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精十滴血」,拆穿這個古老的謊言

2021-01-15 談天說地的小白

你說我老公是不是有病?」下午茶時間,劉女士跟朋友吐槽。

「我們結婚才一年不到吧,雖然剛過30歲,但是年紀也沒多大吧?可是我們倆那事是真的越來越少,以前每周還有一次呢,現在幾乎要我催著他,逼著他,才會來一次。我以為他在外面有人,或是對我沒感覺,就問他到底怎麼了,結果這傢伙跟我說什麼,一滴精十滴血,男人想要長壽得省著點用,他怕那事太頻繁了會折損壽命,你說他是不是有毛病?」

劉女士噼裡啪啦大倒苦水,表達對丈夫的不滿。那麼「一滴精十滴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滴精十滴血」是否有科學道理?

古人有惜精的思想,認為「一滴精,十滴血」,但現代生殖醫學或男科專家多認為言過其實。精液主要由精子和精漿組成。精子由睪丸產生,在附睪內成熟,通過輸精管道輸出;精漿主要是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等附屬腺體分泌的混合液,還包括少量睪丸液、附睪液等。

因此,精液成分90%都是水,而精子只佔不到1%,其餘不到10%是諸如脂肪、蛋白質顆粒、游離胺基酸、礦物質(鈣、鎂、鉀、鋅)、酶、果糖等營養成分,但這些營養成分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就可以輕鬆獲取。

而血液由55~60%的血漿和40~45%的血細胞組成。血細胞主要是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漿中的90%是水,其餘為蛋白質、鈉、鉀、激素、酶等人體新陳代謝所需要的物質,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

可見,精液成分與血液成分有同有異。雖然從中醫理論上而言,精為氣血所化,較之血更金貴,能充髓養筋、益智助神,但事實上,對人體來說,成年人體內有4000至5000毫升左右的血,而一次射出的精液只有2至5毫升左右,因此精液和血液缺乏可比性。

同樣,從成分來看,精液並不存在任何有美容功效的物質,營養更是無稽之談,牛奶和豆漿要比精液的價值高多了。而且從作用上來講,精液也沒有營養人體的功效,而只有繁衍後代的作用。

性生活太頻繁是否真的會「精盡人亡」?

坊間一直流傳有「精盡人亡」的說法,但這屬於危言聳聽了。

臨床研究證明,連續射精時,只有前1~2次的精液中精子較多,而後減少,甚至沒有,排出的不過是前列腺液、尿道球腺的分泌液罷了。

而且人體有自我調控和保護的機能,一旦人體消耗太過,睪丸的生精能力馬上就會停止,只有等到身體恢復,至少脫離危險,精子才可能重新分泌。更何況精漿的組成物質可由每天所吃的食物中不斷得到補充,只要機體功能正常,營養足夠,就不會缺乏。

因此,就算男性不能節制自己,本身也不太可能發展到「精盡人亡」的情況。

性生活太頻繁的真正危害

當然,縱慾過度不可取,雖不會「精盡人亡」,但的確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影響內分泌

人體生殖器官的發育和性功能依賴於性腺分泌的激素。性腺是內分泌的一種,與整個內分泌系統有著密切的關係,並能相互影響。

長時間強烈的興奮能刺激改變性腺的分泌水平,性激素的分泌異常則會通過神經體液反饋影響到腦垂體、冠狀腺、』腎上腺激素的正常功能,導致人體內分泌紊亂。

·影響免疫力

長期縱慾,反覆的、高度的全身興奮,必然促使能量的高度消耗,器官功能的適應性減少,從而使人體的免疫調節功能受到影響而減弱,免疫系統長期受到影響,突發惡性疾病的概率便會增加。

·影響神經系統

頻繁進行性生活,必然使高級神經系統的功能處於衝動的渙散狀態,從而由興奮轉向紊亂。臨床上經常看到,縱慾過度的人常伴有嚴重的神經衰弱,並伴有心肌功能低落、心跳減慢、血壓下降、血管幅度縮小、有效血循環不足、基礎代謝率下降、基礎體溫降低、眩暈氣短、面色蒼白、腰酸耳鳴等症狀。

因此,適度的性生活對保持健康的身體和精神有重要意義。

成年人健康、科學的性生活頻率

美國性學專家曾提出一個性愛頻率公式,即「性愛頻率=年齡的首位數×9」,以年齡的十位數乘以9,其積的十位數為周期,個位數為性愛次數。如,20~29歲的人,性愛次數為2×9,等於18,也就是10天中可性生活8次;30~39歲的人,即3×9,等於27,也就是20天7次。

不過,以上提到的同房次數只是大致的統計數字,稍高或低於這些數字也並非說明異常,主要還是看身體情況是否受到影響。

如,在房事後的次日,若感到腰酸耳鳴、疲乏無力、腳軟等,說明次數過頻,要適當延長性生活的間隔時間。如果身體好,性慾強,過完性生活後又無任何不適,那麼性生活的頻率超過上述統計數字也屬正常,只要不是長期如此即可。總而言之,只有適合自己身體的性生活次數才是合理的,這需要夫妻雙方長時間的互相探索。

