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要學會自牧

2020-12-22 遇見耶穌

今年流行的新冠病毒給中國基督教發展和教會牧養帶來非常大的挑戰。儘管我們國家的疫情防控非常好,現在各地教堂也在逐步有序開放中,我們仍不能放棄思考,比如疫情再來,不能聚會,沒有團契支持時,我的生命如何被牧養?是不管不顧,任其軟弱還是依靠聖靈的帶領,進行自牧?

一、什麼是自牧?馮玉祥先生的書屋裡掛著一句話:謙謙君子,卑以自牧。意思是一位謙遜的君子,是以謙卑作為自我修養的,來牧養自己。汪維藩牧師也有一部自我提醒的靈修作品《自牧》,汪維藩牧師不斷提醒自己在牧養信徒之前必須要能夠自牧,免得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落入靈性枯竭。在這裡,我們看到一位基督徒將軍和一位中國教會的著名牧者,他們都在自牧,提高自我修養和靈性,他們的自牧值得我們去學習。這是一個對自己屬靈生命負責的人不可缺少的,基督徒要學會自我牧養,在不依賴或者有限的幫助下有效的自我牧養。

二、為何需自牧?

作為基督徒,靈性被牧養和一日三餐的需要一樣必不可少。平時我們可以從牧者、屬靈同伴得著餵養,特殊時期我們更需要讓自己獨立的從主耶穌得著屬靈的餵養。

1、環境讓我們始料未及

在沒有發生新冠病毒疫情以前,我從沒有想過,我們有一天會不能到教堂裡聚會,而且一停就是半年時間。儘管現在有些教堂在逐步有序開放,但由於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短時間內教會生活還會受到影響,比如主日聚會不能超過平時的50%,中間聚會或者團契繼續暫停,基督徒需要比以往付出更多來關注自己的屬靈生命,並且培養自己,哪怕有外面不可控的環境讓我們無法到教會得著牧養,不能在團契中得著支持,我們也可以自己從主耶穌得著餵養,因為主耶穌才是我們真正的大牧者。

2、自己生命自己負責

基督徒要加強自牧有外在環境的因素,更有內在生命的需求。現在有些弟兄姐妹因為暫停聚會,有了理所當然的理由不聚會,不讀經,不追求。聚會停止了,屬靈供應不上,也沒有感到一點屬靈的不適,著實讓人著急。然而外在的環境並不是我們不追求的理由,這在神的面前說不過去。因為我們神的道從來不被捆綁!

在聖經中有4個長大麻風在面臨全城被圍困,沒有糧食的情況下,他們冒死跑去敵營尋求生存,結果他們最早知道亞蘭人棄營逃跑,他們最先得到了糧食,吃飽喝足,得到衣服和金銀。不但如此,他們還給全城的人帶來好消息!我們需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自己尋求方法解決生命的問題。

3、辨別異端邪教網絡現在異端邪教太瘋狂了,說真話許多異端邪教分子很厲害,講的水平也非常厲害。記得一位姐妹把一個音頻發到群裡,我出於好奇聽了一下。媽呀!人家真的會講,具備演講的技巧;也了解信徒心理,知道信徒喜歡聽什麼信息,能夠投其所好;還能賊喊捉賊,駁擊異端。仔細聽,我發現這個講道有問題的,她強調獨特屬靈經驗帶來的生命突飛猛進的改變;強調去過天堂地獄老師的影響;以愛之名提醒信徒關注實體教會的問題,從而產生不滿,在網絡上籠絡信徒;帶著焦急哭泣煽動聽眾情緒。講道水平高出我數倍,我差點沒有勇氣說這樣的講道有問題,因為害怕人說我因為嫉妒,毀謗講得好的人!不過我最終還是告訴姐妹這道不能聽,如我所料效果不好。因為姐妹表示她聽了很好,會繼續聽,只是不會發到群了。唉,心裡有點不舒服,不過再來一次,我還是會提醒。

如今分辨異端邪教的要求也在提高,沒有一定的神學素養,靈性敏感,是沒有能力分辨的,畢竟異端邪教不會臉上寫著我是邪教,嘴裡喊著我是邪教。現在的異端邪教在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甚至比正教付出更好代價!三、怎樣來自牧?

