很好。龍王塘漁港的碼頭交易形成多年,每天早上都是這種繁忙的景象。

  在碼頭上,記者詢問張強的船主了解到,各種海魚的最低價格也要4元錢/斤。個頭稍小的鮁魚大約30釐米長,每斤15元錢左右。鯧魚價格最高,近1斤重的標準鯧魚50元/斤。看上去不起眼的皮匠魚只有十幾條而已,但每斤收購價也達到25元錢。數量最多的是扁鰱魚,最小的7元錢/斤,大的則15元/斤左右。小黃花魚最便宜,每斤5元錢左右。

  「1000多斤海魚,算在一起大約能賣出14000元左右。 」張強說,交易還沒有全部結束,但大體價格不會相差很多,刨去出海的費用,當天大約收入1萬元左右。「春季捕撈基本就是這樣,秋季會好一些,我去年還打出過7萬斤鯪鯽魚。 」對於船主而言,春季捕撈只佔全年捕撈很小的份額,全年收益還要看秋捕。

  從凌晨4點半靠港,到6點半,大約2個小時,龍王塘漁港裡的交易基本結束。而張強捕撈的上千斤鮮魚,在1個多小時內就所剩無幾,碼頭交易結束後,龍王塘漁港冷庫還會上門收購剩餘的鮮魚,再次銷往市內。

  「1000多斤海魚,刨去出海的費用,大約收入 1萬元左右。春季捕撈基本就是這樣,秋季會好一些。對於船主而言,春季捕撈只佔全年捕撈很小的份額,全年收益還要看秋捕。 」船長張強

  算帳:鮁魚上桌身價漲了3倍多

  在漁船邊的交易只是市場流通的第一個環節,一條魚從漁船上到市民的餐桌上價格又會出現怎樣的變化,記者帶著這個問題走訪了市內的多個早市和飯店探尋魚價變化。

  在中山區一家早市上,記者看到,海鮮攤位上的魚價並沒有大幅度提高,小鮁魚的價格在16元/斤左右,最大的鮁魚每斤25元錢左右,小扁鰱魚的價格在8元錢/斤左右,小黃花魚每斤大約6元錢,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平均每個品種的海魚每斤漲了一兩元錢,最多也沒有超過5元錢。

  但記者注意到商販也通過其他方式變相提高價格。比如有的攤位上,海魚的品質參差不齊,有些不像是當天剛捕撈的海魚,魚皮和魚眼顏色明顯沒有光澤。「一般都混著賣,有的從黑嘴子進來的魚,混在地產魚中間,要不我們怎麼掙錢。 」一位商販直言,不少商販正是靠不同品質鮮魚間的差價掙錢。

  市場零售價格與碼頭出貨價格相差還不算懸殊,真正讓魚身價倍增的是進入飯店。昨日記者在西崗區一家海鮮飯店看到,一條1斤多重的鮁魚標價為每斤48元錢,而在龍王塘漁港同樣品質的鮁魚每斤大約15元左右,價格已漲了3倍有餘。記者先後走訪了多家飯店,一盤鮁魚燉粉條最低價格也在28元,而每盤大約只有五六塊魚肉,重量還不到1斤,盤中大半都是粉條。按照碼頭價格計算,這種小於1斤的鮁魚每條10元左右,價格也漲了近3倍。 首席記者王博文

  花絮

  大魚吃進肚的小魚也得算錢

  在船邊交易時,蛤蟆魚是商販和船主最頭疼的海魚之一。一條大的蛤蟆魚足有臉盆大小,以吞食小魚為生,即使套在漁網裡,蛤蟆魚也不忘猛吃嘴邊的小魚。因為不知魚腹中吞下幾條魚,商販和船主也常為此「斤斤計較」。

