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剛入圈的小白,一開始會被區塊鏈技術中諸多的縮寫和簡稱給整懵。仿佛夢回高中,再次感受那種被英語單詞支配的恐懼。
沒辦法,區塊鏈技術是一個全球性的話題,英語專業術語不可避免。
今天庫爾班以幼兒園式的解讀來侃一侃咱們的四種共識機制:PoW、PoS、DPoS、POC。
而且,除了POW,POS,DPOS等傳統的主流外,POC的共識機制也逐漸被市場採用,成為新的挖礦潮流,簡稱容量證明共識!
POC容量證明機制:簡單點來說就是利用計算機硬碟中的閒置空間進行存儲來進行挖礦獲取收益,早期的玩客雲,最近幾年炒作比較火熱的IPFS都是採用的POC機制,硬碟空間越大,存儲的內容越多能獲得的獎勵也就越多。代表幣種:BTT、BHD、IPFS。POC的優點就是挖礦門檻較低,去中心化程度也較高,能源消耗較小。POC的缺點首先就是濫竽充數的很多,另外一點就是未來發展的局限性可能較大,可能會有政策性風險。區塊鏈系統中還有其它共識機制比如聯盟鏈常用的PBFT,新經幣(NEM)用的POI等。這些共識機制是為了解決現有共識機制的一些缺點而被提出的。但目前使用的系統不如POW,POS和DPOS多。
共識機制是在區塊鏈系統中,為保證每一筆交易的一致性而預先設置的一種類似約法三章的條文,從而促使全部參與者達成共識。區塊鏈能在眾多節點達到一種較為平衡的狀態也是因為共識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