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10條家規,值得各位家長們借鑑學習
全世界的家長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優秀,雖然父母們心裡的想法是一樣的,但是每個國家的思維方式以及教育模式都是不一樣的。
日本的母親大都會在家相夫教子,會有更多的時間親自參與孩子的教育。
有一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了十條家規,非常值得各位家長們借鑑。
朋友小李跟我分享了她的經歷:小李的丈夫是位日本人,兩個人結婚後就一起到日本去生活了。
後來有了寶寶,小李就辭去了工作,在家裡照顧孩子。開始的時候她並不習慣,覺得無法實現她自己的個人價值。
但後來,她慢慢感受到了這樣的好處。相比較於在日本,國內的媽媽們因為要工作,沒有很多的時間來陪小朋友,更別說是好好培養、教育孩子了。
而小李現在每天跟孩子待在一起,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親自照顧寶寶、教育寶寶。同時受到日本其他媽媽的影響,從孩子剛懂事起,就給他立了家規。
看到孩子一天天懂事起來,小李自己也非常的滿足。
那麼,日本媽媽的十條家規是什麼呢?大家一起往下看吧。
第一個,要"會"說話
小朋友在見到長輩的時候要懂得主動問好;在別人幫助到自己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道謝;如果做了一些給別人帶來困擾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也要道歉。
禮儀是表現一個人家教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跟人相處的開門磚。所以,家長們要教會孩子懂禮貌。
第二個,要懂得"控制"自己
很多孩子都會習慣性地"解放天性",確實,小朋友活潑一點很好,但是要分場合。在公共場所,小朋友也要克制自己,不能大吵大鬧,說話要小聲到不讓第三個人聽到。
孩子自己是不懂得控制的,家長們要好好引導小朋友,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變成別人口中的"熊孩子"。
第三個,有任何想法要跟父母說
對於小朋友來說,父母永遠都是他們最親近的人。但家長們的思想難免也會跟孩子有代溝,有些話孩子可能也不願意和家長講。
但是沒爸爸媽媽們要告訴孩子,有事情一定要跟父母說,想跟爸爸媽媽其中的誰說都可以,就是不能不說。家長們也要尊重孩子,耐心地聆聽孩子心裡的想法,不要總是反駁,否則孩子會不願意和家長溝通。
第四個,要誠實
誠信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品格,家長們要讓孩子懂得城誠實的重要性。如果發現孩子撒謊,那麼一定要嚴肅地教育。
當然,小朋友之所以會說謊,也可能是因為平時家長對孩子過於苛刻。所以,家長們也要從自身找原因。
第五個,不許打別人脆弱的部位
小朋友之間難免會打架,而且還有很多時候是別的孩子先動手。這時候,小朋友其實是可以動手來保護自己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戳對方的眼睛,不要打頭,不要咬別人,也不要用"武器"。
家長們不要教孩子一味地忍讓,該保護自己的時候是可以"打架"的。
第六個,要拾金不昧
小朋友要懂得自己的東西守護好,別人的東西不要拿。即便是撿到沒有主人的東西,也不能佔為己有。
第七個,要懂得溫暖別人
孩子都很直白,心裡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但是,這樣可能會傷到別人的心。面對別人的好意,如果真的不需要,一定要委婉地拒絕,不要讓別人覺得心寒。
第八個,要尊重自然,尊重生命
萬物皆有靈性,這也是很多國家的人在吃飯前要禱告的原因。家長們要讓孩子懂得尊重世上的一切生命,尊重自然。
第九個,不是總要跟別人比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各有各的優點,各有各的不足。只要懂得揚自己的長,並且敢於面對自己的不足,即使彌補,這就夠了。
第十個,什麼都沒有生命珍貴
犯了錯誤還可以改正,丟了東西還可以去找回來,可生命沒了,就什麼都沒了。要讓小朋友知道,什麼都沒有生命重要,在保護自己的過程中可以不用去管規矩、道德。
作為寶媽,我認為這些其實都是非常樸實、常見的道理,但卻經常會被我們忽略掉。
我們總是抱怨孩子不好管、沒法教,可反過來想,家長們真的教孩子以上這些內容了嗎?因此,教會孩子各種技能之前,先教會孩子"做人"吧。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