1、個人靈修生活

曾經有一個敬虔的人說:「如果有一天,我們沒有禱告是因為我們頭痛,而下一次又是因為頭痛,那麼第三次恐怕還是因為頭痛而無法禱告。」一些令我們不能禱告的藉口是緊張、疲倦和痛苦。還有一些令我們不想禱告的藉口是混亂的生活和破碎的家庭。另一些使我們不能禱告的藉口是各樣的憂慮和害怕。還有一些讓我們逃避禱告的藉口則是無聊、沒有時間和驕傲。尚有一些使我們不敢禱告的藉口卻是,我們唯恐自己不能口齒清晰地表辭達意。然而一切使我們不能禱告的藉口,全然一無是處。由於人們可以想出太多藉口,因而使得自己的禱告生活嚴重受創。世間沒有任何一間圖書館,可以容納得下人們因為不想禱告,而想出的各樣不負責任的藉口。2、平信徒學神學

中國農村基督教普遍對神學有一定的偏見,卻不曉得每個基督徒都有他的神學,也就是個人對神的認識就是他的神學!比如:你認為只要你不聚會,神就會管教你,讓你頭疼;或你說錯一句話就讓你牙疼,這都是你對神的認識。有些信徒雖然信耶穌,但整天又充滿了恐懼,在他們心裡神總是提著鞭子跟在我們後面,我們稍有不慎,就會換來一些苦難疾病。或者神像一位吃好喝好的神,只要我們竭盡所能的討好逢迎,神就會賞賜我們想要的一切。這些認識終究不是建立在聖經的啟示之上,這些認識都不能幫助我們建立健康的屬靈生命。基督徒的自牧需要讀神學,認識神的屬性、作為,將信仰建立在真理的磐石之上,而不是迷信的思想或者個人的功利上。

3、閱讀屬靈書籍

不得不提一件遺憾的事,今天的基督徒不喜歡讀書,比社會人更不喜歡讀書。美其名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經書。我哪有時間看書?我們忽略了沒有深度的閱讀就不會有深度的思想,基督教的信仰是有思想的,若沒有閱讀,我們很難建立紮實穩固的信仰根基。所以常有人說,基督徒不要讀聖經以外的書,還會舉一些名人佐證,如司布真一天多次禱告。然而,他們卻不知道:由於司布真至終未入神學院深造,促使他更加發奮讀書。他的家中堆滿了書,宛如一座小型的圖書館,他埋首在書堆中從內中汲取先聖預留的屬靈養料。司布真的學識淵博,並不比一些大學高材生遜色,在一切事上,神有祂的美意。司布真為主已「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4、操練信仰實踐

信仰和生活脫節是當今基督徒面臨的大問題。聖經說丟棄萬事如糞土,但現實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看臉,看爹媽,看收入,看身份的時代。你敢窮到一無所有,你敢無用到一無是處。那麼你兄弟姐妹,教會認識的人,你的牧者傳道,甚至你爹媽都能鄙視你到「你這樣的人活著有什麼用?」

講臺說,穿著樸素乾淨就好!可你在教會裡看到穿金戴銀,穿華美衣服的人連堂內服務員都對他們和顏悅色,而他們轉身對身著樸素的人厲聲呵斥!講臺說,有衣有食就當知足!可你卻看到信徒在一起常常比較你家收入多少?你的衣服多少錢?她的房子多少錢?在這個一切看錢的時代要踐行聖經的價值觀,需要付出代價。這些需要信徒和神之間有很深的對話,勝過世俗價值觀的侵襲。5、尋求牧者幫助

可能有人問:「我們信徒都自牧,你們這些牧者傳道是不是應該下崗了?沒你們什麼事了嘛?」這是理想的狀態,巴不得個個成為屬靈的高人,不需要牧者傳道!但按照中國教會目前的質量,要到這樣的時候還需要等待。信徒屬靈生命的成長需要引導,自牧的過程中也需要牧者傳道提供支持激勵、信仰答疑、資源共享、建立團契。

基督徒需要在教會中被牧養,同時也應該有自牧的能力。如此無論面對何種境遇,我們的靈性都不至於受損,而是能夠時刻與基督連接,獲得屬靈生命的供養。像保羅說的:「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腓4:11-12 )

