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打造更安全暢通的「水上交通」

2020-12-17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1月3日揚州訊(陳菊琴)揚州,江河交匯。96公裡長江「黃金水道」,千帆競發,船行如歌,催生了一片沿江開放的熱土。

  沿江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安全穩定的水上交通環境。去年以來,揚州海事局不斷創新改革,按照江蘇海事局「二次創業」重大決策部署,準確把握「二次創業」戰略定位要求,深入調查研究破解海事監管服務難題,多措並舉構築水上「銅牆鐵壁」。

  「尤其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揚州海事局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求全體黨員幹部面對新時代、新徵程、新目標、新任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幹』,發揮模範帶頭示範作用,確保揚州海事局在『二次創業』新徵程中取得新成績、實現新跨越。」揚州海事局局長蔣永龍說。

  新聯動:共建共商共管構築安全監管新模式

  2017年4月16日,揚州海事海巡06405發現5艘船舶連續從109#至110#紅浮連線提前劃江反道下行準備進入六圩河口,與上水船不斷形成交叉緊迫局面,碰撞事故一觸即發。揚州海事執法人員鎮靜指揮,不超過3分鐘,5艘逆行船一一回到下水航道,一起碰撞險情被成功化解。5月6日凌晨1點多,六圩河口水域發生一起險情,被撞船舶大量進水隨時可能沉沒。面對險情,揚州海事執法人員用油布棉被封堵破洞,聯繫來大功率水泵進行抽水。經過持續3個小時救援,險情終於解除。

  六圩河口是運河與長江主流在江北的交匯之處,是全國最大內河「十字」交匯的節點,該水域船流密度大,通航環境複雜,是長江幹線著名的事故多發水域,更是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的重中之重。2017年4月,揚州海事局和鎮江海事局按照「水域共管、責任共擔、資源共享」的原則在六圩河口交界水域建立「共建共商共管」新模式,成立了六圩河口聯合監管辦事機構。

  在新模式下,揚州海事人從源頭入手,從影響六圩河口水上交通安全原因查起,把握不同時期河口水域特點,切實加強有效監管。揚州海事局24小時派人駐守在六圩河口,船流尖峰時段連續上崗,疏導船流,不間斷通過高音喇叭和甚高頻提醒河口水域上行船舶切勿貪邊航行,要求進出河口船舶及時發布船舶動態,控制航行速度。通過發放「六圩河口安全航行指南」和「告船民書」、舉辦水上流動學校、微信發布等手段,揚州海事提醒航運單位、駕駛人員掌握六圩河口水域特點,遵守航行交通規則。

  同時,揚州海事局強調「黨員走出去、群眾請進來、問題查明白」,立足工作實際走訪地方海事、船閘開展三方結對共建開展水域共治,邀請近20多家單位的航運公司和上百名船員開展工作座談幫助將問題看得更清措施夯得更實。經過一段時期的共商共管,六圩河口水域通航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事故險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應急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穩定向好。

  探新路:確立複雜水域水上安全監管新思路

  十九大報告提及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建設數字交通、智慧交通。蔣永龍說,海事系統工作創新與經濟社會的安全發展形勢以及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密不可分,必須不斷提高海事隊伍依法行政能力和安全防汙染監管保障水平。

  嘶馬航段的安全監管,是對揚州海事水上監管能力的綜合檢驗。

  長江江都段嘶馬彎道斷面,每天通行船舶近2000艘次,航道呈倒扣碗狀,曲率半徑達3KM左右,船舶航行該段需調整航行達60度以上。為防止岸線崩塌,左岸築有13道丁壩,水域水流複雜,近左岸花水嚴重,船舶行經這裡,如果不及時主動調整航向、船位,極易造成船舶落彎佔據分隔帶和上水船舶航路,與上水船舶形成碰撞危險。

