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市疫情的進一步穩定,
4月20日,我市初三、高三年級學生率先復學複課,
復學複課在即,
在校如何安全就餐成為
廣大家長朋友們關心的首要問題,
學校學生這麼多,
如何保障食品安全與營養,有效規避風險?
請收好下面這份小貼士!
01
注重個人衛生,加強個人防護
1.個人衛生要注重
l勤洗澡、勤修指甲、勤換洗衣物,保持衣物乾淨整潔;
l儘量減少在公共場所和公用物品與身體的接觸,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
l餐前、便後、接觸垃圾、外出歸來、使用體育器材、學校電腦等公用物品後,應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按「七步洗手法」徹底洗淨雙手或使用消毒溼巾、免洗消毒洗手液揉搓雙手。
2.個人防護要做好
l按照國家標準選擇適宜口罩並關注學生呼吸情況,避免引起窒息;
l口罩需完全罩住口鼻,不可露出鼻腔且大小合適、緊貼面部皮膚;
l口罩外表面是汙染面,在戴口罩期間和取口罩時手不能觸摸口罩外表面以免汙染;
l定期更換口罩,切勿與他人交換佩戴口罩。
3.行為舉止要文明
l避免近距離接觸交流,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
l打噴嚏或咳嗽時,儘量低頭或轉頭避開身邊的人並用紙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l口罩要在取餐後用餐前摘下放在乾淨的地方,用餐後立即佩戴好。
02
保障食品安全,防止病從口入
1. 加強學校食堂就餐管理,確保就餐安全
l保持食堂清潔衛生,做好餐具清洗及消毒;
l餐前要對餐(飲)具清潔消毒,餐(飲)具必須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有條件的學校可使用一次性餐具;
l錯時、錯峰、分散就餐。就餐保持安全距離,避免扎堆就餐,不面對面就餐,減少學生交談;
2.嚴選食材原料,確保用水安全
l嚴把食品原料關,不得製售冷葷類食品、生食類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製作四季豆、鮮黃花菜、野生蘑菇、發芽土豆等高風險食品;
l確保生活用水和飲用水安全,嚴防水源汙染。
3.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規範,確保燒熟煮透
l生熟食品容器分開使用、冰箱內存放及加工過程均需分開,冷食和生食最好由專人製作,防止交叉汙染;
l食物應燒熟煮透,特別是對肉禽蛋和水產品類等微生物汙染風險較高的食品。熟食製品加工時,食品中心溫度應達到70℃。
4.落實集體配送餐安全管理規範,保證配送餐食品安全
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要確保配送容器、箱、車清潔、安全並每日進行消毒,對盛放食品的容器、箱進行有效密封,落實食品分裝、餐食保溫和配送時間要求,避免送餐人員和師生直接接觸,確保配送過程安全。
5.禁止或減少訂購外賣配送餐,避免風險帶入
學生在校期間,禁止或儘量不採取外賣訂餐,如採用外賣訂餐,餐飲外賣食物採用密封盛放防止配送過程汙染,避免與送餐人員直接接觸。
6.加強校園食品安全教育,提升健康意識
積極開展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活動,引導學生選擇健康的零食種類,杜絕街頭攤點、外賣等高風險食品,倡導健康的飲食行為方式。
03
科學平衡膳食,保障身體健康
1.合理膳食、搭配營養
日常飲食食物種類要多樣,穀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適量吃魚、禽、蛋、瘦肉;清淡飲食,少吃高鹽、高糖、油炸食品;少吃夜宵,合理選擇零食。
2.三餐規律、健康飲食
三餐定時定量,兩餐間隔4~6小時;吃好早餐,保證營養;天天喝奶,每天攝入奶或奶製品300克以上,可選鮮奶、酸奶或奶酪;合理選擇快餐。
3.足量飲水、促進代謝
學齡兒童應足量喝清潔的飲用水,首選白開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更不能用飲料替代水。
4.適量運動、增強體質
減少視屏、久坐時間;創造運動環境,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促進生長發育。
5.科學進食、適宜體重
不偏食挑食、不過度節食、不暴飲暴食;正確認識體型,保證適宜體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