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慧羊羊、田心 來源|阿皮亞(ID:APPIA-ANTICA)
「今天這個形勢可以看到,一句話,國運。但是這個國運不是老天賜給我們,是我們幹出來的。」
「今年結束以後,中國的(經濟)體量是美國的75%,15年以後美國是我們的75%,這是一個歷史的時刻。」
」(螞蟻延遲IPO)在公眾的腦海裡面,可能那個劇本是因為馬爸爸在外灘一不小心,一衝動的演講,一炮轟了一炮,最後炸著了自己,這不可能。馬爸爸是多聰明的人啊。
所以我講是雷霆萬鈞之勢,犂庭掃穴,三大戰役,一氣呵成。
你看看那個反壟斷的徵求意見稿,就是那個幾天時間能出的來嗎?不可能的事情。
……就是領導的那4句話,
做生意是要有本錢的,
借錢是要還的,
投資是要承擔風險的,
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對於中國股票市場來講是利好, 房地產壟斷、剛性兌付……現在你打向它們,解放的是什麼?
解放的也是中國的競爭力量,事實上也是中國的效率,這些東西都將反映在中國的股票市場、中國資本市場的風險上面,就是風險偏好。「
「國家最清楚兩個國家最核心利益的交換,不是那些買多少大豆,買多少農產品,多少天然氣,最核心的地方,最終都要落到兩國貨幣價值。」
「中國經濟轉型的過程就是一個踩著剎車下坡的重卡,而且重卡有幾個特點,第一嚴重超載,長時間的高槓桿、高債務使得嚴重超載,包括我們各位,你家庭的借貸都是車上的。
第二,坡長且陡。你不要想著轉型的過程一兩年立馬就結束,克服滯脹的過程就是一個持久仗,需要牢牢地釘住,持續地努力,病去如抽絲。
第三,路況複雜,時不時地會冒出一個事,比如新冠,自然災害,川普發一個推特,這都是路上的坑。」
「咱們的資本市場是為了中國科技的自強,絕對不可能讓它服務於房地產。」
以上,是劉煜輝日前在格隆匯主辦的2020全球投資嘉年華活動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觀點。
劉煜輝結合中美當下的背景,詳細剖析了中國宏觀經濟、貨幣政策、房地產、中國資本市場的定位、中國經濟的轉型等問題。
站在投資角度,未來資本市場上有哪幾個方向值得把握,他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阿皮亞整理了演講全文,分享給大家。
今天的形勢是建國以來的國運時代
今天跟大家講的主要是我親身經歷的體驗,不是一個正規的報告,今天這個形勢可以看到,一句話,國運。
但是這個國運不是老天賜給我們,是我們幹出來的,過去兩年含章可貞,厚德載物,我們一步一步的幹到了今天。
曾經一段時間,大家自己想想,比較難受的2018年,一段時間我們也很被動,但是我們咬牙挺住了。
在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間、與對手長期博弈的歷史過程中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們把自己練得越來越強。
選上的拜登是什麼?我們也不知道他未來對中國會有何種手段,可能更加高明,面對的群體更加兇險。
昨天RECP籤了,15個國家,東協、中日韓澳新,我們,號稱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體,我們高層高興地說這是全球化的勝利,多邊主義的勝利,自由主義的勝利。
這種感嘆流出的一個概念,經過了4年的逆全球化變好的一個潮流。雖然目前來看,這個協議更大層面還是一個政治方向,對經濟的落地可能還有很長的距離。
而且它的實際意義上可能也沒有中美之間、中歐之間、中國和西方之間未來要達成的貿易協議經濟意義大。
但也是一個偉大的勝利。在日益猛烈的逆全球化浪潮中間,我們中國率先引領達成這些東西,確實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勝利。
另一方面,新冠引起全球失業,新聞聯播說全球累計的患病率已經超過了5000萬,美國當日的患病量每天突破了18萬,中國變成全球唯一的進口國,我們在這邊偶爾戴戴口罩,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沒有任何影響,中國經濟是全球唯一正增長的。
什麼概念?
