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其中,有一個問題也是新移民不得不思考的,尤其是年齡偏大的新移民:
「我要不要認真學英文?」
在加拿大的一些華人眾多的城市,比例多倫多和溫哥華,在其中的某些區甚至能用中文搞定一切。而眾所周知,很多年齡比較大的新移民幾乎沒有英文基礎,加上年齡問題,學習速度較慢。從不會英語到精通英語往往要數年之久,並且過程很艱難……那麼,究竟要不要好好學英文呢?聽聽看不同新移民的看法吧。
@孫先生
觀點:仍有夢想,必須要學
能移民的華人,普遍都是事業上的成功者。而有些三四十歲的移民,在事業的鼎盛時期選擇來到加拿大,是需要面臨一次「再學習」的。在中國很有威望的律師孫先生就面臨這麼一個問題。
他有一定的英文基礎,但遠遠不夠。如果想在加拿大繼續當律師,至少需要再學習2-3年的專業英文。在他這個年紀,學英文要比繼續深造業務難得多。但按他的話來說:「我仍有夢想,我仍希望能在律師行業打出一片新的江山。那麼我還能怎麼辦呢?英語必須要好好學。
@芸女士
觀點:並不情願,但為了孩子而學
芸女士是一位陪讀媽媽,孩子從幼兒園起就在加拿大讀書,接受的基本都是英文教育。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做父母的不會說英語,那麼如何督促孩子學習,如何能和孩子更好的溝通呢?
所以,即便有一百個不情願,芸女士在加拿大也別無選擇,用她的話來說:為了孩子,我必須得學英文,而且還得認真學,否則我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長進都會很慢!
@惠先生
觀點:不用太認真,但至少要懂「行業英語」
惠先生移民加拿大已經15年,在列治文售賣二手車。在他看來,並非要非常認真的學英語。在列治文核心區,幾乎所有客戶都是中國人,用到英語的情況寥寥無幾。但是,他非常堅定的認為:你行業內的英文術語必須要會。
比如汽車行業,因為涉及到買賣和維修,那麼關於汽車的術語你總不能不知道英文怎麼說吧?況且,萬一有說英文的客戶呢?即便你的英語不能面面俱到,但最起碼「分內」的英語要會說。
@劉女士
觀點:免費學,幹嘛不學?
劉女士的移民生活比較精打細算,平時也都跟中國人打交道。她對英語並不感興趣,但由於加拿大對新移民有免費的英文培訓,因此她總說:免費的培訓,為啥不去學?即便學不好,自己也不會損失什麼啊。
她認為,許多不用在加拿大工作的移民,多的是時間,既然有免費英語課,幹嘛不學呢?掌握一點語言能力總是好的,比在家發呆或者整天遊山玩水要強。
@祝女士
觀點:一家人有一個會說的就夠了
大多數移民對學英語持積極態度,但也有不少認為沒有必要的。同樣住在列治文的新移民祝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的理由其實也很充分:
「我退休在家,朋友圈都是中國人,去的都是中國超市。況且,我的子女英文非常出色,碰到要說英文的情況,比如出門旅遊,跟著子女就行,我為啥一把年紀了還要學英文呢?家裡有一個英文高手就夠了!」
@梁先生
觀點:不想學,但面子掛不住
梁先生的觀點則也代表了一種聲音,那就是「我並不想學英文,但怕在加拿大被『歧視』,面子掛不住」。比如,去一些西人的場合不會說英語,別人會心想「英語都不會說,你那綠卡拿的心安理得?」之類的話……
所以,梁先生之所以選擇學英語,完全是為了面子問題。他不希望被人在背後指指點點,質疑自己「連英語都不會說也敢移民」。他還舉了英國和紐西蘭的例子,這兩個國家對新移民的英語能力要求比較嚴格,極端情況下甚至會遣返那些完全不會說英語的新移民,因為他們甚至都不具備最基礎的移民生活能力。
@馬先生
觀點:從不想學到想學,因為想「掙脫囚籠」
移民到華人區的馬先生,在最初的幾年時間裡沒有學英語,基本都在中國人的活動範圍裡出入。久而久之,這給他形成了一個「囚籠感」。他哭笑不得地表示:加拿大有一千萬平方公裡土地,我卻被困在了十平方公裡的「華人區」出不去。
為了能獨自走四方,獨自感受真正的加拿大,為了掙脫囚籠,馬先生最終決定要好好學英語。如此才能自由,如此才是真正的新加拿大人。
@陸女士
觀點:對西方文化無感,只學基礎英文
陸女士是屬於「英語要學,但會最基礎的交流就行」。在她看來,中國文化已經非常興盛的加拿大,華人移民並沒有必要融入西方文化 —— 除非對西方文化特感興趣。
就像她說的「我又不去西方音樂節、西方活動,也不看西方新聞,精通英語又能怎樣呢?」所以在陸女士看來,能用英語和人做基本溝通完全足夠。
以上8位新移民可以說是各抒己見,各有各的對新移民學習英語的看法,你支持哪一種觀點,或是有哪種自己的觀點呢?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