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在中華大地上,大到國家、省區,小到村落,其命名都很考究,無不映襯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在現今的中國,就有這麼三個縣市,其名字中帶有一個「國」字,被網友視為最霸氣的縣市名,按照由南到北的方位排序如下,一起來看看吧。
一、江西省興國縣
興國縣地處江西省中南部華東片區,隸屬贛州市管轄,位於贛州市北偏東方向,東倚寧都縣,東南鄰于都縣,南連贛縣區,西鄰萬安縣,西北接泰和,北毗吉安市青原區、永豐縣,東西最寬處達84千米,南北最長處達71.5千米,縣域總面積3215平方千米,下轄7個鎮、18個鄉,總人口約84萬人。
興國在贛州的地理位置
興國縣於三國始建縣,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美譽,是中國有名的將軍縣、蘇區模範縣、紅軍縣、烈士縣,有以瀲江書院、興國將軍館、興國革命紀念館等為代表的紅色景點。
二、安徽省寧國市
寧國市別名寧陽、寧川、寧城,地處安徽省東南部,皖南山區東北側,長三角西部,皖浙兩省交界處,是宣城市代管縣級市,屬於Ⅱ型特小城市。
寧國風光
寧國市位於蘇杭和黃山的中間地帶,東北、東、東南、南四面分別與廣德縣、安吉縣、臨安市,北、西北、西、西南四面分別與宣州區、涇縣、旌德縣、績溪縣的兩個省七個縣市相連,距滬、寧、杭三個城市170至300千米,是皖南山區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道。
寧國市下轄6個街道辦事處、8個鎮、5個鄉(含雲梯畲族民族鄉 ),全市總面積為2487平方千米,總人口約38.38萬,地區年生產總值約250億元左右,人均GDP約7.5萬元人民幣,接近富裕國家水平。
寧國市的土特名產有山核桃、元竹、青梅、銀杏面,享有「中國山核桃之鄉」和「中國元竹之鄉」稱號,境內水資源豐富,西津、東津、中津三條河流穿城而過,富春江、青弋江、水陽江均發源於此,風景名勝有山門、千秋關、青龍灣,原始森林板橋自然保護區、白鷺棲息紛飛的皖南溼地、天然紅豆杉群落等。
寧國在宣城的地理位置
三、河北省安國市
安國市別名祁州,地處華北平原腹地、河北省中部、保定市南部,是由保定市代管的縣級市,屬於Ⅱ型特小城市。安國素以「藥都」和「天下第一藥市」享譽海內外,享有「草到安國方成藥,藥經祁州始生香」的美譽,是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和中藥文化發祥地之一(次於安徽省亳州市)。
安國在保定的地理位置
安國下轄1個街道、6個鎮、4個鄉,全市總面積486平方千米,常住總人口37.6萬人,市域東北與博野縣為鄰,西與定州相連,西北與望都縣、清苑區交界,西南與深澤縣相連,東南與安平縣接壤,距北京、天津、石家莊三個城市110至240千米,地處華北平原腹地,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帶,處於環京津和環渤海經濟圈中。
安國地處河北省的黃金分割線上,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西距京深高速公路、京廣公路、京廣鐵路30千米,地區生產總值約120億元,人均GDP約4萬餘元人民幣,屬於中等偏上的發達水平。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藥王廟和安國中藥文化博物館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