今年中國增長2%,美國掉4%,人民幣匯率升7%,一來一去,到年底才算帳。
中國今天和美國的體量也不一樣,差不多快有75%了,非常驚人,我記得5年前我們在做研究的時候,中國才有美國的40%。
也就四五年時間過去了,到今天就這麼一個歷史時刻,百分之七十幾的體量,而且我們的十四五規劃為我們描述了下一個15年的前景在哪裡,我們在2035年要成為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什麼概念呢?整體雖然是中等發達國家,人均是2.4萬美金啊,中國14億人,15億人口,什麼概念?那時候,到那一天,美國就是咱們的75%。
建國以來的國運時代,這國運不是老天賜給我們的,是我們含章可貞,厚德載物,我們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幹的。
現在中國經濟體量是美國的75%
十五年後美國是咱們的75%
走到今天確實不容易,作為一個過去兩年很多事情的親歷者,我今天跟大家匯報一下整個邏輯和過程,叫老成謀國的頂層設計。
今天我們看到的所有一切都寫在一個繁榮向上的資本市場的運行上,事實上這個點是什麼?就是股票的分母啊。
分母是什麼東西?風險偏好啊,來自於中國人美國人經過這兩年以後看到的信息量。
我們整出一套老成謀國的頂層設計,一套國家治理,帶領中國克服眼前的困難、經濟的滯脹、百年未有之變局、跟美國人之間的長期博弈,我們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崛起的機會,就靠這一套東西。
中央文件描繪的百年未有之變局,我跟大家多說一句,這話絕對不是個文學描述。
對標的是什麼?
你往前數100年,上世紀1913到1919,這世界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事情是全球治權轉移。日不落帝國經過一戰以後,全球的治權權杖交到了美帝國手中,巴黎協定是歷史意義的一刻,美國統治全球,主導全球。
最近這半個世紀全球最偉大的一個事件是什麼?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崛起。
中國經過40年偉大改革開放,我們實現了經濟的偉大崛起,今年結束以後,中國的體量是美國的75%,15年以後美國是我們的75%,這是一個歷史的時刻。
我們的五張表
沒有一張是很輕鬆的
6月份我在成都,開我們天風的策略會,那時候新冠疫情剛剛在中國得到控制,當地政府對人員聚集的會議還很擔心,我們好不容易申請開一個三個人的會議,會上有一個報告,這個報告題目叫《天下有風》。
天下有風實際上就講這個局,天下有風,上乾下巽,五陽一陰,雖然看到陽氣很多,但陽氣的出位看似陽生,實則是陰,所以就需要我們的決策,底層設計一定要充分,全面考慮問題,趨利避害,一定要非常謹慎地決策。
因為主家客家,大家看得很清楚。
主家,目前來講我們處在弱勢,毋庸置疑,客家氣勢洶洶,想扼殺中國崛起的道路,這是眼睜睜的。
大家也看到所謂的追殺、脫鉤,從中興通訊到華為,到今天的中芯國際。美國要許可證,用美國技術、美國設備,給中國想供貨就需要許可證。
確實如此,我們短期內確實有很多短板的地方。經過40年快速的奔跑,工業化、城鎮化已經達到很高的一個水平。過去可以說是資本累積型的生產模式所帶來的產出效率,你按照我們做研究的計算,這當中的問題,五個單位投放下去,現在才能弄出一個單位的GDP。
如果這條路不改,經濟被磚頭綁架,被房地產、土地財政死死綁架。
所以人家也是看準了你現在正在難受的時候,我們的幾張表,國民經濟嘛,資產負債表,各部門的表,事實上,這十年,高槓桿高債務,現在沒有一張表是很輕鬆的。
原來我們可以依賴老百姓的家庭增長,現在老百姓家庭這張表,被房地產裹得要命。
人家看到我們這樣的雪球滾不下去了,沒有接盤俠了,所以2018年對我們下手,所以一時間很難受。
所以今天這個局,對於中國來講,一定要實事求是,趨利避害。怎麼樣探出一條路,把中國順利送入2035年,15年後,送進世界的頂峰,這就是中國共產黨最偉大的使命。
新冠是中國經濟最好的一次體檢和顯影器
鈔票發毛是經濟下行疊加的難以克服的多元問題
第二個,經濟滯脹。
我經常講一個詞,這一次新冠是中國經濟最好的一次體檢和顯影劑。
我們理論界、政策界這些同志、這些老先生們,你就不要爭論了,看看中國經濟,有什麼好判斷的呢?
