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一切從頭開始臨近春節許多市民從自己頭上做起了文章,記者走訪市區多家理髮店後發現,理髮店的生意因春節的到來異常火爆,美發需要提前預約。
顧客美發預約兩周才排上號
18日晚上9時。南屏街上的一家理髮店內坐滿了理髮的顧客,六位理髮師都在忙碌,有的在設計髮型,有的在燙頭髮,有的在洗頭,沙發上坐滿了等待美發的顧客,有幾位因為沒地方坐站著等待。
正在排隊的陸女士是這家理髮店的老顧客,從1月初就一直排隊預約,等了兩個星期才預約上。她告訴記者,春節過年要去見未來的嶽父嶽母,要做一個好看的髮型,留個好印象。「染個棕色系的頭髮,再把頭髮修理一下,做一個韓系造型,看著時髦但又符合老人審美的造型」 ,她說。
店長吳先生告訴記者「從元旦開始到過來美發的人就開始多起來,特別是節前15天理髮店迎來了高峰期,每天接待的人達到60餘人,現在上班時間比平時提早兩個小時,晚上經常忙到凌晨一兩點,這段時間顧客太多,會從其他連鎖店調過來增加工作人員。」
據了解本計劃是20日放假回家過年,但是有不少顧客在線上預約到24日,所以推遲到24日下午才放假,而店長吳先生會一直加班到年初二。來本店做的美發的做燙髮染髮做造型的偏多,來本店做頭髮需要提前兩天預約,而一般晚上和周末顧客集中預約,所以有些顧客可能排不上號,而且每天下午兩點後不再接待剪頭髮的顧客。記者採訪期間不斷有新的顧客進來,看著排不上號只能離開去其他家。
隨後記者來到順城購物中心的一家理髮店,髮型師鄧先生告訴記者,從臘月十五理髮店的客人就絡繹不絕,每天接待客人根本忙不過來,剛開始的幾天理髮店開啟24小時營業模式,後來工作人員堅持不住,這家理髮店每天控制在70名的接待量。「平時每個理髮師一天最多接待四五個,但是這段時間我每個理髮師要給10位顧客做髮型。」理髮師鄧先生說。
在店內記者觀察到一位男士短短的頭髮上夾著許多夾子,原來是他是要定髮型。他告訴記者,他非常注重形象,新的一年他要通過塑造一個新造型,改變自己的形象和氣質,美美的回家。
理髮店顧客爆滿 最晚忙到凌晨四五點
記者在南屏街片區以剪頭髮為由走訪了多家理髮店,均表示沒有位置,讓記者提前預約。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除了商業中心的理髮店爆棚,小區附近的理髮也是生意火爆,位於丹霞路的一家理髮店坐滿了做頭髮的人,據店裡的工作人員介紹每天接待的可是也是七八十個人,白天來做的頭髮大多是40以上的女性,年輕人一般是晚上7點以後過來做頭髮,這段時間都是做頭髮工作到凌晨四五點。
一位正在燙髮的五十歲左右的羅女士說:「這要過年了,做個時髦點的髮型,漂漂亮亮的迎新年嘛。」
記者在採訪時發現,這些高端理髮店雖然年前價格沒有漲價,但是價格偏高,剪頭髮從最低價59元到高端設計師剪頭髮20元,高端理髮店做頭髮的人群中,雖然各個年齡段的都有。但是這些群體都比較看重設計感,「現在大家都比較注意自己的形象,也捨得花錢,正好又趕上春節,做造型的人比較多。」理髮店工作人員說。
普通理髮店、傳統理髮店剪頭髮男性居多
在西城時代一家門口寫著理髮21元的小型理髮店,一個理髮師卻有七八個顧客,店老闆說,店裡關顧的基本是男性顧客,這段時間一個人一天要剪二三十個頭,有時一天的飯都基本顧不上吃。
相比現代美髮店傳統理髮店顯得冷清了很多,但是這段時間不乏有客人關顧,19日早晨8點半劉女士的店一開門就迎來了她的第一位客人,劉女士顯得非常開心,熱情的招呼著顧客,
「這段時間過來剪頭髮的人比較多,生意還不錯的,平時的話一天四五個,甚至無生意,這段時間的話每天都會有顧客過來剪頭髮」。她笑著說。
與劉女士交談中,來傳統的理髮店做頭髮的人越來越少,雖然她的店裡也可以燙染等各種造型,但是現在幾乎都不會有人來店裡做造型,店裡的顧客主要是過來剪頭髮,群體一般都是男性,對髮型要求不高的人。
位於黃土坡的一家「芬勤房屋」的傳統理髮店一大早也在忙碌著剪頭髮,店裡老闆娘理髮師告訴記者,每年春節前20天都會迎來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時段,主要是大家想把自己收拾的清清爽爽的過年,還有就是正月裡不能剃頭,所以都會集中在年前把頭髮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