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正常的兒童都是活動好動的。孩子會不停地變換姿勢和活動方式,例如要求孩子安靜地坐著,過不了多久,孩子會有疲勞表現,不停地打呵欠、伸懶腰,他們就會動動手,踢踢腳,做各種小動作。孩子在自由活動時,長時間的跑跑跳跳不會感到疲倦。
孩子不停地積極運用他的各種感覺器官去探索世界。他們不停地看、摸、動、聽,見到新鮮的東西,總是要伸手去拿去摸,或把東西放入嘴裡咬咬嘗嘗,或把東西放在耳邊聽聽,又或者湊過鼻子去聞聞。
孩子的好動,是和他身體發育的特點有密切關係的。原來孩子的骨骼肌肉系統正在發育,使他不停地運動。孩子的骨骼比較柔軟、有彈性,脊柱的彎曲沒有定型、肌肉收縮力差,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會使肌肉產生負擔。而各種運動交替,可使骨骼肌肉各部位有張有弛,骨骼肌肉系統得到充分的血液、營養供給,促進其發展。
活潑好動的特點在4~5歲的孩子身上尤為突出。比他們小的孩子比較聽話,順從大人的意見,說話和動作速度緩慢。比他們大的孩子能夠安靜下來進行一些動腦筋的活動。而這個年齡的孩子就不同,他們的動作靈活得多,頭腦裡的主意也多,讓人們覺得他們有些調皮搗蛋,所以難帶。
二
4~5歲的孩子依靠表象一一頭腦中的具體形象進行思維。比如算數,孩子知道一個蘋果加一個蘋果等於兩個蘋果,但要算1+1=2是不會的。孩子容易注意具體的形象,而較難理解對抽象的講述,這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三
4~5歲的孩子可以開始能夠接受簡單的任務。由於4~5歲的孩子有意記憶、想像、注意等方面,以及堅持性行為有較大的發展,使孩子能夠接受任務。孩子的思維發展,理解能力的增強,能夠理解任務的意義,對於自己負責的任務已經出現最初的責任感。
四
孩子都喜歡玩,遊戲是最適合孩子的活動。因為遊戲很具體,有人物角色,有現實的玩具材料,還有實際行動。孩子可以在遊戲中自由活動,任意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慾,認識物體的性能,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4~5歲是孩子玩遊戲的蓬勃發展時期,孩子不但愛玩而且會玩,他們會自己組織遊戲,自己定主題,分工安排角色。
4~5歲的孩子在遊戲中逐漸結成同齡人的夥伴關係,不再跟隨成人,他們用更多的時間和小朋友相處。孩子的人際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夥伴關係開始衝破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的優勢。
以上就是4~5歲孩子應具有的特點,是孩子的真實表現,過了這一年齡階段,孩子會逐漸長大變好,父母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