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溫中文遍地開花,新移民還要不要認真學英語?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2021-03-01 Vanfun溫房

在這其中,有一個問題也是新移民不得不思考的,尤其是年齡偏大的新移民:

「我要不要認真學英文?」


在加拿大的一些華人眾多的城市,比例多倫多和溫哥華,在其中的某些區甚至能用中文搞定一切。而眾所周知,很多年齡比較大的新移民幾乎沒有英文基礎,加上年齡問題,學習速度較慢。從不會英語到精通英語往往要數年之久,並且過程很艱難……那麼,究竟要不要好好學英文呢?聽聽看不同新移民的看法吧。


@孫先生


觀點:仍有夢想,必須要學


能移民的華人,普遍都是事業上的成功者。而有些三四十歲的移民,在事業的鼎盛時期選擇來到加拿大,是需要面臨一次「再學習」的。在中國很有威望的律師孫先生就面臨這麼一個問題。

他有一定的英文基礎,但遠遠不夠。如果想在加拿大繼續當律師,至少需要再學習2-3年的專業英文。在他這個年紀,學英文要比繼續深造業務難得多。但按他的話來說:「我仍有夢想,我仍希望能在律師行業打出一片新的江山。那麼我還能怎麼辦呢?英語必須要好好學。



@芸女士


觀點:並不情願,但為了孩子而學


芸女士是一位陪讀媽媽,孩子從幼兒園起就在加拿大讀書,接受的基本都是英文教育。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做父母的不會說英語,那麼如何督促孩子學習,如何能和孩子更好的溝通呢?

所以,即便有一百個不情願,芸女士在加拿大也別無選擇,用她的話來說:為了孩子,我必須得學英文,而且還得認真學,否則我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長進都會很慢!



@惠先生


觀點:不用太認真,但至少要懂「行業英語」


惠先生移民加拿大已經15年,在列治文售賣二手車。在他看來,並非要非常認真的學英語。在列治文核心區,幾乎所有客戶都是中國人,用到英語的情況寥寥無幾。但是,他非常堅定的認為:你行業內的英文術語必須要會。

比如汽車行業,因為涉及到買賣和維修,那麼關於汽車的術語你總不能不知道英文怎麼說吧?況且,萬一有說英文的客戶呢?即便你的英語不能面面俱到,但最起碼「分內」的英語要會說。



@劉女士


觀點:免費學,幹嘛不學?


劉女士的移民生活比較精打細算,平時也都跟中國人打交道。她對英語並不感興趣,但由於加拿大對新移民有免費的英文培訓,因此她總說:免費的培訓,為啥不去學?即便學不好,自己也不會損失什麼啊。

她認為,許多不用在加拿大工作的移民,多的是時間,既然有免費英語課,幹嘛不學呢?掌握一點語言能力總是好的,比在家發呆或者整天遊山玩水要強。



@祝女士


觀點:一家人有一個會說的就夠了


大多數移民對學英語持積極態度,但也有不少認為沒有必要的。同樣住在列治文的新移民祝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的理由其實也很充分:

「我退休在家,朋友圈都是中國人,去的都是中國超市。況且,我的子女英文非常出色,碰到要說英文的情況,比如出門旅遊,跟著子女就行,我為啥一把年紀了還要學英文呢?家裡有一個英文高手就夠了!」



@梁先生


觀點:不想學,但面子掛不住


梁先生的觀點則也代表了一種聲音,那就是「我並不想學英文,但怕在加拿大被『歧視』,面子掛不住」。比如,去一些西人的場合不會說英語,別人會心想「英語都不會說,你那綠卡拿的心安理得?」之類的話……

所以,梁先生之所以選擇學英語,完全是為了面子問題。他不希望被人在背後指指點點,質疑自己「連英語都不會說也敢移民」。他還舉了英國和紐西蘭的例子,這兩個國家對新移民的英語能力要求比較嚴格,極端情況下甚至會遣返那些完全不會說英語的新移民,因為他們甚至都不具備最基礎的移民生活能力。



@馬先生


觀點:從不想學到想學,因為想「掙脫囚籠」


移民到華人區的馬先生,在最初的幾年時間裡沒有學英語,基本都在中國人的活動範圍裡出入。久而久之,這給他形成了一個「囚籠感」。他哭笑不得地表示:加拿大有一千萬平方公裡土地,我卻被困在了十平方公裡的「華人區」出不去。

