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裡條件不好,也沒上過幾年學,不懂法,想找個賺錢的門路,沒想到觸犯了法律。」2020年1月6日,在河北邢臺縣人民法院向被告人宣判時,被告人留下了悔恨的淚水。1月7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邢臺縣人民法院獲悉,一對夫妻通過非法購買劣質散裝雪茄及包裝盒進行包裝、貼標製作假煙,並在網上銷售,沒有營業執照和相關許可證,因非法經營罪,夫妻倆分別獲刑4年和3年,並被處相應的罰金。
曉雷和玫玫(均系化名)本是一對夫妻,結婚前倆人家庭條件都比較拮据,婚後,夫妻倆決心要通過自己的奮鬥把日子過紅火。然而奔波多年,苦於沒有文化,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倆人看菸草行業來錢快,也不需要文化知識,就打起了賣假煙的主意。
2018年,夫妻倆通過非法渠道購進了一批劣質散裝雪茄以及雪茄包裝盒、標籤等,將散裝雪茄裝進包裝盒,貼上標籤,製成可以對外銷售的假煙。現在假煙製作好了,如何售賣的問題又擺在二人眼前。租店面進行銷售吧,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售賣香菸還需要正規的菸草專賣零售許可證。
經過一番琢磨,夫妻倆決定通過網絡銷售的方式來售賣假煙,既可以省掉辦證的麻煩,又可以提高對自己的保護。因為隔著網絡,即使售賣假煙被發現,消費者也很難找到自己,只能自認倒黴。主意商定後,夫妻二人便開始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銷售自己製作的假煙,通過微信紅包、支付寶轉帳等方式接收交易轉帳,並通過快遞物流將假煙寄送到消費者手中。
隨著微信好友越來越多,夫妻倆的「生意」越做越大,當他們幹的正熱火朝天時,公安機關已開始對其的犯罪線索進行調查。2019年4月底,公安機關在掌握了大量販賣假煙的證據後,進行收網。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曉雷、玫玫等人違反國家管理規定,在未取得菸草專賣許可證的情況下,銷售假煙,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經營罪。公訴機關指控的銷售假煙數額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罪名成立。鑑於二被告人當庭認罪、悔罪,無前科,可酌情從輕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相關規定,對被告人曉雷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七萬元;對被告人玫玫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三萬元。
庭審中,玫玫在悔過書中寫到:「從前的無知,對法律的淡薄,導致我一步一步走錯了路,最終觸碰了法律的底線。我和老公同時被抓,又都是獨生子女,想想家裡年僅兩歲的兒子,和剛做完開顱手術的母親,我無比懊悔」。曉雷也表示會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回歸社會,回歸家庭,踏踏實實地找份工作,教育子女,贍養老人,決不再走上違法犯罪的老路。
法官表示,菸草是國家專賣行業,個人必須取得菸草零售許可證方可進行菸草零售。同時,法官提醒廣大消費者,買煙時請到正規的店家購買,莫貪小便宜買了假煙。如遇不常見的異常包裝、無商標的白包煙以及不明新品種,請謹慎購買。一旦發現假冒偽劣菸草,請撥打報警電話或向菸草執法部門投訴中心舉報投訴。
通訊員 田婧怡 趙增強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戴幼卿
編輯/倪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