  在商販大楊收魚時,他將所有蛤蟆魚都買下,箱裡有兩條大蛤蟆魚吃得身體嚴重變形,嘴邊還掛著幾條魚尾沒咽下,大楊見狀趕緊找船主商量,「魚肚子裡一包水,上秤至少重二斤,我要豁開魚肚算淨重。 」最後雙方商定,如果豁開肚子,裡面的小魚也要算錢。

  大楊一手拎著魚尾,一手順著魚鰓伸進肚子,扯住一大串魚子,足足掏出一小盆,蛤蟆魚的肚子頓時癟了下去。2號船的船長閆相偉戴著手套拽著蛤蟆魚嘴裡的魚尾,使勁一薅,居然拽出一條1斤重的扁鰱魚,還從蛤蟆魚肚裡摸出了兩條小黃花魚。 「老楊,這下你賠了,這一條扁鰱魚至少7元錢,你掏出這麼多魚子才幾個錢。 」閆相偉說,按規矩既然從魚肚裡取出來了,這魚就得算錢了。

相關焦點

  • 積米崖漁港碼頭重現繁忙景象
    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積米崖漁港碼頭千帆競發,陸續出海捕魚,沉寂多時的碼頭重新熱鬧了起來,今天一早,一條條漁船滿載而歸,漁民喜笑開顏,慕名而來的嘗鮮者也紛紛湧入碼頭,爭搶開海後的第一船「鮮貨」。積米崖港歷史悠久,是島城第一個國家級中心漁港、國家二類開放口岸,能停泊800多艘漁船。
  • 開海煙臺五大漁港碼頭值得一逛 一手海鮮隨便挑
    當明天中午12點開海的鐘聲敲響,我市的廣大漁民將開足馬力駛向大海,活蹦亂跳的海鮮將陸續遊上市民的餐桌。開海了,哪兒的海鮮最新鮮?哪兒才能買到一手海鮮?開海前,YMG記者專程開通海鮮直通車,走訪了市區五大漁港、碼頭,為讀者繪上「一手海鮮」地圖。
  • 青島漁港碼頭魚蟹上岸 小編把價格也打聽好了(組圖)
    昨天,一艘大漁船經過兩天的海上捕撈作業,將3000多斤梭子蟹拉回了沙子口漁港碼頭。船剛一上岸,肥美的梭子蟹就被市民包圍並搶購一空。記者了解到,國慶七日,島城的漁港碼頭上可謂鮮味十足,從西海岸一直到即墨區的田橫島,沿海一線數百公裡,大大小小几十個漁港每天都有漁船靠岸,大量本地小海鮮上岸,讓來青島的中外遊客著實過了一把海鮮癮。
  • 漁港碼頭買海鮮 地道本地貨 船上下來更新鮮 價格還能便宜不少
    一位攤販拿起一條剛從漁船上搬下的大麵包魚,也叫扒皮魚,大約3-4斤。攤販說,她在碼頭賣海鮮快20年了,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麼大的麵包魚,常見的大都在一斤以下。這條魚攤販要價60塊錢一斤,看上去還非常新鮮。大魚還有一條大鱸魚,20多斤,比保鮮箱還大很多,小一米長了。
  • 積米崖漁港大馬力漁船歸來 碼頭上堆滿海鮮漁獲
    青島新聞網9月4日訊(記者 龐為 攝影 俞方平)黃渤海秋捕第三天,青島西海岸新區積米崖漁港,部分大馬力漁船出海滿載而歸,帶回的大量帶魚、鮁魚、鯧魚、蝦虎等海鮮堆滿整個漁港碼頭。>22252060 2020-09-04 07:50:02:0 龐為 積米崖漁港大馬力漁船歸來 碼頭上堆滿海鮮漁獲 1 91771 青島要聞 青島要聞 http://news.qingdaonews.com/images/2020-09/04/2261f11f-7eaf-4149-92a7-4e830ef7e225.jpg http://news.qingdaonews.com
  • 青島海邊的漁港,依山傍海就像旅遊景區
    在青島人的餐桌上,海鮮是必不可少的主角,在青島也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漁港。不過要提起青島最知名的一座漁港,大概就是嶗山區的沙子口漁港了吧。 這裡依山傍海,就像是一個旅遊景區,不過來這裡的大多不是遊客,而是食客,購買和品嘗美味的海鮮,來到漁港碼頭,與海鮮零距離。