為了能獨自走四方,獨自感受真正的加拿大,為了掙脫囚籠,馬先生最終決定要好好學英語。如此才能自由,如此才是真正的新加拿大人。



@陸女士


觀點:對西方文化無感,只學基礎英文


陸女士是屬於「英語要學,但會最基礎的交流就行」。在她看來,中國文化已經非常興盛的加拿大,華人移民並沒有必要融入西方文化 —— 除非對西方文化特感興趣。

就像她說的「我又不去西方音樂節、西方活動,也不看西方新聞,精通英語又能怎樣呢?」所以在陸女士看來,能用英語和人做基本溝通完全足夠。

以上8位新移民可以說是各抒己見,各有各的對新移民學習英語的看法,你支持哪一種觀點,或是有哪種自己的觀點呢?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買房時,要不要順便買個停車位?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的
    房價高,買房難已經成為我們目前中國大部分人都要面臨的難題,但是車子卻不一樣,近年來隨著科記得進步,造車水平越來越高,車子的價格也越來越便宜,而且不論你是哪個收入階級,都有對應的價位車可以買,買車後就有一個停車的問題,小區停車難是很多人的痛,辛苦了一天回家,因為一個車位在樓下繞半個小時,再有耐心的人也是要發火了。那買房的時候要不要把車位一起買了呢?
  • 政治到底要不要報班?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每年複習初期,就有很多小可愛諮詢要不要報個政治班,關於這個問題,學長學姐們有豐富的經驗,聽聽看過來人怎麼說!   一、考研班的利弊   面對各種考研班,相信很多的考生都會猶豫不定,不知道是該跟隨潮流選擇考研班呢,還是自己踏實的好好複習呢?
  • 到底要不要坐?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小月子」到底要不要做呢?我們聽聽過來人怎麼說,有哪些注意事項?聽聽過來人都怎麼說?小月子注意事項一:注意休息女性懷孕後流產,大多數指的是孕前3個月的時候,這個階段外在的身體可能並沒有什麼他別大的變化,但是內在已經發生了變化,特別是身體的激素水平。因此身體發生了變化,雖然沒有像自然生產一樣瓜熟蒂落,沒有損傷那麼大,總歸是受到了損傷。
  • 買房時,要不要買車位?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的
    隨著家庭擁有車輛數量的增多,很多人買完房後就開始考慮是否買停車位。所以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買房時,要不要買車位?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的。第一就是停車不再難。如果沒有車位,停在路邊有可能被貼條,停在小路中,卻經常被掛,甚至找不到停車之地,要停在一兩公裡外,停車後再走回家。「有車無位,欲哭無淚」,這絕對不是誇大其詞,而是有車一族的真實寫照。
  • 聽聽「過來人」學長學姐怎麼說
    聽聽「過來人」學長學姐怎麼說 很多學長學姐回憶起自己的大一生活都坦言自己整整一年都處於一個懵的狀態,學習、生活、娛樂毫無規劃,等到了大三大四的時候才開始後悔自己浪費了大一一年的時間,有太多錯過的事來不及做。
  •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廚房是室內使用頻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廚房裝修除了牆面和地面貼磚、水電改造等需要多加留意,水槽也是廚房容易忽略的部位之一。從「金廚銀衛」這個說法,我們就可以直達廚房水槽的重要性。
  •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早教不等於早教班,父母給孩子的陪伴最重要  經常說孩子要贏在起跑線。  這家早教最大的特點就是課程綜合全面,涵蓋了腦力課、邏輯思維課、音樂課、樂高課、手工創意課等等,家長的選擇餘地非常大,環境和教室布置也相當不錯。  寶媽也可以經常陪伴孩子一起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同學家的孩子並沒有學會什麼技巧,就是學會了怎麼玩。  對此,早教機構解釋說上早教就是讓孩子學會玩,就是讓孩子健康成長。
  •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但我們人對一項工作的熱情總是有限的,在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覺得這份工作沒有什麼意義,就會想著要離職去外面看看,畢竟現在的世界這麼大,誰都想去看看。在我們離職之後,一般來說都會有一份離職證明,那麼這個離職證明對我們有什麼用?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 不妨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不妨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性順產後,易受到老公的「冷落」?不妨聽聽過來人怎麼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婦女在分娩後容易受到丈夫「外來」影響嗎?
  • 叫孩子不要學英語的人,不是蠢就是壞
    、兒童歌謠免費聽最近,要不要學英語的問題又上了熱門討論。質疑一:你家孩子中文還沒說得怎麼樣呢,就去學英語,本末倒置了吧?這是那些不想讓孩子學英語的人,一個常見的說辭。實際上,其實英語和漢語學習並不衝突。很多人覺得同時學2種語言導致孩子語言能力滯後,這是錯誤的說法。不少國家從小就有意識地讓孩子學習雙語。