  結合嘶馬彎道實際,揚州海事創造性提出了「1234」工作法,即一個堅持,堅持嘶馬彎道監管十六字訣,「抱緊紅浮、嚴禁淌航、避免追越、防止落彎」;兩個控制,控制事故險情和安全隱患;三個強化,強化橋區水域管理、錨泊秩序管理和砂石碼頭管理;四分法則,巡航分時段,駐守分航段,疏導分船流,維護分潮流。通過與指揮中心加強聯動,充分利用VTS、GIS、CCTV等信息化手段,採取電子巡航與現場巡航相結合,有效提高了巡航的針對性。

  揚州海事還強化重點水域駐守,針對東二圩丁壩水域,加強海巡艇定點駐守,疏導上行船嚴禁走反浮,避開丁壩上行;強化三江營夾江監管,跟蹤船流變化,適時增加巡航和駐守,疏導船舶交通流;嚴格執行禁錨區管理規定,嚴控三江營河口至揚州沿江高等級公路夾江特大橋上遊2000米水域內禁止船舶錨泊;防範船隊過橋風險,及時督促船隊解隊分拖,選擇好過橋時機,趁平潮通過。

  精準定位、精確舉措大大提高了動態監管的效率和質量,真正實現了嘶馬段上、下行船舶各行其道、航道安全高速暢通,從根本上遏制了長江嘶馬段事故多發態勢,轄區事故險情率下降了44%。

  出新招:動靜結合優化人力和資源配置織密安全網

  針對轄區風險和隱患變化的特點,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提升監管水平是揚州海事局踐行十九大精神的生動體現。其中,重新調整機構,實行新執法模式,是揚州海事創新監管「又一招」。

  過去,海事部門靜態和動態執法分離,隨著海事監管要求提高,動靜分離模式已不適應海事執法實際。揚州海事局對靜態和動態執法部門進行整合,合署辦公,成立大動態和大靜態部門。經過改革,各部門人力配置和監管資源得到進一步整合,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網絡中國、智慧中國。揚州海事局運用數據信息、智慧平臺管理手段織密安全網,通過對影響水上交通安全關鍵因素的評估分析,將轄區水域、陸域劃分為若干個網格單元,全面梳理各網格水域內存在的安全隱患、重大危險源等監管要素,明確落實監管要點,通過對GIS、OA等軟體系統功能的研發,實現海事執法信息公開高效流轉,最終達到整合執法資源、提高海事行政運行效能的現代化管理目標。

  如今,揚州海事局科學的監管方法有效提升了本質安全度。他們堅持「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方法,抓住轄區主要安全風險,研究分析危害程度、影響範圍、發展變化等,實行差異化動態管理。堅持「五可」工作方法,從「人、機、環境」三要素著手,研究辨識轄區主要安全風險,逐項制定並落實防控措施,做到每一個安全風險「可定義」,每一項事故防控要求「可量化」,每一項事故防控措施「可操作」,每一個主要風險的控制「可考核」,每一起事故責任「可追究」 ……

  在江蘇海事局「二次創業」新徵程中,揚州海事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深刻融入江蘇海事局爭當「排頭兵」、「示範區」、「先行官」的共同願景中擔當實幹,全力打造安全暢通的長江綠色通道!

