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博弈:大家都是人,為什麼他敢欺負你?

2021-02-07 遇合情感攻略

小時候,我是一個軟萌的乖乖女,因為大人都希望我聽話,好好學習,所以我一直都是好學生,性子比較安靜,可以說是有點懦弱。

遇到矛盾,哪怕犧牲自己的利益,我也適合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我害怕和別人衝突。大家對我的評價是:文靜內向,乖學生,隨和,好人卡……

後來我接觸了心理學,第一節精神分析課就顛覆了我以往的認知。

老師說:人的生命力包含2個,一是性驅力,另一個是攻擊力。

當時我就驚呆了!原來,人活著的本質就是攻擊和繁衍。人要有外向的攻擊力才能活得自在。

隨著學習的深入,我才發現,我不是沒有攻擊力。我只是向內攻擊自己,這種向內的自我攻擊,導致我有輕微抑鬱傾向。

當我明白這點之後,我開始學著向外發洩我的攻擊力,從自我攻擊,改成攻擊他人。

我開始去爭去吵,去維護自己的利益。誰讓我不開心了我就讓誰不開心。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我不再輕易為了別人妥協自己,不再要求自己做五好少年。

當我不給自己設置各種條條框框時,我活得痛痛快快,就這麼過了幾個月,我的抑鬱傾向早跑到了九霄之外。

後來,我開始做諮詢工作,發現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有些人氣場就是比較弱,給人「懦弱卑微好欺負」的感覺。

那大家都是人,為什麼有人敢欺負你呢?

比如,你和老公原本家庭地位平等,為什麼過著過著,你就不由自主變低微了呢?

根本原因非常簡單,就兩個:

第一,他之所以敢怠慢你、敢欺負你,是因為你做人沒有原則;

第二,即使你有原則,但你沒膽量、沒能力去維護你的原則。

一個人敢在你面前肆無忌憚,是因為他已經把你摸透了,他覺得你是個慫包,又沒有底線,他咬定你不敢反抗。

我們來說個簡單的例子:

你不準老公夜不歸宿,但有天他來試探你的底線了。他和朋友聚會,喝多了,凌晨兩三點才回來。

你會怎麼辦?你能怎麼辦?你大概率會看在孩子老人的面上,不和他吵,或者生一天悶氣,然後自我消化。

漸漸地,他就不是凌晨兩三點回來了,他直接夜不歸宿了。因為他知道你會忍耐。

他在試探你的過程中,不斷壓低你的底線,一直到出軌那天。因為他非常明白:哪怕是出軌了,你也拿他沒辦法。

你的老公,敢做出讓你不舒服的行為,你的同事朋友敢說出讓你聽了不舒服的話,這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在你和他們接觸的過程中,長時間心理博弈的一個結果。

結果,你輸掉了。你處於關係中的低位,而對方處於關係中的高位。

最扎心的是,這個對你很差勁、很強勢的人,對別人卻很溫柔,甚至帶有卑微的討好。

你的男人,對你是渣男,對別人是暖男。他只是對你渣而已。

知道了嗎?別人對待你的態度,是你一步步默許的。

你們第一次見面開始,就已經為今天的結果埋下了伏筆。

兩個人在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或者戀愛剛開始時,彼此都是特別客氣的,根本不會想著怠慢對方。因為此時的他,對你的實力、性格、脾氣、喜好等等都不了解,所以他不會對你無禮。

可是,在之後的每一次接觸,對方不斷試探你的底線,瓦解你的框架。

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你讓對方察覺到你是一個比較軟弱的人,那麼接下來他就會變本加厲,打破你的原則,讓你聽從他。

