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特殊姓氏,起任何名字都在罵人,至今這個姓氏已有12萬人
文/真真說史
姓氏在我國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古代封建社會我國實行宗法制,姓氏是所謂認證血緣關係的標準。因此我們炎黃子孫自古就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說法。那麼家族姓氏的起源是什麼呢?這些姓氏的作用很有用,是分辨血脈的符號,比如是分辨不同氏族的親緣,防止同一氏族後代通婚罷。
我國的姓氏極為繁多,據不完全統計,從古至今,出現過姓氏就有七千多個(還有一說是一萬多個),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有很多姓氏漸漸湮滅於歷史長河之中。我國古代最有名的的一本啟蒙讀物《百家姓》,這本書成立於北宋年間,僅僅收錄了五百多個姓氏。在那個時代,尊卑地位受到重視,因此裡面的姓氏並不是按照人口多少排列。現在比較常見的姓氏聽起來都很普通,但是當時的姓氏有一些在現在看來就比較奇怪了。比如死啊禽啊什麼的。
一般而言,奇怪的姓氏隨著時間發展都漸漸改為比較普通的了,但是還有一些雖然使用的人少,也仍然保留下來,比如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姓,至今仍然有十二萬以上的人還在使用。這個姓比較奇葩的在於,念起來總有一種在罵人的感覺。這個姓就是「操」。
當然這個姓的起源是相當正經的,現在大致有兩種說法比較讓人接受,其一是這個姓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由「蕭」姓演變而來,起因是蕭姓先祖為了隱居,把自己的姓改為「操」。其二是這個姓起源於更早的三國時期,先祖則是大名鼎鼎的曹操。在三國末期,司馬懿的兒子司馬炎更是廢了皇帝建立晉王朝。之後,司馬炎對曹氏後人進行了大清洗,追殺這些曹姓之人。為了保證自己不被滅族,曹氏一族躲避追殺,遠離京城去了偏僻之地隱居,同時將姓改為操。畢竟這兩個字同音,也不算是過於辱沒祖先。
由於這個原因,姓操的人的祖訓就是不可以和曹姓人通婚,否則就會得到嚴懲。等到晉朝滅亡後,一部分操姓人選擇了改回原來的曹姓,另一部分則沒有改回。有一個小故事就是有一對夫妻,男方姓操,等兩個人生下孩子後女方因為這個姓太難起名也太難聽堅持讓孩子跟她姓。本來也是挺簡單的一件事結果兩個人鬧得差點離婚。
現在,姓操的人大多分布在安徽浙江廣西等地,這些人集中分布在安徽蕪湖和安慶兩個地方。而這個姓的十二萬人口相比於其他的稀有姓氏也不算很少了。你們遇到過姓操的人嗎?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