  • 北方最大漁港山東威海石島漁港海產品價格漲三成
    北方最大漁港山東威海石島漁港海產品價格漲三成2010-11-12 14:1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CCTV《第一時間》        瀏覽量: 8751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  說到漲價,最近吃海鮮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海鮮的價格也比以往貴了不少,數據顯示,9月全國水產品批發綜合平均價每公斤16.46
  • 靠活帶你盤點青島十大漁港碼頭!這裡的蛤蜊1-2元一斤!
    城陽紅島東大洋漁港碼頭集市一般從上午9點開始,有海螺、蛤蜊、八帶、蝦虎等,基本都是幾塊到十幾塊錢一斤,城陽的小夥伴有口福了~遊玩攻略在紅島漁港附近有很多飯店,出來玩可以加工一下直接吃即墨鰲山衛七溝碼頭碼頭都是新鮮打撈上來的海鮮,較好的有螃蟹、刀魚、鮁魚等。一般下午2點左右適合去搶購,想吃海鮮的即墨工友快來!
  • 「春來鮁魚鮮 孝道代代傳」2020嶗山區沙子口鮁魚節今天啟幕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4月3日訊(記者 高璽璽)4月3日,天還沒亮,很多購買鮁魚的商戶已經來到了沙子口中心漁港碼頭,在漸漸顯現的晨光中翹首以盼今年春天的第一船鮁魚。早晨4點左右,伴隨著碼頭上人們期盼的目光,滿載著新鮮鮁魚的漁船停靠進了碼頭,隨著一箱箱新鮮的鮁魚被搬上岸,2020沙子口鮁魚節正式啟動了。
  • 中秋節碼頭上人山人海 商販漁民不亦樂乎 大筐小筐的鮁魚一搶而空
    八月十五開海忙,距離開海已經有半個多月了,碼頭上陸陸續續的海鮮也不斷上岸。今年的海鮮價格比起往年價格持平,沒有太大的漲幅,很多小魚比較便宜,引來商販們大批量訂購。漁船一般都會出海半個月,根據季節的不同,打撈上的海鮮也不一樣。這一船基本上以鮁魚為主,在當地稱秋鮁魚。
  • 青島進入魚汛期:浙江遊刀魚 日本來鮁魚
    每年的九十月份,經過了海洋漁業部門增殖放流和三個月休漁期的調整,黃渤海區域海貨出產到了最為集中的季節,出海作業的船主們都把希望寄托在這兩個月上。不過近日記者採訪了解到,雖然刀魚、鮁魚、紅頭魚、蟹子等魚汛如期來臨,但是因為人為活動的影響,島城沿海至少6個魚汛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消退,有的甚至瀕臨消失。現場一船八成是刀魚鮁魚前天上午8時,記者來到開發區積米崖中心漁港時,來自齋堂島的船老大肖常春正和船上的夥計們將剛剛捕獲的魚蝦抬上岸。
  • 50噸活俄羅斯帝王蟹從碼頭到餐桌「無縫銜接」 為上海市民餐桌添點鮮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 通訊員 徐蕾)10月5日上午6點,一艘滿載50噸鮮活俄羅斯帝王蟹的運輸船抵達上海橫沙國際漁港碼頭,上海海關隸屬崇明海關工作人員隨即對該批貨物實施現場檢疫查驗、抽樣採樣,30分鐘完成審單、驗放。50噸鮮活帝王蟹從碼頭到餐桌「無縫銜接」,快速供應市民餐桌。
  • 不同漁港出產不同海鮮 沙子口漁港以魚類為主