一旦你跟他形成了比較固定的「你弱他強」的關係地位,那就完了。你想逆轉局面,就相當困難了。

比如,校園霸凌。

也許某個同學就是看你走路駝著腰,沒自信,就嘗試開你玩笑,故意踢你凳子,揪你頭髮……你若不敢表達自己的不滿,任由同學欺負,那你就會成為這個班級裡的弱勢分子。

看到你被欺負都不反抗,其他同學也會認為你是個好欺負的人。

慢慢的,當你的利益受損時,他們視而不見,甚至會主動損害你的利益。

這一點,適用於職場關係,同樣適用於家庭關係。

我有個朋友,老公第一次打她,是因為她說了幾句婆婆的不是,扇了一耳光。

這個朋友委屈地哭了,然後向娘家告狀。老公哄了幾天,給她買了一部最新款的蘋果手機,她很開心,原諒了老公。

沒過2個月,老公又一次打她了,這次是兩耳光+拳頭,外加摔爛了一張椅子,碗筷若干。

她又哭了,跑回了娘家,結果男人當著外面人的面,跪在門口痛哭流涕,她覺得丟臉,又原諒了。

中間,她來問我該怎麼辦?

我說你報警,她說報警不行,左鄰右舍會知道的,而且萬一留下記錄了對孩子以後考公務員不好;

我說你裝監控,她說不行,這麼隱私,老公也不會同意的,我在監控下過得不自在;

我說你打回去,她說不行,我打不贏的;

我說你等他睡著了打、喝醉了打、找娘家兄弟幫忙收拾,她說不行,他醒了會加倍打回來的;

我說你離婚,她還是說不行,她不能離婚……

我只能說,他打你的時候,可沒想過對孩子不好,也沒經過你的同意,更不怕你打回去,也不怕你離婚,他都不怕,你怕那麼多幹嘛呢?

同學無緣無故打你,老公家暴你,同事擠兌你,你就還回去嘛。哪怕輸了,也沒關係。至少讓對方知道:他欺負你的時候,他也會疼。

所以,無論你跟多要好的朋友在一塊兒,即便他用相對溫和的方式開你玩笑,但只要你覺得不舒服了,你都必須用同樣的力度反擊回去。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攻擊性,讓他明白你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你是一個帶刺兒的人。

