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駐華大使稱要對「戰狼外交」說不,外交部:望尊重事實

2020-12-13 澎湃新聞

12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Nicolas Chapuis)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統一認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說「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昨天我已經非常詳細地闡述了對有人炒作所謂『戰狼外交』的看法,只要理性地回顧和分析一下,哪一次、哪一件是由中方首先挑釁或者威脅別國,我想就會得出公正的、客觀的結論。如果只是因為中國『塊頭大』,就認為中方說出事實真相、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尊嚴是『脅迫』和『戰狼』,這顯然是不公平的,也是對中國外交的汙名化。」華春瑩說,一個普通公民都有權依法行使正當防衛的權利,難道中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反而不能擁有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權利嗎?

華春瑩指出,歐盟本身就是多邊主義的成果,也一向以堅持多邊主義為榮。一段時間以來,歐盟也是單邊主義的受害者,一直強調要堅持戰略自主。我想在涉及到大是大非的原則性的問題上,不應該不分是非,只講立場。我們希望歐方尊重事實,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不搞雙重標準,真正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開放合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歐盟駐華大使稱對中國「戰狼外交」說不,外交部回應
    12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達成共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戰狼外交」說不。
  • 外交部回應歐盟駐華大使稱對「戰狼外交」說不:不應不分是非、只講...
    來源:一財網華春瑩指出,歐盟本身就是多邊主義的成果,也一向以堅持多邊主義為榮。在今天(1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達成共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戰狼外交」說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歐盟駐華大使稱對中國「戰狼外交」說不 中方回應
    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達成共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戰狼外交」說不。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昨天我已經非常詳細地闡述了對有人炒作所謂「戰狼外交」的看法,只要理性地回顧和分析一下,哪一次、哪一件是由中方首先挑釁或者威脅別國,就會得出公正客觀的結論。如果只是因為中國「塊頭大」,就認為中方說出事實真相、維護自身的利益尊嚴是「脅迫」和「戰狼」,這顯然是不公平的,也是對中國外交的汙名化。
  • 華春瑩連續兩天回應「戰狼外交」說了什麼?戰狼外交是什麼意思
    12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Nicolas Chapuis)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統一認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說「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外交部就美方再次打壓華為、「戰狼外交」問題等答問
    法新社記者: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隊員格列茲曼昨天稱他將中斷與華為合作,並稱華為參與監視新疆的維吾爾族穆斯林。你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有關人士想跟誰合作,這是他的事情,我不想發表評論。但是我想,重要的是尊重事實。我剛才回答路透社記者提問時,已經就美方對華為的無端指責清晰地表明了立場。
  • 德媒指責中國「戰狼外交」,結果自己先栽了
    他們指責傷不了中國半分,只是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和下限。延伸閱讀:華春瑩連續兩天回應「戰狼外交」:是對中國外交的汙名化12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統一認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說「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回應稱:「昨天我已經非常詳細地闡述了對有人炒作所謂『戰狼外交』的看法,只要理性地回顧和分析一下,哪一次、哪一件是由中方首先挑釁或者威脅別國,我想就會得出公正的、客觀的結論。
  • 外交部副部長談所謂「戰狼外交」標籤鏗鏘發聲!這問題王毅也回應過
    ▼▼▼▼▼12月5日,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第三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給我們貼「戰狼外交」這個標籤,至少是對中國外交的誤解。
  • 西方圍毆趙立堅和「戰狼外交」,說明踩痛了他們的尾巴