      早報訊 青島的特色漁碼頭分布漸趨合理,為全市提供了豐富的海產品;針對太平角實施專項整治保護文昌魚;青島海鮮供應量僅佔本地市場三成,本地螃蟹要等到八月十五前後上岸……昨天,市海洋與漁業局總工程師傅道軍做客民生在線與市民暢聊青島海洋,為市民上了一堂科普課。
  • 島城近海進入秋季魚汛期 浙江的刀魚日本的鮁魚
    每年的九十月份,經過了海洋漁業部門增殖放流和三個月休漁期的調整,黃渤海區域海貨出產到了最為集中的季節,出海作業的船主們都把希望寄托在這兩個月上。不過近日記者採訪了解到,雖然刀魚、鮁魚、紅頭魚、蟹子等魚汛如期來臨,但是因為人為活動的影響,島城沿海至少6個魚汛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消退,有的甚至瀕臨消失。
  • 東營:「蝦兵蟹將」成漁港碼頭搶手貨
    2020年9月9日下午,山東東營,在廣利漁港碼頭上,漁民們正在對剛剛捕撈上岸的螃蟹、大蝦等進行分揀、裝筐、過秤、搬運和裝車發貨。每當有船隻靠岸,船上的海鮮就會被在碼頭上等待的商販們迅速搶購一空,漁港裡船來船往,熙熙攘攘,一派豐收景象。
  • 沈家門漁港小鎮: 「一條魚」端出特色產業盛宴
    創立「沈家門漁港小鎮」海鮮品牌,今年以來已在滬杭甬等地建成開放門店8家,持續擴大小鎮海鮮美食知名度。  「多樣化」與「高值化」結合。依託省級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和「普陀灣」眾創碼頭創業創新載體,小鎮著力推動水產品向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轉型,在海產新品研發、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化妝品、精品魚料等領域創新,舉辦海洋生物肽科技成果路演,構建多樣化、高值化利用新方向。
  • 中國北方第一大漁港的騰挪術:山東威海石島轉戰「雙循環」
    正常年份,這樣一條船一年的純利潤在三四十萬元。水產品經銷商蔡傳華正在碼頭上接貨,看著漁民們將一箱箱剛剛捕撈的青梭魚(鮐鮁魚)、海鮁魚、魷魚搬上岸。這些新鮮的海貨即刻被送往蔡傳華在石島的加工廠進行冷藏處理,然後通過冷藏車運往外地的水產批發市場,最遠銷到大連。現在,通過京東物流,這些海鮮能在48小時內被送達更遠的地方。
  • 最新推薦|疍家人之於漁港碼頭的故事,領略海南各大漁港風情
    在海南疍家人主要分布在各個漁港和碼頭,因為漁港是我們居住的地方,碼頭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在疍家族裡,有許多的老人是一輩子都沒上過岸上,生老病死船和大海就歸屬。在疍家族裡,每個人都經常會得聊的事情就是,那個港口的碼頭比較好,哪個海域的魚是比較多的。而我們的故事就是漁港碼頭的故事。
  • 洞頭區供電公司傾情服務護航漁港碼頭「海鮮」上岸
    自進入10月以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出海遠航,漁民滿載而歸,作為大門島最繁忙的漁船停靠點之一,大門鎮潭頭村水產碼頭上,擺滿了活蹦亂跳的海鮮,來選購海鮮的遊客和收購商販圍著裡三層、外三層,而在周邊的海鮮大排檔和農家樂生意也是異常火爆,整個碼頭好不熱鬧;海上大大小小的船隻爭相靠岸,船上滿載著新鮮的各類魚貨,一筐筐通過平穩的傳送帶送上岸,馬鮫魚、帶魚、黃花魚、鰻魚、鯧魚……漁港碼頭上,漁民、商販們忙碌著將一筐筐捕撈上來的海貨搬上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