如何擁有和諧、愉快的性生活?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和諧的性愛有利於健康長壽。適度的性生活可避免孤獨、抑鬱、煩躁等不良情緒的產生,有利於增進夫妻間的感情,使心情愉悅舒暢,消除煩惱、憂慮等。下面是幾種增進夫妻性愛和諧的小方法:

當夫妻之間的性生活有點疲憊無味時,偶爾可以有些性幻想,並且與伴侶交流傾訴。

不熬夜、不抽菸、不喝酒,保持規律、健康的生活習慣,是維持體能與避免動脈硬化造成勃起功能障礙的基本原則。

對男性而言,一次性行為的耗氧量、心跳加快、血壓上升的水平,和爬兩三層樓梯差不多。如果你爬兩三層樓梯就臉紅、氣喘,那麼你當然會無法享受性生活。所以平時要多活動,錘鍊體力與健康的性生活息息相關。

從人體生理系統多方面來看,性生活是人正常生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性生活過度對身體的確有一定的危害。了解這一點,並設法避免性放縱的危險後果,對增加性生活的樂趣和保證身體健康有積極意義。

相關焦點

  • 「一滴精十滴血」,真的是扯犢子?!
    這些「道」的發展,只會越來越精確,但不能說以往的知識就完全錯誤,比如:「一滴精十滴血」。這周末,鐵柱(26歲,化名)被質疑了,他從網上學來的知識被媳婦嘲笑,說他是二愣子,老古董,一點都不科學。一直相信中醫理論的鐵柱,雖然內心未曾動搖自己的「道」,但也無法完全反駁媳婦,所以甚是疑惑。
  • 「一滴精十滴血」,男性通過「保精」保養身體正確嗎
    在民間有著這樣的一種說法「一滴精十滴血」,他們認為精液是人體的精華,損失多了就會有腎虛、傷元氣,從而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有些男性朋友對待夫妻生活非常謹慎,以減少夫妻生活的方式來為自己「保精」。這種做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可以讓男性朋友更加健康呢?
  • 一滴精十滴血,男人慾長壽就要「省著用」?真相是這樣的
    但當有了X生活後,又開始擔憂,生怕網絡傳言「一滴精,十滴血!釋放越多,就越虛弱!」發生在自己身上,便又開始控制X生活次數。據統計,男人一生中只能射精6000次,如果不是用來「交公糧」,那更加要省著用了!
  • 一滴精=十滴血?男人「精盡人亡」是怎麼回事?醫生說出實情
    這不,廣州的邵姓夫婦就面對了這個問題,婚後兩人積極備孕,努力了大半年的時間,邵女士的肚子依舊沒有任何反應。本以為是妻子的原因,但去醫院檢查之後才得知是邵先生的問題。經過詢問,邵先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不良習慣,沒有做到備孕期應該做的事情。
  • 「一滴精十滴血」,精液可以美容和治病?精液帶血又是怎麼了?
    我才22歲,不知道為什麼經常遺精,我知道這現象很正常,但聽別人講『一滴精十滴血』,我擔心自己的身體會越來越垮,怎麼辦?」  在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部分男性對自身知識的了解甚少,所以才會對「一滴精十滴血」的說法深信不疑。事實上,這種說法完全屬於無稽之談!  一、一滴精十滴血?太扯了!
  • 一滴精十滴血 精液真的比血液還真貴麼
    流言一:*就是補品?*真的含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嗎?調查結果:眾所周知,*由精子與精漿液組成,精漿液的主要成分為水,約佔90%以上,其它成分有脂肪、蛋白質顆粒、色素顆粒、磷脂小體、胺類、游離胺基酸(含量變化很大,正常人*射出後4-6小時內胺基酸總量在1.25克/100m1)、無機鹽、酶類、糖類。
  • 一滴精=十滴血?真的會精盡人亡嗎?看完心裡終於有底了
    真正阻礙他們「性福」腳步的,其實是這些說法:一滴精=十滴血,精液營養高縱慾傷元氣,精盡而人亡男人一生只能射精6000次,所以得省著點有人因此而變得惜精如命,新婚不久就拒絕交「公糧」,仿佛過一次性生活就能要了他的命似的。
  • 「一滴精十滴血」,一次自我安撫相當於一次小手術?
    出於對未知的恐懼,小成在各大網站尋找答案,經歷了一番搜索後,小成得出結論:「一滴精等於十滴血,而長期手淫,相當於一直在動手術,所以他現在已經過度失血,甚至遺精都沒有了。」從此以後,小成戒掉了手淫的習慣。可是情況並沒有好轉,小成發現自己遺精的頻率,比之前更加頻繁了,便更加惶惶不可終日,十分苦惱。百般無奈下,找到了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的王彬大夫。
  • 一滴精=十滴血?看完心裡有底了
    一滴精=十滴血?真的有人會精盡人亡?喝可樂會殺精?……這些話是不是聽著很熟悉?其實,這些都是坑人的謠言。小編總結了生活中最常見的「精子謠言」,看看你都中招哪個?「精盡人亡」之說流傳已久,最典型的當屬《紅樓夢》中的賈瑞,不過嘛,其實「精盡」可以有,「人亡」不至於,性愛意外猝死與「精盡」無必然關係,多為心腦血管疾病所致。精子是源源不斷、每時每刻都在生產的,只是從一個細胞到一個成熟的精子生長周期較長,約需三個月。