相關焦點

  • 大足強化水上交通安全同時推動環保工作深入開展
    近日,龍水湖景區7號客船上,重慶市大足區交通執法支隊五大隊相關負責人李建一邊用眼查看著船上的設備實施是否完好,一邊不停地向船主發問。特約通訊員 蔣文友 攝  當前正值夏季高溫、汛期,安全生產事故爆發風險升高,水上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工作也進入關鍵時期,為進一步強化全區水上交通安全生產與環保工作,當日上午,大足交委港航科、交通執法支隊聯合區環保、水務部門相關同志組成聯合檢查組,專門來到龍水湖景區督查水上交通安全與環保工作。
  • 交通,讓西寧發展更暢通
    青海日報記者 王 穎 攝   交通是社會進步的一面鏡子,也是社會發展的先行官,能不斷為發展暢通血脈、提供動力。交通布局與建設水平決定了區域內資金、人才、物資等生產要素的「流通」速度,對於有效降低地區間的運輸和時間成本,優化產業布局,激發市場活力,加速要素流動,具有重要意義。   經過多年發展,西寧市交通運輸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為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新時代幸福西寧提供了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百姓出行更安全可靠、便捷暢通、經濟高效。
  • 水上交通安全知識納入學校安全教育課
    信息時報訊(記者 歐嘉福 通訊員 鍾錚 莊聖為)6月28日,廣東海事局、廣東省教育廳和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三家單位在番禺區亞運城小學聯合開展主題為「水上平安交通 安全伴我成長」的水上交通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500多名師生聆聽了一堂詳細實用的安全教育課。
  • 水上平安交通 安全伴我成長——連江實小開展水上交通安全教育講座
    為進一步落實《轉發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連教安全〔2020〕67號文件精神,深入開展水上交通安全教育活動,宣傳水上交通安全和預防溺水基本知識,普及逃生避險技能,提高應急處置自救互救能力,保障學生生命安全,9月9日下午我校邀請連江「紅十字會」水上訓練救援隊副隊長王倩女士,為我們舉辦了《水上交通安全教育
  • 安徽省加強中小學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
    &nbsp&nbsp&nbsp&nbsp為了切實維護學生生命安全,防範溺水事故發生。近日,省交通運輸廳聯合省教育廳發布《關於加強全省中小學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提高水上安全意識,促進中小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 創建煙臺—大連安全暢通文明航線活動今天啟動
    海事局巡視船    煙臺大眾網9月27日訊(通訊員 郝光亮 張國棟 記者 馮煒程)  今天上午11時,創建煙臺——大連「安全、暢通、文明航線」活動啟動儀式在煙臺港務局碼頭舉行11時30分,徐祖遠宣布創建煙臺—大連「安全、暢通、文明航線」活動正式啟動。    創建煙臺—大連「安全、暢通、文明航線」活動是由山東海事局和遼寧海事局聯合倡導,並得到山東、遼寧的28個政府部門和航運企業積極響應。
  • 強化水上交通管理確保群眾出行安全
    本報訊 觀山湖區交通運輸局日前組織工作人員,對百花湖松林坡碼頭水運企業船舶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強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確保群眾出行安全。  據介紹,當日檢查重點包括:船舶隔離閥、滅火器等重點設備以及機艙、船艙等火災高危處所滅火設備等。檢查中,工作人員還對船員進行安全教育,落實「以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安全生產理念。
  • 確保旅遊旺季道路交通安全暢通
    本報訊(通訊員劉傑、李洪軒)為了緩解旅遊旺季道路交通壓力,秦皇島市以「創城」攻堅的考核目標為標準,採取一系列措施,確保道路交通安全暢通。 每年旅遊旺季,北戴河區劉莊環島和崔各莊環島既是進出北戴河的門戶,又是最堵的兩個點。
  • 水上交通安全知識進校園 為學生安全戴上「救生圈」
    晉江新聞網10月9日訊  「救生衣套在脖子上,把帶有口哨的長方形浮力袋子放置胸前,雙手拉緊前領縛帶,縛好頸帶,再將縛帶向下收緊,再向後交叉……」近日,由泉州晉江海事處與晉江市教育局聯合策劃的「水上交通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
  • 湖南省水運管理局檢查武陵源區水上旅遊交通安全工作
    新湖南客戶端5月24日訊(通訊員 李偉)5月23日,省水運管理局副局長孔華帶隊深入武陵源寶峰湖景區,檢查水上旅遊交通安全工作。今年以來,區海事部門認真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監管職責,結合省市開展的水上專項整治行動,做好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改工作,切實保障水上旅遊交通安全。 檢查組一行實地檢查了寶峰湖景區遊船上的救生設施是否到位,船員適任證書是否合格,查找存在的安全隱患,對發現的問題要求立即整改到位。