中國代表工業的東西是螺紋,取了個外號叫「螺紋金」,比黃金還要堅挺。從工業周期品到民生消費,再到社會服務,所有的東西價格都是一樣的。
這是一種經濟下行疊加的難以克服的多元問題。簡單講,鈔票的發毛。
你自己不到超市裡面買東西,天天996,錢有什麼用?鈔票的發毛,就是經濟發毛。
中國最需要的是戰略轉型的時間和空間
另外產業方面,美國人給我們做壓力測試,從中興通信開始、到華為,逼迫中國芯,層層緊逼,我們好像被陷入了一個無限向上追溯的絕境。
思考一下,回頭一看,我們去代工,發現一看我們缺設備、缺材料,什麼都缺,所以這次十九屆五中全會,它的核心是十四五規劃,核心就是一個科技的偉大規劃。
中央要求一切工作的核心是科技的自強自立,這句話多重要啊,要砸倒那些卡我們脖子、命根子,威脅我們產業統一性的方向。
中央為此開了多少會?講的這個問題,要解決這個難題,這就是產業的無根之痛。
大家都很清楚,這樣的局,對中國最需要的是什麼?戰略轉型的時間和空間。
所以我們要轉型,轉型就要策略。策略是什麼?理性的選擇、現實的選擇,領導早就想到我們前面了。
落到兩國貨幣價值
中央有領導曾與蓬佩奧密談7個小時,談什麼東西啊,新聞公告裡面什麼都沒有。
我們看到檯面上的雙方互秀肌肉,戰狼式的表演,甚至雙方一度最緊張的時候,一邊關了一個大使館。
但真正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看到的就是)就是人民幣的升值。
因為我們要戰略轉型,需要時間和空間,就這麼簡單,其他都不重要,都不是重點,真正抓住了就是這麼一個事情。
國家最清楚兩個國家最核心利益的交換,不是那些買多少大豆,買多少農產品,多少天然氣,最核心的地方,最終都要落到兩國貨幣價值。
名義匯率和真實匯率之間不一致
美國為什麼卡我們脖子,技術封鎖,他也不傻,他跟中國半導體一年的交易額3000多億美金,他真正要限制中國發展的,是所謂的先進智能的產品,先進智能產品在整個3000多億美元中間所佔的比例極小。
他去卡你脖子,他不做生意了,殺你一千自損八百,他40%的收入都來自中國。
他為什麼要搶?搶就是要割捨,要對價,對價的方式是什麼?就是這一塊,升值了,我就不再講了。
今天這個事實,我只要跟大家匯報升值所帶來的背後經濟意義上的影響,他一定有經濟意義的。
我們付了這個對價,給我們帶來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我把它稱為巴拉薩·薩繆爾森模型,我講的是經濟學裡面的一個模型。
巴拉薩·薩繆爾森模型,它描述的是經濟體名義匯率和真實匯率之間不一致,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態。
具體到人民幣來講,什麼意思呢?
在三年前甚至更早,由於我們沒有一個傳統經濟模式給我們累積的很多結構性問題,使得我們的人民幣的名義匯率和真實匯率之間慢慢地就形成了一個剪刀差。
裂口張開,發散不收斂,後面三年沒有機會收斂,越抻越大。
具體用老百姓的方式來講,就是人民幣不是7塊錢,它是6塊6。
這使得兩邊人民幣,同一張100塊錢人民幣,到兩邊買東西,購買有差別,因為有了這個大壩。
當然,我們為了國家安全,也不會把這個大壩給拆了,不拆造成了一個現實客觀存在的事實,這兩個東西不收斂,名義和真實的利率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對應的巴拉薩·薩繆爾森模型講的這個事,叫什麼?通貨膨脹。
所以大家應該清楚,我們過去三年已經有了這個裂口,我們又不收斂,現在機構之間博弈,我們還要付出對價,意味著這個窗口還要進一步的拉大。
所以接下來對於中央決策來講,它怎麼辦?
對價在國內的老百姓部門和房地產部門,他得做平衡,他不能把這個成本都壓在老百姓頭上,老百姓已經攤了很大的風險。
房地產對於中國經濟就是M2的發生器
所以你看到為什麼7月份以後,所有中國的宏觀政策沒有別的指向,非常的簡單和清晰,就一個方向、打向一個方向,那就是房地產。
房地產對於中國經濟很重要,房地產對於中國經濟就是M2的發生器,中國的貨幣系統的創造在實體那一面談到的是房地產金融活動,在金融那一面我們看到的就是社融,M2。
所以你打向房地產對於金融行業來講是什麼?就是信用周期的收縮,就是金融周期的見頂。
如果要講宏觀、我的工作,那這一頁我講完了,剩下的就讓更專業的投資工作者幹,讓他們去做選擇,他們有專業的人員每年跟蹤。
我剛才把這個條件給大家講清楚了,在這個條件下,你們覺得未來大類資產的配置,股債匯、利率 、商品、黃金應該怎麼配?