通過這樣的攻擊讓對方明白:以後再跟你說說話要注意分寸,做事要考慮到你的感受。

人與人之間,不是說你對他好,你一味地寬容、忍讓,就可以在他心裡有一席之地。

長久健康的關係,不會因為你的臣服而完美。

心理博弈無處不在,我們身處的環境和關係裡,處處都存在博弈。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對抗和較量,如果你只會做溫順服從的羊羔,那必定會成為狼群口中的美餐。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博弈術:大家都是人,為什麼他敢來欺負你?
    後來,我開始做諮詢工作,發現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有些人氣場就是比較弱,給人「懦弱卑微好欺負」的感覺。那大家都是人,為什麼有人敢欺負你呢?比如,你和老公原本家庭地位平等,為什麼過著過著,你就不由自主變低微了呢?
  • 強者的秘密:巧用心理博弈術,讓對方不敢欺負你、敬你三分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生活中職場中自己總是會受人欺負? 原因有兩個:1.你沒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2.你有底線和原則卻膽子小到不敢維護自己。
  • 憑什麼老實人總是受人欺負?不改掉這3個毛病,誰都敢欺負你!
    不清楚大家是否注意到,如今「老實人」一詞,已經成為貶義詞了。在很多人的眼中,老實人就意味著好欺負。不管你是否承認,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尤其是在職場中,領導壓榨老實人,同事欺負老實人,這種情況屢見不鮮。憑什麼老實人總是受人欺負?不改掉以下3個毛病,誰都敢欺負你!
  • 三分靠運氣,七分靠博弈——心理博弈桌遊推薦
    1.海盜分金與《夢想啟航》(3-5人)經濟學上有個著名的「海盜分金」模型:5個海盜搶得100枚金幣,他們按抽籤的順序依次提方案——首先由1號提出分配方案,然後5人表決,超過半數同意方案才被通過,否則他將被扔入大海餵鯊魚。
  • 總被欺負怎麼辦?教你一個絕招,從此再也沒人敢欺負你
    ,從此再也沒有人欺負他了。爸爸跟他說,任何時候別人搶你東西的話,你必須要狠狠地搶回來。這五支鉛筆既然要回來了,明天拿到學校,三隻留給自己,另外兩隻送給班長。這個時候兒子就很懵了,問爸爸,你為什麼逼我把這五支鉛筆搶回來,現在又叫我送兩隻給班長呢?爸爸說,你記住,因為這是班長第一次欺負你,如果你沒有站起來反抗的話,等他欺負習慣了你,你再來反抗,他就不願意了,他會堅持把你打到為止。
  • 心理分析:為什麼越通情達理的人,越容易被欺負?
    長期以這種邏輯待人接物,就會形成一種心理錯覺:別人的所作所為都是可以原諒的,唯獨悶氣只能一個人受。漸漸地,個體自尊心會下降,對自己更加不自信,就好像自己被欺負是應該似的。為什麼會形成通情達理人格?1、通情達理是一種修為很顯然,通情達理的人沒有錯,這是一種個人修為。
  • 孩子被人猛踹不敢反抗,我們的孩子被欺負時為什麼這麼乖?
    01聽話的好孩子,接受了怎樣的教育這樣的一個視頻,大家應該還記得:南京地鐵3號線,一個中年男子上車為老人讓座後,質問座位上的未成年為什麼不給自己讓座,一邊叫囂「我比你大」,一邊用腳猛踹孩子的胸口為什麼被欺負時,就像一隻小綿羊一樣任人欺侮?那些被欺負的孩子,接受了怎樣的教育?
  • ...心理專家 心理健康 被愛 受欺負者 心理諮詢師 心理問題 心理...
    為對抗焦慮,他們欺負比自己弱小或職位低的人,使自己獲得安全感、自信心和掌控以前的感覺,最重要的是可以消除內心的焦慮和不安。此行為若超過一個月,就需要尋求專業心理輔導。有好幾次,她找不到我交給她的文件或傳真,就硬說我沒有給她;還有一次,她給每個下屬都發了E-Mail安排任務,包括我要幹的活,可是她的發送名單上漏了我的郵箱,結果我自然沒有完成。開會時,她對我大喊大叫:「我讓你做的事,你為什麼不做?」我大吃一驚,讓收到E-Mail的同事列印一份出來,果然是Kate自己打的抄送者名單中沒有我。
  • 有大智慧的人都在用的「心理博弈術」,再不懂的話你只能落後於人
    心理博弈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要面對和經歷的一些心理過程,就是這些心理過程,就是這些心理博弈,它往往在很多時候決定著你做決策時的正確與否,它往往很多時候決定著你在做事情時的成與敗,甚至有時會決定著你的命運和人生。
  • 太過老實經常被人欺負?老實人牢記3句話,沒人再敢欺負你
    無論職場或者生活中,有時候就因為老實人脾氣好,沒有花花腸子,經常被人欺負,活幹得最多,功勞卻被別人搶了;被同事要求幫這忙,幫那忙,結果自己工作沒做好,被領導批;明明不是自己的過錯,卻被人甩鍋,想想很是鬱悶。老實人沒有錯,牢記這3句話,讓人不再敢欺負你。一、明辨是非,小事寬容,原則問題堅決不退讓生活中老實人寬厚,容忍,不喜歡與人計較,這是美德。
  • 「看到孩子膽小懦弱被人欺負,我恨自己生了他」