相關焦點

  • 「山東好人」自牧
    「到山東去旅行,一定得去濟南見一見自牧。」很多年前,有書友這樣說。那時候,總覺得旅行就是旅行,見不見當地的書友,恐怕也沒什麼要緊。但這樣的話聽得多了,也就記下了這事。自牧是怎樣的人物呢。在不同的書友眼裡,幾乎一致地認為:山東好人自牧。我不太清楚,後來山東有一句旅遊口號「好客山東」是不是來源於此。後來,漸漸地知道自牧在主編《日記報》,我曾在送仙橋的舊書攤淘到過一冊《日記報》,如獲至寶。終於看到這「報」了。《日記報》最早是以報紙的方式出版,後來改為刊型。再後來,就變身《日記雜誌》。我曾在《讀書民刊漫記》裡寫到過這本讀書民刊。
  • 基督徒如何看待清明節祭祖?
    最近有好些基督徒會問:「請問我們信主的人是否也可以掃墓?」「如果可以當如何做才討神喜悅?」 說起「孝」,我們自然而然的會想到孝敬父母。然而,國人在「孝」的認知中,認為祖先是人生命存在的本源,所以對逝去的祖先報以崇敬。《史記.禮書》說:「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
  • 淺析《聖經》輔導、教牧輔導與心理諮詢的關係
    基於對於《聖經》輔導與心理諮詢關係的更多實踐性的理解,我願意結合個人經驗對教牧輔導作些介紹,以期引起更多人的關注,探索出在《聖經》原則指導下華人教會的教導與牧養新模式,以使教會的教牧輔導和基督徒個人心理諮詢,能有效地幫助教會和個人的成長,也使更多的人有興趣共同參與教牧輔導的事奉。
  • 基督徒如何對待教會的牧師和長老?
    教會的教牧職分就好像是教會的掌舵人、一艘船的船長,是指明教會的方向。中國教會為什麼長期衰弱?為什麼很多教會連自己的傳道人都沒有?中國教會長期輕看教牧工作,輕看教牧職分,拿著人人皆祭司的藉口輕看教牧職分,這是中國教會長期不健康,大量基督徒的信仰流於表面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教會不斷地苦待傳道人,你怎麼希望上帝再次賜下良善的牧人?
  • 熱薦:中國首部有關基督徒的電影《舉自塵土》
    甘小二導演基督徒電影《舉自塵土》。
  • 心連心團契牧者分享:基督徒如何學會滿足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25/32-33)2.神滿足我們內心深處的需要神已經「在他的愛子裡接納了我們」,他無條件地愛我們。神對我們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耶31:3)」。神使我們成為基督身體的一分子,並且我們每個人都是重要的。
  • 約翰·派博:與非信徒結婚的基督徒必須處以絕罰
    這位《不要浪費你的生命》(Don’t Waste Your Life)一書的作者稱,儘管有著長老的勸說,但仍要繼續結婚的基督徒必須從教會成員名單上去除掉,「以示喚醒這位不服從的信徒,讓他們醒悟過來,贏得他們悔改、服從的心及恢復。」派博認為:「很多人沒有嚴肅對待聖經。
  • 深圳市教牧同工舉行退修會
    9月30日上午,市基督教兩會組織全教牧同工在深圳堂舉行退修會。
  • 基督徒可以玩遊戲嗎?
    由於不少人因為沉迷遊戲,影響了工作、學業、侍奉,加上有的遊戲存在一些暴力、色情的內容,因此在不少教牧信徒眼中,遊戲儼然成了洪水猛獸,遭到強烈的批判。有的牧者經常在講臺上斥責遊戲的種種害處,告誡信徒尤其是孩子千萬不能觸碰,甚至將其視為魔鬼的禮物。正如吸菸、飲酒一樣,《聖經》中並沒有禁止信徒玩遊戲,但使徒保羅告訴我們基督徒的行事原則:「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
  • 基督徒當要學會「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
    「我喜歡穿暴露的衣服,為什麼非要管我?」「我喜歡不去教會怎麼了,我就喜歡現在的自己。」......這都是我親耳聽見的言語,心中的滋味難以訴說。因為我深知道當一個人活在自以為好的光景中時,將會經歷的是什麼。
  • 謙卑自牧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謙卑自牧,謙卑:謙虛;牧:養。謙虛謹慎,修身養性。出自:《周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謙卑自牧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養性。謙卑自牧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謙卑自牧(qiān bēi zì mù)成語釋義:謙卑:謙虛;牧:養。謙虛謹慎,修身養性成語出處:《周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 【中山精神】連戰為我校題寫「謙衝自牧」,內涵深厚,用心良苦!