  • 一滴精十滴血,精液到底能不能吃?其實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一滴精十滴血,精液到底能不能吃?其實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有一個說法是一滴精十滴血。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女性若能夠適當的吃一點精液,可以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首先我們都知道男性在夫妻生活之後會進行射精。在這個範圍屬於比較正常。多於或少於這個標準可能會發生不好的情況。而通過對精液成分的剖析。我們可以發現男性精液十分有營養的說法是錯誤的,這得益於人們過於豐富的想像力。所以女性吃精液並不能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二、都說一滴精十滴血,那麼精液到底能不能吃呢?
  • 透視精子荒難題:「一滴精十滴血」觀念成主因
    「一精難求」,癥結何在?  ——透視我國普遍存在的「精子荒」難題  由於遺傳、環境汙染、不良生活習性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不育症患者呈增多趨勢,漸成社會性難題。然而,破解這一難題的「人類精子庫」,卻普遍面臨「一精難求」的尷尬局面。 「精子荒」癥結何在?
  • 一滴精十滴血,精液能吃嗎?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同,女人要了解
    有這樣一個說法是「一滴精十滴血」。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女性若能夠適當地吃一點經驗,可以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首先我們都知道男性在性生活之後會進行射精。而且男性射精的量以及精子質量的好壞將直接關係到男性能力的強弱。那麼男生的精液當中,到底成分是哪些?到底能不能吃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1滴精等於10滴血?男人會精盡人亡?看完就明白了
    很多人還認為男性的一滴等於十滴血,因此不能夠盲目經常射精,否則會對健康造成影響。那麼,男性的一滴精液是否等於十滴血呢?很多人常說男性的一滴相當於十滴血,長時間射精容易導致男性健康受到影響。其實,精液的成分和血液不同。精液的成分主要是各種酶,蛋白質,還有無機鹽以及化學物質。
  • 一滴精十滴血,男人要長壽就得省著用?精液能不能吃?一次弄清楚
    對於一些東西,大多數人都存在著誤區,比如關於男性的「一滴精10滴血」。正是由於這句話,許多男性認為如果自己大量釋放精子的話,就會影響自身壽命,同時也流傳精液能夠大補,能夠美容養顏,那這些事情是真的嗎?一、精液到底是什麼?
  • 一滴精等於十滴血是真的麼?
    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一滴精十滴血」這句話,那麼它是怎麼來的呢?到底有沒有根據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人的氣血生成要靠精氣來化生,氣血旺盛,又可以轉化為精,藏之與腎,所以又有「精血同源」之說。
  • 一滴精液十滴血,精液到底能不能吃?不妨來了解一下答案
    相別很多人也都聽過這樣一句俗話:一滴精十滴血。也正是因為這種說法,讓很多女性覺得釋放的吃精液對皮膚好,有美容養顏的作用。那麼精液到底能不能吃,精液到底有沒有營養成分?下面一起了解一下。一、精液組成要回答精液有沒有營養這一問題,我們首先就要了解一些精液的組成成分。
  • 「拆穿謊言」別說「see through the lie」,這一表達地道!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拆穿謊言, 這個短語的含義不是指「see through the lie」,其正確的含義是:nail a lie 拆穿謊言The那個模特公開表明很多次,來拆穿她的照片是被雜誌數碼修改的謊言。
  • 一滴精十滴血,精液能吃嗎?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同,女人也要了解
    在民間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一滴精10滴血,可見精子的珍貴。很多人覺得精子裡面含有的營養成分是比較高的,如果女性適量服下可以為女性起到美容養顏的作用。那麼,這些說法到底對不對呢?不妨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一滴精十滴血,精液能吃嗎?
  • 1滴精=10滴血?男人真的會精盡人亡嗎?從2個方面告知你答案
    「一滴精=十滴血,精液營養高」 「男人一生只能she精6000次,所以得省著點」 有的男性聽信後,在結婚後沒多久便拒絕交「公糧」。這在妙姐看來,這些說法都太過份了!
  • 真的是一滴奶十滴血?科學解釋來了!
    但是母乳在放久之後會變成紅色,所以就有人認為母乳是由血轉化成的,而且有了「一滴奶十滴血」的說法。那麼,母乳放久了為什麼會變成紅色呢?真的是「一滴奶十滴血」?其實主要是以下這個原因,並非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母乳放久後變成紅色,是因為母乳含有豐富的鐵元素,放置時間久了,會和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然後會形成三氧化二鐵,所以就變成了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