股票行業龍頭產業輪動,風格輪動應該是怎麼一個方向就是專業的問題了。
我講的第一個事實上就講完了,這個方向是不容易的。
中國經濟轉型過程就是一個踩著剎車下坡的重卡
化解風險不能光靠駕駛員的技術
要有完整的一套治理框架
我經常講中國經濟轉型的過程就是一個踩著剎車下坡的重卡,而且重卡有幾個特點,第一嚴重超載,長時間的高槓桿、高債務使得嚴重超載,包括我們各位,你家庭的借貸都是車上的。
第二,坡長且陡。你不要想著轉型的過程一兩年立馬就結束,克服滯脹的過程就是一個持久仗,需要牢牢地釘住,持續地努力,病去如抽絲。
第三,路況複雜,時不時地會冒出一個事,比如新冠,自然災害,川普發一個推特,這都是路上的坑。
所以對於駕駛員來講,要求極高,要有極高的智慧,極強的毅力,極強的把握全局的能力,才能夠把我們的這個車平穩的、安全的、不發生危機的、很順利的帶下來。
中國的前景就是到2035年,美國(經濟體量)是我們的75%,這就是咱們偉大的實力。
如果光靠駕駛員的技術,我覺得還不能夠化解其中的風險。
大家也知道這風險有多大,像恆大那個事件,那是個債券啊,一天跌個百分之三四十,你怎麼弄?把人給嚇死,那是中國第一大房地產商啊。
所以充滿了各種的這樣的事件,光靠個人的努力是不能完全保證的,一定要為這個車打造一個真正愛國的,質量高強的剎車墊,這個剎車墊就是治理體系,就是完整的一套治理框架。
資本市場是為了中國科技自強
絕對不可能讓它服務於房地產
說實在話,咱們的資本市場是為了中國科技的自強,絕對不可能讓它服務於房地產,就這麼點信號。
那天上交所開完大會以後,宣布科創板對應的一定是要支持中國科技的自強自立,上的一定是中國硬核科技的企業。
所以我們要感謝很多東西,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有了可能犁庭掃穴地打向房地產、打向壟斷,打向剛性兌付。
(螞蟻延遲IPO)在公眾的腦海裡面,可能那個劇本是因為馬爸爸在外灘一不小心,一衝動的演講,一炮轟了一炮,最後炸著了自己,這不可能。馬爸爸是多聰明的人啊。
所以我講是雷霆萬鈞之勢,犂庭掃穴,三大戰役,一氣呵成。
你看看那個反壟斷的徵求意見稿,就是那個幾天時間能出的來嗎?不可能的事情。
……就是鶴總的那4句話,
做生意是要有本錢的,
借錢是要還的,
投資是要承擔風險的,
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對於中國股票市場來講是利好,短期內可能要反映一下,可能會有一些波動,但從長遠來講,是利好 。
房地產壟斷、剛性兌付,它們的共性在經濟學領域的對應叫什麼?叫經濟出清啊。出清吃掉是什麼?中國的實體經濟、中國的競爭力量。
現在你打向它們,解放的是什麼?
解放的也是中國的競爭力量,事實上也是中國的效率,這些東西都將反映在中國的股票市場、中國資本市場的風險上面,就是風險偏好。
所以我一直堅定的相信,中國股票市場事實上已經進入了一個風險偏好昂揚向上的通道中。
我們要用數位化對衝磚頭
我們要去對衝磚頭產生的東西,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東西填上去,填上去什麼?數位化,AI化, 數據去替換磚頭。
中國今天之所以和美國掰手腕,掰到今天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們變得越來越強,憑藉的是什麼?