  • 逾百萬人參與首屆全國小學生水上交通安全知識網絡競賽
    逾百萬人參與首屆全國小學生水上交通安全知識網絡競賽 2016-05-25 19:53:20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廣州5月25日電 (郭軍 梁宗盛)記者25日從廣東海事局獲悉,首屆全國小學生水上交通安全暨防溺水知識網絡競賽自今年
  • 智慧交通暢通節點
    廣州區域交通發展體系更一體化 受訪方供圖 廣州區域交通發展體系更一體化 受訪方供圖 在數字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城市品質、出行體驗關注度的提升,對城市交通綜合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 泉州市地方海事局到碼頭中心小學宣講水上交通安全知識
    ­  6月8日下午,泉州市地方海事局吳副局長帶隊到碼頭中心小學對高年級的學生進行水上交通安全知識講座,進一步普及水上交通安全知識,保障學生水路交通出行安全。­  活動中,海事局吳副局長作水上交通安全知識講座,並向學校贈送了水上交通安全相關書籍及圖片。
  • 黔桂三地海事《水上交通安全知識進校園》開講啦!
    事故案例千千萬,安全意識是關鍵,培養少數民族中小學生水上交通安全意識和防溺水應急技能更是重中之重。近日,河池海事局聯合百色海事局、羅甸縣地方海事處經過精心的謀劃後,為同學們帶來了一節趣味性濃、寓教於樂的水上交通安全知識公開課。
  • 揚州瘦西湖景區將打造鳳凰古街 體現千年水城特色
    王卓 攝    瘦西湖旅遊度假區發展牽動人心,記者日前從相關會議獲悉,瘦西湖旅遊度假區將以北門遺址為核心節點,打造包括鳳凰古街、商業水街等在內的鳳凰街區板塊,同時在唐子城東南側打造集揚派盆景展示、花卉花藝交易、寵物交易、古玩字畫交易、文化藝術品拍賣於一體的民俗文化集聚區。
  • 樂亭交警大隊冒雨堅守高峰崗,確保城區道路交通安全暢通!
    9月15日早晨,樂亭縣城區,秋雨正急,路面積水、溼滑,交通安全隱患增加。交警大隊,視雨情為警情,及早部署,崗勤中隊民警、輔警提前上班、冒雨執勤,以站好高峰崗為支撐,全力保障學生上學和過往車輛道路安全,嚴防交通事故發生。一是站好「助學崗」。
  • ...海事局與賀州市農業農村局籤訂《深化水上安全管理合作實施細則》
    為深入貫徹落實《廣西海事局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水上安全管理合作協議》的具體要求,進一步深化部門合作,共同構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水上安全新格局,服務賀州市經濟社會發展。2020年12月15日,在賀州市農業農村局五樓會議室梧州市海事局與賀州市農業農村局聯合籤訂《深化水上安全管理合作實施細則》合作協議。梧州市海事局局長梁軍、賀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羅揚生參加了籤訂儀式。此次籤約的主要內容:一是旨在進一步加強了溝通協作。二是加強信息通報。三是加強安全宣傳。四是開展聯合執法。五是加強商漁船(排)碰撞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合作。
  • 江蘇揚州:轉型「智造」路 因稅更暢通
    在稅務部門的大力支持,傳統製造型企業走向'智造』之路越來越暢通。」國際大融合環境下,「智造力」就是競爭力。據了解,為順應5G時代高頻高速傳輸環境帶來的需求變化,江蘇傳藝積極開展LCP、HDI等中高端晶片線路板的研發和生產,未料卻在2020年初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襲擾,「勝帆」二期項目推進嚴重受阻,轉型「智造」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的困難一下子暴露了出來。
  • 瘦西湖風景名勝區: 打造「人們心目中的揚州」最佳示範區
    12月23日上午,在揚州「聚力強富美高 決勝全面小康」新聞發布會上,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胡曉峰滿懷信心地說,「當前,景區正通過旅遊休閒產業和新型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著力打造『人們心目中的揚州』最佳示範區。」「旅遊業是景區的主導產業之一。瘦西湖景區緊扣世界級景區的定位,不斷提升旅遊質態。」
  • 綠色交通 讓西寧發展血脈暢通
    這一組組代表性數據的背後,折射出「暢通西寧」的建設實施給西寧交通出行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對全市43座既有人行天橋加裝直升電梯……這許許多多的民生交通工程,為市民營造了一個安全、有序、快捷、便利的通行環境。與此同時,隨著西寧交通一卡通「夏都通」卡的正式發行,讓西寧正式步入全國交通互聯互通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