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開發流程
1.1土地一級開發的概念
土地一級開發指由政府或其授權委託的企業,對一定區域範圍內的城市國有土地、鄉村集體土地進行統一的徵地、拆遷、安置、補償,並進行適當的市政配套設施建設,使該區域範圍內的土地達到一定的建設條件(「三通一平」、「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使之成為「熟地」,再對熟地進行有償出讓或轉讓的過程。
1.2一級開發工作流程三階段
土地一級階段包括「前期手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和「土地入市階段」。
一般而言,規範的一級開發主要子工作階段包括取得授權、完成立項核准、融資、籤訂徵地補償協議、取得徵地批覆、取得拆遷許可證、完成拆遷、市政工程施工許可證獲取、市政工程移交、供地驗收、成本與地價審核、土地入市交易和一級市場投入回收。在實際操作中,這些節點在時間上存在交叉性。
02
一級開發項目模式
2.1一級開發項目模式
一級開發項目模式具體可細分為八大類:舊城改造項目、城中村改造項目、舊廠房改造項目國有土地收購儲備項目、土地一級開發項目、中心城區棚改項目、一次性招標棚改項目、土地開發棚改項目。雖然項目模式名稱存在差異,但實際中有些模式只是由於歷史原因導致項目模式發生變化,項目性質並未改變。
2.2各模式對比
03
一級開發實務分析
3.1前期手續階段關鍵事項
(一)授權批覆
(二)規劃條件
(三)用地預審
(四)立項核准
需關注事項:
a. 前期主要涉及三大委辦單位:發改委——立項審核;規劃局——規劃條件的審核確定;國土局——土地規劃的核驗。
b.一般拿到國土授權很早期,此時土地核驗、規劃等條件都還未確定,很多項目都卡在規劃條件的確定上。一般而言,立項核准後規劃條件才基本確定。
3.2組織實施階段關鍵事項
(一)徵地
論而言,徵地早於拆遷,但從實際操作層面上來看,大多項目拆遷早於徵地,很多項目剛拿到授權就拆遷了,嚴格來說,拆遷行為實際要等到立項核准之後。
徵地需要經過一系列審批流程,要上報到省國土廳,涉及流程較多。從期限來看,徵地啟動到徵地結案辦理至少需要半年時間,有些情況下還要解決農轉用土地指標的問題。徵地需要市國土局上報給市長籤字,同意後才有可能下發徵地批覆。
(二)拆遷
從經驗來看,很多一級開發項目很難推動下去的原因是因為前期手續沒辦理完畢,較少項目是由於拆遷難導致項目很難推動,除非項目要求拆遷完畢才能入市。
(三)土地收儲
(四)市政建設工作
市政建設工作值得關注,很多項目供地條件為七通一平,但很多項目供地時很難達到七通一平,導致很多項目房子賣完了市政工作尚未結束,以致影響後期市政配套驗收等事項。
3.3土地入市
土地入市階段需要經過現場驗收、地價審核、其他入市手續辦理、土地市場與入市交易。
(一)現場驗收
(二)地價審核
(三)其他入市手續辦理與土地入市
04
Q&A
Q:徵地過程會發生哪些費用?
A:主要為三部分:土地補償費、人員安置費和青苗補助費。費用支付時間為獲取徵地批覆後付款。
Q:一級開發過程中規劃條件經常發生變化的原因有哪些呢?
A:不確定的因素較多,一種可能是地塊自身的因素導致的,如拆遷問題等導致規劃發生改變;也可能是政府領導對地塊的態度導致規劃的變化等。
Q:有沒有一些一級開發項目在徵地批覆下發之前就開始做土地評估呢?
A:如果該項目成本已經認定了,拆遷已完或無拆遷,可以提前進行土地評估準備,但相關流程還無法進行。此外,地價會可以沒市長參加,但地價的確定通過市長同意才行,所以時間肯定超過一個月。
Q:徵地方面,如果在前期地塊徵地的同時也將後期地塊的土地一併籤署協議並付款,有無風險呢?
A:對於獲取徵地批覆的地塊,此部分地塊無風險,而對於未獲取徵地批覆的地塊,提前先籤協議後付款,可能面臨土地手續不完整,村集體後期違約的風險。
Q:集體土地確權的前置條件為什麼?
A:確權的前置條件不一定非得要規劃意見書,一般只要地塊無異議即可。
Q:平常所說的土地指標是指什麼?
A:一般而言,是指農轉用指標,也即耕地佔補平衡指標,該指標可以進行跨區域間的買賣。而建設用地指標,則是各區域上級領導分配給各區域的,只能向上級領導申請指標,並不允許買賣。
Q:土地入市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A:一般而言,土地出讓價格=土地一級成本+土地出讓金+政府預提收益。政府預提收益由領導開會決定。實際情況中,政府也會根據市場條件來調節土地出讓價格,有些市場行情較差且政府資金緊張時,經上級部門同意,土地出讓價格是可以低於土地成本價。
Q:農轉用土地指標購買費用由誰付給誰呢?
A:一般而言,由一級開發主體付款給土地整理公司(如政府平臺)。如果一級主體和第三方之間籤訂債權債務協議,此種情形下,可由第三方公司付款,開票給一級開發主體公司。
Q:關於某某城改項目的批覆是否有有效期麼?