    >(中山中學退休教師:黃竹生)2009年3月,臺灣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應中山中學知名校友、教授陳友旺先生之約,為中山中學七十周年校慶寫了「謙衝自牧」四字,以之贈勉。爾後,有不少讀者和校友向我詢問「謙衝自牧」的含義。為此,特撰此文以答。
  • 講章 | 提摩太·凱勒:基督徒為什麼要成長?
    基督徒是需要成長的。這一期的內容取自提摩太·凱勒講章中的一節,特別談到基督徒為什麼要成長。願你也在上帝的恩典中日漸成長,「你們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基督徒為什麼要成長?(彼得前書2:1-3)彼得說:「……叫你們因此漸長……」為什麼我們要成長呢?因為我們是愚昧的,我們是嬰孩。因為我們是剛出生的嬰孩,所以我們需要長大。在上次信息中,我們已經討論過這一點。現在讓我總結一下,因為這一點十分重要。如果我們不明白成長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不渴望成長,如果你看不到自己是愚昧無知的嬰孩,你就根本不明白基督信仰和基督徒生命的本質。
  • 基督徒為抵抗哥倫比亞強大毒品卡特爾所付出的沉重代價
    圖源:Open Doors International 在南美國家哥倫比亞,人口有93%為基督徒普林尼奧牧養教會的一個年輕女孩首先發現了牧師的遺體。普林尼奧的妻子阿爾巴(Alba)稱:「在我們抵達現場時,他已經去世了。我依然不明白為什麼他會遇害或是誰謀殺了他。問題太多了。普林尼奧有著一份自上帝的祝福。他是個可愛溫和的人,還是個和藹紳士般的人物,總是向社區伸出援手。」
  • 華人牧者劉志雄分享:基督徒找對象十標準
    基督徒找對象學問深厚,很多單身的基督徒也許連自己的擇偶標準都不確定,這樣就難以找到合適的佳偶。華人牧者劉志雄不止牧會,他在分享婚戀方面很有經驗。他歸納出基督徒擇偶的幾個條件。也許並不見得適合每個人,但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啟迪。1.是重生得救的信徒。
  • 牧者分享丨基督徒生活中要注重這七大方面的平衡
    他特別分享了基督徒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活出平衡。平衡是健康很關鍵的一方面,而今天我們身邊不少的教會和基督徒很多出現的問題就是因為「不平衡」,所以我們要特備註重這一點——我們屬靈的生命一定要有個平衡點。
  • 【美圖】常常誦讀的十句聖經經文 幫助基督徒學會凡事仰望神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詩121:1)」,詩篇的作者通過這節經文來表明,神的百姓應當單單注目仰望神,對神要忠貞、信靠、尋求,要等候神的工作和幫助。
  • 約爾•歐斯汀牧師:基督徒要尊重其他信仰人士 停止與人辯論
    美國湖木教會牧師約爾•歐斯汀建議,愛神的基督徒當用尊重和敬意待人,即使是那些不認同我們的人,並建議基督徒不要常和別人辯論,而是要活出生命見證,讓人擁有我們所得到的平安、喜樂和力量。對於很多基督教界人士都關注的美國同性婚姻合法問題,他的態度是迴避談論,並稱這並非是神呼召他要做的事情。這位牧師認為,他的信息是要激勵人,幫助別人實現人生目的,幫助那些人在艱難時期學會原諒,並在失望時找到繼續往前走的動力。
  • 基督徒和世人相處的四個原則
    基督徒在這個世界,會有兩個生活圈,一個是教會,另一個是世界。當我們明白耶穌基督的救恩和聖經教導的真理之後,在教會裡面比較容易過著彼此相愛和侍奉的生活,但是在世界上,總是不可避免地要在世界的生活圈生活,那基督徒怎麼和非基督徒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呢?
  • 牧函 | 先知——孤獨的愛國者
    期待教會成為承擔先知性功能的出口,借著教會的講臺,幫助基督徒對世界有「以道觀之」的航拍高度,清晰地去認知它的真相併在其中勇敢承擔當盡的責任。其次,繼續向當代的人們,傳講耶穌基督的救恩,呼籲人們逃避上帝終極的審判,而這才是真正愛人愛國的行為。即使不為人所歡迎,也甘願做一個孤獨的愛國者。正如保羅所言:「我現在是要得人的心呢?還是要得神的心呢?我豈是討人的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