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離海外上市或許又近了一步。
12月28日,貝殼找房的主體公司天津小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小屋」)更新了兩條股權出質信息。
信息顯示,貝殼、鏈家董事長左暉和鏈家聯合創始人單一剛分別將持有的貝殼找房股份出質給金貝(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金貝天津」),左暉出質股權數943.828萬元,單一剛出質股權數為56.172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天津小屋註冊資本1000萬元,左暉和單一剛分別持有94.38%和5.62%股份。按照註冊資本和持股比例,左暉和單一剛質押了持有的貝殼找房全部股份。
而儘管金貝天津看起來是一家歸屬於天津的公司,但通過股權穿透發現,其是貝殼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左暉和單一剛將持有的全部貝殼找房股份質押給了境外(香港)企業,這意味著,貝殼找房正在為海外上市做準備了。
界面新聞曾獨家披露貝殼找房的海外上市計劃,即未來貝殼找房將通過VIE模式(國內稱「協議控制」)在海外上市。
VIE模式,即國內境外註冊的上市實體與境內的業務運營實體相分離,境外的上市主體通過協議的方式來控制境內的業務實體,業務實體就是上市實體的可變利益實體。
通常,通過VIE模式海外上市需要通過的步驟為,國內股東先行設立離岸公司;該離岸公司再與風投共同設立上市主體公司;上市主體公司再設立香港殼公司,並100%持有其股權;香港殼公司再設立一個或多個境內全資子公司;最後境內子公司(WFOE公司)與內資運營實體籤訂一系列協議達到享有權益的目的。
在VIE模式中,境內內資運營實體與WFOE公司籤訂股權質押協議、將股權質押給WFOE公司,是境外上市主體實現對境內運營實體控制的必由之路。
根據貝殼找房現有的公司架構分析,貝殼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子公司金貝天津很可能是貝殼找房設立的WFOE公司。
一個可供參考的的案例是,今年12月18日,美團創始人兼CEO王興等美團高管均將各自持有的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的出資額全數質押。面對質疑,美團高管對外回應稱,股權質押是VIE架構的標準流程之一。
今年4月份成立以後,貝殼找房奔忙於全國範圍內跑馬圈地,最新數據顯示,貝殼找房已進駐全國95個城市,入駐超100個新經紀品牌,連接近1.8萬家門店、17萬經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