    每個做父母的最心痛的,最不願看到的,便是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被欺負,卻膽小懦弱到任由別人去欺負,不敢還手,甚至連跑都不敢跑。記得《婆婆和媽媽》裡,秦昊因為聽到自己的女兒在學校被欺負,便心疼到落淚,甚至想要坐飛機回去找對方家長。只想說,孩子,永遠是父母的軟肋。
  • 爸爸教兒子一個駕馭人的絕招,從此再也沒人敢欺負你
    爸爸跟他說,任何時候別人搶你東西的話,你必須要狠狠地搶回來。這五支鉛筆既然要回來了,明天拿到學校,三隻留給自己,另外兩隻送給班長。這個時候兒子就很懵了,問爸爸,你為什麼逼我把這五支鉛筆搶回來,現在又叫我送兩隻給班長呢?
  • 老實人為什麼總被「欺負」?如果你不了解人性,你就會受制於人性
    有人問:自己太善良總是被人欺負,又不敢拒絕別人,該怎麼辦?首先,當自己被欺負,和自己太善良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不會有人因為自己太善良了,所以就被欺負。之所以你會被欺負,只是因為你看上去很好欺負。老實人們大多是內心不夠強大的人格,這種自卑心理導致他們總是在人際關係上處於一種畏畏縮縮的狀態。2. 童年時期家庭教育的因素:在早年經歷中向父母傾訴被其他夥伴欺負,父母卻用一種類似指責的語氣反問孩子:「他為什麼不打別人,偏偏欺負你?」似乎孩童時期的自己被別人欺負是自己的錯。
  • 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 羞恥感:最具殺傷力的情緒
    但實際情況是因為後座男生扯我的辮子,我才被迫轉身反抗的,老師卻說:「他怎麼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被罰的40分鐘感覺經歷了一個世紀,那種恥辱感至今難忘。心理學家發現,「當眾被誤解和打擊」個人帶來的不僅是委屈,還有羞恥感。而羞恥感會慢慢內化為一種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影響成年後的人格和人際關係。
  • 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羞恥感:最具殺傷力的情緒
    但實際情況是因為後座男生扯我的辮子,我才被迫轉身反抗的,老師卻說:「他怎麼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被罰的40分鐘感覺經歷了一個世紀,那種恥辱感至今難忘。  心理學家發現,「當眾被誤解和打擊」個人帶來的不僅是委屈,還有羞恥感。而羞恥感會慢慢內化為一種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影響成年後的人格和人際關係。
  • 職場打拼,不想被人欺負,請你改掉這3種不敢
    作為新人剛剛邁入職場很可能會被別人欺負,有人說不想被人欺負,性格就要強硬,其實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難,職場打拼不想被人欺負,就要改掉這三種「不敢」。【1】不敢提出要求剛剛進入公司很可能會被其他老員工欺負,明明大家都在休息,卻偏偏讓你工作,稍微做錯一點事還會受到批評,這樣的事情司空見慣,但是遇到這種事情你不需要和別人吵架,只要把自己的要求提出來即可,敢於提出合理的要求,公司也會為你出面,別人以後也會有所收斂。
  • 20歲男孩從小被欺負孤單懦弱並有社交恐懼心理(南昌格天心理)
    今天江西南昌格天心理諮詢中心的老師為大家分享這方面的一個真實案例。 據小亮描述,從小到大就沒開心過,父母發火的時候,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會理會他的感受。一天到晚就知道錢錢錢的,從來沒有真正的關心他。小學時期,每天除了上學,就是在家幹很重的農活,做不好還經常挨打。性格軟弱的他小學4-6年級在學校經常被2個人欺負,叫他做什麼就得做什麼,不做就得挨打。
  • 為什麼善良的人總是被欺負?
    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我知道我的善良好像一直被別人當作懦弱,認為我是好欺負的人,從小生活環境就是被看不起,不被人認可,小時候的我雖然不懂事,但是也看的懂大人們的眼神裡的嫌棄,我知道他們看不起我們家,小時候不論發生什麼事,好像我們都是可以不被認真的對待,比如小時候我的玩伴只有自己,因為別的小孩,他們的父母都讓他們別和我們家走太近,在他們一起玩的時候,我總是被孤立,大人們都以為我不懂
  • 工作中被同事欺負,學會用這四點回應,沒有人敢再欺負你
    相信每個人的初高中班級裡都有這樣一個心地善良、性格溫和的同學,因為好說話,就會被欺負,今天這個同學找她接一下鉛筆,那個同學找她要一塊橡皮,明天讓她出去給你買零食,後天就會有人要她幫自己做值日。這種欺負不同於拳打腳踢,是一種更為惡劣的隱性暴力,因為被欺負後還沒法告狀。
  • 為什麼我總是被人欺負
    生活中,誰都難免遇上一兩件不平事,碰上幾個壞人。但是,如果有誰總是黴運不斷,天天悽悽慘慘,大家也別急著替他打抱不平。不是有句老話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不如勸他好好反思一下:為什麼受人欺負的總是你?到底誰該為你的悲慘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