    「戰狼外交」成為2020年國際輿論場上的一個熱詞。西方大肆攻擊中國的「戰狼外交」。據德媒12月11日報導,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說,歐盟希望與美國新政府在對華政策上達成一致「對霸凌、恐嚇和脅迫式外交、『戰狼』外交說『不』。」
  • 外交部發言人回應「戰狼外交」:難道中方只能做「沉默的羔羊」嗎?!
    《北京日報》記者: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個點成為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你對此有何回應?
  • 法國首位駐華女大使赴京履新
    中新社巴黎3月7日電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前夕,法國首位駐華女大使赴京履新。法國媒體7日報導說,法國新任駐華大使白林(Sylvie BERMANN)是1964年中法建交以來法國首位駐華女大使,也是19世紀以來中法關係史上首位女大使。
  • ...歐盟和美國應該統一認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
    【華春瑩連續兩天回應「戰狼外交」】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Nicolas Chapuis)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統一認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說「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加前駐華大使:麥家廉說的是實情,但他應該閉嘴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因兩度在引渡孟晚舟事件上「說了真話」,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家廉26日被迫辭職。一些加拿大政界人士儘管表態認同麥家廉所說,卻仍指責麥家廉,稱其在當下關鍵時刻發表「拆臺」言論,是「不合時宜」的。
  • 美國駐華大使館官微鼓動「和平抗議」 外交部回應
    法新社記者: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隊員格列茲曼昨天稱他將中斷與華為合作,並稱華為參與監視新疆的維吾爾族穆斯林。你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有關人士想跟誰合作,這是他的事情,我不想發表評論。但是我想,重要的是尊重事實。我剛才回答路透社記者提問時,已經就美方對華為的無端指責清晰地表明了立場。澎湃新聞記者:昨天是世界人權日。
  • 外交部:望駐華使團遵守中方規定做好自身防疫,配合北京防疫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外交部:望駐華使團遵守中方規定做好自身防疫,配合北京防疫2020年4月2日上午,外交部禮賓司司長洪磊主持召開吹風會,向外國駐華使館和國際組織介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涉使團政策及工作情況
  • 你不知道的外交官級別,《戰狼2》背後的外交知識,第一次被整理得...
    外交部,因其在國家部委中人數最多,也號稱「第一大部」。梁子要補充的是,在中國政府網國家部委排序中,外交部的確也是排在了第一位。(猜猜排在第二位的是?國防部。全世界差不多都是 這兩個部委排在前面 。)參贊、大使、領事,誰的級別更高?根據《駐外外交人員法》規定,我國外交人員實行單獨的一套職務、職級晉升體系。
  • 玩味「戰狼」的含義
    西方說中國是戰狼外交,與其辯駁是非,倒不如剖析一下其背後的心理。如果說戰狼表示強硬的話,那外交上強硬的國家也不少,怎麼沒聽說過戰狼或別的什麼稱謂,比如朝鮮,伊朗。看來強硬只是戰狼含義的一面。所謂戰狼,戰鬥之狼,狼或許代表了狠,戰則代表了攻擊性。面對戰狼的感覺就是受到威脅,怕怕的。強硬並不見得能構成威脅,伊朗算是強硬了吧,但西方尤其是美國並不在乎,在他們看來,與其說伊朗是威脅,倒不如說是麻煩更準確。俄羅斯倒是有戰鬥民族之稱,頗有戰狼的味道。顯然俄羅斯非伊朗可比了,對西方來說,那是對手,是威脅。為什麼?
  • 澳前駐華大使認了:指望不上美國
    作為一名前駐華大使,孫芳安不是第一次在對華問題上表現出邏輯混亂。中澳關係陷入困局,中方多次強調「責任全在澳方」、「解鈴還須繫鈴人」。話說明白到這地步,澳高級外交官員、前駐華大使還「倒打一耙」稱中國對中外交流「設置條件」。
  • 新中國外交:首位大使來不及辦護照
    1949年1月19日,中央向天津市委等發出關於外交工作的指示,明確指出,目前我們與任何外國尚無正式外交關係,因此不承認這些國家派在中國的代表為正式的外交人員。指示還指出,我們採取這種態度可使我們在外交上立於主動地位,不受過去任何屈辱外交傳統的束縛。原則上,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必須被取消,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必須實現,這種立場是堅定不移的,但在執行時,則應按問題的性質及情況分別處理。
  • 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中方不能擁有說明事實真相的權利嗎?
    12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我注意到你提到的德國媒體把『權』寫成了『杈』,遭到了中方媒體的一片嘲笑。但其實低級的錯誤也不奇怪,因為的確現在就有一些人,經常明明對中國一無所知,卻煞有其事地對中國進行無中生有的指責。」
  • 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反問精彩!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12月10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個點成為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