A:一般有效期為2-3年,時間如果過長,政府可以更改授權書,更換一級主體
平臺活動推薦
中國康養·文旅小鎮實操峰會優質產業資源對接會
面向全國開啟!
峰會概要
【會議時間】:2020年11月29日—12月1日【為期3天,含實地項目考察】
【會議地點】:中國·杭州
【報名電話】:15811429013
【參會對象】:政府機關、開發商、建設單位、運營商、規劃設計機構、投融資企業及相關產業鏈董事長、總經理等核心高管參加(大會400人規模)
【峰會特色】:實操專家講解+案例分析+模塊總結+實地考察
峰會議程
第一版塊
鄉村振興戰略下,康養·文旅小鎮土地政策及實操解讀
喬潤令丨國家發改委城鎮中心原副主任、現城鎮中心副理事長、研究員,中國小城鎮及城鎮化研究專家
胡劭平丨 藍城集團小鎮研究院院長、藍鎮設計創始合伙人
柳 俊丨中國旅遊策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規劃委員會委員、旗鑑旅業常務副總
第二版塊
康養·文旅項目頂層設計與國際知名案例核心體系構建解析
張 誠丨 田園東方創始人兼CEO
葉劍明丨法國薇姿公司大中華區代表、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溫泉專業委員會特聘顧問
陳延年丨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壹方城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戰略委員會主席、萬科十年千億戰略顧問
薛 青丨 奧倫達部落大健康事業部執行總裁、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康養產業委員會執行主席、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大陸首席顧問
圓桌對話丨康養·文旅產業最新政策及當前產業發展遇到的核心問題探討及答疑
第三版塊
夜遊經濟/鄉村生活綜合體模式構建及創新模式研討
郭 強丨 壹方城文化產業研究院農文旅操盤負責人及高級合伙人、袁家村河湟印象操盤顧問
雷藝礴丨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壹方城文化產業研究院農文旅項目操盤顧問、壹方城幻光總經理
肖 迪丨博濤文化創始人
第四版塊
鄉村生活綜合體構建及文旅項目操盤運營實踐
趙 亮丨 明築機構總裁、歷任萬科、泰康等集團高管、康養文旅地產領域策劃專家
劉 煒丨青普九州創始人、壹方城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阿那亞九州會前總經理
陳 放丨 博士、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策劃委員會執行主席、國家商務部策劃標準特聘顧問、北京創意江山規劃設計院院長、北京創意村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聯合國(CCC/UN)特聘策劃專家
第五版塊
文旅神盤落地運營及康養地產創新模式解析
王志綱丨 荷蘭貝克樂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中國區CEO、王志綱養老工作室創始人、中國老年醫學會醫養結合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劉秉軍丨北京祥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兼祥德國際投資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OlafSchulz-Lobeck丨 本慧瑪雅(香港)醫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
趙 芳丨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森林康養研究專委會產業發展部部長兼四川省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綿陽幸福山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四川展翔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圓桌對話丨當前康養·文旅小鎮頂層設計及落地運營過程中主要問題探討及答疑
第六版塊
壹方城-康養·文旅優質產業資源/品牌精準對接會
模 式丨產業資源優勢講解及深度合作接洽【現場對接/線上視頻會議】
貴賓席及汗馬研習社會員專享
康養·文旅小鎮土地獲取·獎勵申報技巧及IP賦能文旅項目專題研討
柳 俊丨中國旅遊策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規劃委員會委員、旗鑑旅業常務副總
陳 放丨 博士、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策劃委員會執行主席、國家商務部策劃標準特聘顧問、北京創意江山規劃設計院院長、北京創意村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聯合國(CCC/UN)特聘策劃專家
黃信彰丨 肯默設計有限公司創辦人、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文創專委會執行主席、臺灣觀光工廠教父
康養·文旅小鎮創新項目路演、專家團問診及需求對接【需提前提報審核】
專家團隊丨 郭 強 、柳 俊、陳延年、葉劍明 等
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專家團隊及操盤團隊項目現場答疑
康養·文旅小鎮標杆項目實地考察+研討
線路一丨隨園嘉樹-御湘湖國際健康城
線路二丨綠城椿齡-康養開元森泊
往屆峰會遊學展示
往屆
峰會
項目
考察
如何報名
電話報名:15811429013(電話報名優先!)
簡訊報名:「諮詢峰會」發送到:15811429013
微信報名:(掃碼請備註「諮詢峰會」否則不通過)
備註:本次峰會有費用,會收取一定費用,請知悉,非誠勿擾
壹方城 作為中國文旅特色小鎮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平臺,打造集康養/文旅頂層設計、投融資、拿地、策劃規劃、申報、產業導入、建設、招商、運營10大環節的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模式。匯集200多位擁有新思想的智庫專家、300多位經驗豐富的頊目操盤手,連結IP資源2600多個,進駐平臺知名企業20800多家。
2015年9月成立,2014年初在全國範圍首先發起中國房地產網際網路高端總裁峰會,成功舉辦四十餘屆文旅康養、特色小鎮產業峰會,海外遊學、國內遊學成功舉辦近100次、社群分享近200屆,聚合了包括融創中國、碧桂園、華僑城、富力地產、中鐵集團、保利地產、鑫苑中國、遠洋地產、金科地產、上海浙商實業、雨潤集團、億利資源、利海集團等18000多家一線企業及區域標杆企業。
詳情請致電:1581142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