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沒有重量,它是你隨時可以獲取又隨時可以攜帶的寶庫!
今天的話題比較沉重,小考昨天看了很早之前的一期極限挑戰,感觸頗深。
原生家庭的差距
為了激勵即將高考的學生,節目組『6問原生家庭』:
前2個問題,是父母的視野和格局;接下來三個問題,則與家庭經濟條件有關;之後一個問題則說的是家庭氛圍,有愛的家庭,哪怕沒有很多錢,也能讓孩子收穫很多溫暖和成長。
節目組用一種既殘酷又溫柔的方式,告訴了我們:「原來,有時候我們還什麼都沒做,與其他人的差距就如此之大了」。我們沒法回爐重造,只有通過後天的努力和這個「不公」的世界抗爭。
研友之間的差距
小考看完這期節目後,同樣為大家準備了6個問題——『6問考研』,對考研來說,你的起跑線和別人差距有多大?
前3個問題,和『原生家庭』類似,只要踏進了大學校園,我們就無法改變,『本科學校』會刻在我們骨子裡,伴隨我們一生。後3個問題,則全憑我們在大學期間的個人努力。
先苦後甜
很多時候我們會羨慕名校的學生,可以保研;考研在複試也會有好印象;淪落到調劑也有機會調劑到名校;哪怕直接找工作也有優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為什麼自己就這麼難呢:保研想都不用想;考研初試需要考更高的分數才有明顯優勢;一志願被刷基本就涼涼,調劑如果想要好學校,只能考慮B區;找工作更是被虐成渣,分分鐘覺得自己一文不值……
就像原生家庭一樣,不用覺得不公。帶著金湯匙出生的人,那是人家幾代人努力的結果。考研帶著各種「外掛」入場的人,那是人家高考的努力,外加在名校三年的沉澱積累下來的資本,你想一場考試就完全抹平?!
本科學校,以及我們在本科期間的成長,對考研的影響較大,那本科雙非,大學裡面表現平平的人,就不能考研只能認命?當然不是!
隨著年齡的增加
鹹魚翻身的機會窗口可能會變小
但不要因為你覺得他「不公平」「沒機會」
就直接選擇忽視
『6問考研』帶來的差距,在某些人看來可能是永遠不敢企及的致命傷,但在另一些人眼裡就是另一個通過努力彌補差距的良機!
小時候,我們可能會埋怨父母沒有給予我們很好的家庭環境,沒有給予我們一條好的人生起跑線。但是現在,我們必須明白,父母已經「燃燒」了所有,盡力把我們送到了更好的起點。剩下的,只有靠我們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