憑藉著我們打造了一個強大的經濟網絡,實現了物聯、數聯、智聯,萬物聯通,這是一個數據的海洋,築成了一個宏大的場景實踐。
數據對於數字經濟來講,它就是工業社會的石油——經濟增長要素。它不僅僅是經濟增長要素,它還賦能,去激活那些衰退的場景,讓它重新煥發,激發出效益,
中國現在是唯一一個實現了,把網際網路作為基礎設施化,徹底的基礎設施化來用的一個國家。其他的國家沒有,美國現在很多還是大量使用支票、刷卡,中國完全實現了。
而且實現的整個過程背後是什麼?是一個堅強的治理機制。
共同富裕
資本市場已發生劇變
中國是新能源車的全球最領先的、最大的產業賽道,正將有力地替代中國的製造業。
為什麼最近一段時間新能源車漲得這麼好?大賽道,都看中國,練兵備戰、糧食安全、人口老齡化都是長遠計較,最重要的強調一點,共同富裕。
這個不是說著好玩的,對資本的規制不是說得好玩的,這是代表了一個偉大的理想。
我們中國是在做實驗,去克服世界性的難題。
看今天的美國,兩極分化,階層斷裂,街頭對立,鬧的一塌糊塗,誰解決?川普能解決問題嗎?誰來解決這些問題?沒有人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這一切的實現需要什麼?平臺,這個平臺就是我們的資本市場,這是改革的一部分。
這兩年我們面對的市場,是我們2018年見到的那一個市場嗎?不是了,
在2018年之前的市場在中國經濟中它就是個小池塘,但今天這個市場是個蒼茫的大海,一周能夠放多少家公司,一年有700個新興的上市公司。
我們的基金過去10年,股票基金總共還沒達到3萬億,今年一年(發了)2.7萬億,什麼概念?偉大的、繁榮的、有深度、有廣度的資本市場搭建起來了。
怎麼搭建起來的?2018年年底的時候,我是整個事件的親歷者,清楚怎麼樣導向,怎麼樣幹,從哪個地方作為工作的抓手。
資本市場進入了牛市
資本市場已經進入了牛市,而且牛市是一個特別的牛市,我們在12個賽道,中間選出了大概148家頭部資產,跑一個指數,頭部核心資產的指數。
看看這個指數,昂揚向上,基本的波動不是特別大。它一直在上升過程中間,即便這兩年經歷了那麼多事件的衝擊,跑到了270,兩年時間從100跑到270,從2019年1月2號開始跑起。
對於我們來講是什麼意思?這個市場從我們做投資的專業角度, 幾個方向你去把握。
這個把握,一個是確定你投資的標的,
再一個,確定一下你的判斷,給出一個相對的權重,就形成這麼一個頭部指數,這個頭部指數就是穿越了通貨膨脹的滯脹的困擾。
應該講大部分股票,4000多家股票中的大部分股票,3900多個股票都沒有趨勢,只有交易性,上上下下。
但這代表了股市的核心資產,這140多家公司,代表性很強,加在一起大概佔加上港股市值的89%,非常強的代表性,它就是一個優勢。
為什麼會形成一個風險偏好,昂揚向上的基石,核心來自於頂層設計。
頂層設計的就是中央那句話,科技的自強自立,重中之重。
要完成這個過程就需要有轉化的平臺,全局轉化的樞紐。
第三個,消費。
物聯網水大魚大
把有限資源撤出來,投向新經濟、新產業
第4個,物聯網水大魚大,任你馳騁。
養成世界級的大魚我們很成功,阿里、騰訊,後面80後的新生代,像黃崢、王興,拼多多、字節跳動都非常厲害。
第5個,資源文化的轉化,2016年就啟動了,青山綠水。
關於房地產,我們的政策非常明確,不要再加油門了。
把有限的資源撤出來了,去投到中國欣欣向榮的新經濟,新產業,轉型的偉大中間去,去創造價值。
這樣我們就達到一個效果,大家都認為房地產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但是經過我們堅強的治理,我們有能力把最棘手的問題化無序為有序,只有在我們這個體制下才能做到。
所有的一切,最後外化的就是資本市場昂揚向上的一個趨勢。
中國在本世紀過去的20年裡有兩大事件,前10年全球化,2001年「911」,西方一把咱們拖到WTO裡面,後悔不已。我們今天是美國的75%,再過15年美國是我們的75%。
第二個事件,我們收穫了巨大的網際網路紅利,水大魚大。物聯、數聯、智聯,萬物聯通,數據海洋,場景識別。
到今天,也許全球化的紅利正在衰減,但是我們正在打造第三個紅利,一個繁榮的,有深度,有廣度的資本市場,資本市場天降大任。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阿皮亞(ID:APPIA-ANTICA),作者:慧羊羊、田心
本文來源阿皮亞,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