  • 在美國千萬別再送口罩了,太危險,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截至北京時間3月31日早上,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163429例,累計治癒5764例,累計死亡3008例。隨著疫情在美國爆發,現在已經採取了措施了,現在很多美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也開始戴上口罩出門了,這是值得慶幸的事情,只有自身重視起來,才能真正保護到自己的安全。
  • 那些割了「雙眼皮」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雖然單眼皮非常的有韻味,但是平常大家還是會覺得雙眼皮更加好看,更加顯眼睛大。我就是單眼皮,而且有點點腫眼泡,所以想要去割個雙眼皮,但是又不知道割雙眼皮獎將來會不會有影響。前段時間,聽說一個高中同學割了雙眼皮,所以我就問了下它,那些割了「雙眼皮」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 一戰後華人餐館在義大利遍地開花,抱團取暖,關係好得不要利息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招募的華工中,絕大多數來自北方的華工在戰後被遣返,但少數從南方招募的華工中有近半數通過各種途徑留居法國等,其中以青田人為主。根據青田華工葉元清口述:「當時留下的華工有上千人,多數是青田人,他們輾轉義大利等國,有的開餐館,有的擺攤子賣雜貨,有的販賣家鄉的石雕。」華人餐館遍地開花義大利的華人餐館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與其眾籌資金的能力有關。
  • 「觀葉盆栽」和「開花盆栽」買哪種?聽聽養花達人怎麼說!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觀葉盆栽」和「開花盆栽」買哪種?聽聽養花達人怎麼說!很多人都喜歡在家裡養一些綠植、花卉,不僅能夠淨化、清新空氣,裝飾居室環境,還能緩解疲憊,愉悅心情。如果給花卉分個類,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觀葉盆栽,一種是開花盆栽,那麼這兩種到底買哪種好呢?
  •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文|文兒懷孕對一個女人來說是一件大事,不僅意味著肩上的責任更大,懷孕的過程中還要承受很多的痛苦。但是這一切都比不上即將到來的小生命給自己帶來的喜悅,那是別人體會不了的。這就好像是胎兒在和孕婦打招呼,能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一個小生命正在自己體內茁壯成長,這種感覺是非常美妙的。但是也有一些孕婦,懷孕的月份不淺,肚子也是一天天的大起來,但是從來就沒有出現過肚皮鼓包的情況。有些人就開始擔心是不是胎兒出了什麼問題。那麼,為什麼別人懷孕時都會有胎動鼓包,你卻沒有呢?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 有這些情況的老人別帶娃,不是固執偏見,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導讀:有這些情況的老人別帶娃,不是固執偏見,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這些情況的老人別帶娃,不是固執偏見,聽聽過來人怎麼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對於女人來說,在懷孕之後就覺得特別的累,而身邊的人卻勸說忍忍吧,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當然過三個月之後,被勸說過了六個月就好了,之後又被勸說,等寶寶會走路就好了,等等勸詞。然而等到自己生孩子之後,才發現,原來帶孩子這件事情,沒有最難,只有更難,對於當媽的人來說,簡直是有操不完的心!
  •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富士康是一家知名企業,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非常的有名氣。雖然富士康每年都在大量招人,工廠裡的員工流動量比較大,但是富士康裡的員工數量始終很多。這就充分說明,富士康對相當一部分人是具有十足的吸引力的。在富士康的工廠裡,有人離開,接著又會有人接替上來,很多打工者都有在富士康的從業經歷。
  •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人們常說「養兒防老」、「沒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可現實中卻有一群人不選擇生孩子,他們就是丁克族。有人說,丁克族沒有孩子,老了是註定要孤獨終老的。那麼,事實是不是這樣呢?我們採訪了兩個丁克家庭,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 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那麼一些「過來人」是如何做的?是如何在國內教育和國際教育中做出選擇的?因此,與其糾結體制內教學還是國際教學,不妨來聽聽「過來人」家長的想法。國際課程對孩子的綜合能力要求更嚴格,孩子除了要愛學習自己還要會學習。因此孩子在學習國際課程之前,先讓孩子擁有自主的學習能力是非常主要的,因此,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並不意味著孩子們就可以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