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汪暢 實習生 彭衝)一個人、一張嘴、一套麥,57歲的成都人陳慶其,靠著在寬窄巷子吹口哨火了。
陳慶其不懂樂理、不識譜、不認字,但是愛唱、愛老歌也愛成都。從五六歲開始,陳慶其已經吹了五十多年的口哨,他吹過《我和我的祖國》、吹過《敖包相會》,吹過不少經典。
而吹口哨的陳慶其,本身也成為寬窄巷子一景。
寬窄巷子「一景」
下象棋、唱歌、吹口哨,這是陳慶其的三個愛好。也正為此,他自稱為「棋歌口哨」。
吹口哨並不容易。舌頭的位置、嘴唇的溼潤度、氣息的控制,都會影響最終的效果。
雖然沒系統學過音樂,但靠著看視頻模仿,陳慶其逐漸學會掌握音準。
雖然不識字、也看不懂歌詞,但一樣能吹出旋律、表達情感。
去年國慶前夕,因為一段一邊騎自行車、一邊吹《我和我的祖國》,陳慶其在網上紅了一把,被稱為「口哨大爺」。
陳慶其覺得自己被叫老了,「我才57歲,叫我大爺老了點。」他矮矮胖胖,留著光頭,常穿一件白色短袖,猛一看,確實很像胡同裡常見的那種大爺。
陳慶其在成都街頭路演。
平時沒事的時候,陳慶其喜歡反覆聽自己吹的曲子,找找毛病。他把自己的作品發到網上,至今已經有400多個,如果感覺作品「不完美」,陳慶其就會刪掉,重新錄、重新發,直到滿意為止。
他在寬窄巷子,面向著洶湧的遊客吹口哨,一首又一首老歌,從兩片嘴唇間傾瀉而出。陳慶其成了景區裡的一景,很多遊客會跟他合影留念。
常有路人認出他。「這不是 『口哨大爺』嗎?」連天府廣場的警察都叫起「網紅大爺」來。
「我也沒想過紅不紅,只要老百姓喜歡我的口哨,我就高興。」陳慶其這樣說。
退休後想看看世界
生活中的陳慶其是一名押運車司機,喜歡聽京劇、聽老歌,「朋友們都說我樂感很強。」
從五六歲開始,陳慶其已經吹了50多年的口哨。起初,他很難將一首歌完整吹下來。十四五歲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突然能吹高音,於是從那時起,一直吹到現在。
知名度的提高,也讓陳慶其變得更自信。剛開始出門演出,他臉皮薄,怕路人笑話。名氣大了之後,他自嘲「臉皮越來越厚,膽子越來越大」。
下班後,陳慶其常騎著車、吹著口哨回家,往往會故意繞一段路,「我的願望就是讓更多的人聽到我的口哨。只要有人聽,我心裡就特別開心。」
還有三年,陳慶其就要退休了。還沒有出過四川的他,想要坐飛機、坐輪船,看大海、看大山。「五湖四海、天南海北吹口哨,讓更多人聽到我的口哨、喜歡我的口哨。」
編輯 王煜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