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知夕
評論贈書:你認為國內視頻網站能複製HBO的模式嗎?我們將會選取三名留言質量較高的用戶,免費贈送「重新理解人力資源」。(互動平臺:「第一財經資訊」微信公眾號 )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也是最終季已於4月15日開播,這意味著陪伴全球觀眾8年的史詩級美劇即將畫上句號。
作為收官之作,第八季只有6集,但製作成本超過1億美元,最後4集每集超過1個小時,無論是資金投入還是時長都堪比大片。
這部劇有多「燒錢」?
這部被譽為「印鈔機」的美劇從2011年4月起熱播至今,成為有史以來最火的電視劇之一。據CNBC報導,第八季時長從54-82分不等,單集成本高達1500萬美元(約合1億人民幣),總製作成本超過1億美元,製片人宣稱:「每一集都相當於一部電影。」此前,第六季和第七季每一集的製作成本約為1000萬美元。
當然,花的多賺的也多。
據尼爾森媒體研究所的數據,權遊第七季僅僅是美國國內,平均每集的觀眾數量就突破了1000萬人,這也意味著僅僅在美國,GoT第七季就給HBO(家庭影院頻道)帶來了10.7億美元的收入。
財報顯示,2017年全年HBO的收入達到63億美元,其中訂閱收入就達到55億美元。2018年,HBO電視臺和流媒體平臺總計獲得66億美元的收入,其中運營收入超過20億美元。
付費內容鼻祖HBO的秘密
不靠廣告、沒有贊助,「如何讓用戶持續付費?」這始終是國內各大內容提供方、製作者、甚至自媒體IP們不斷探尋的問題。
而通過剖析爆款製造機HBO的案例,或許能給內容製作者帶來一定的啟發。在《HBO的內容戰略》一書中,作者將答案歸納為以下7點。
小比爾·梅西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 推翻「收視率」主義,聚焦內容價值。
不論是廣播還是電視,一開始,收入都是來源於廣告的,收視率則是廣告商最關心的數字。但是重視收視率的副作用之一是,節目質量得不到保證。如果一個節目不能吸引人們,不能爭取到足夠多的關注,讓廣告投入物有所值,那麼這個節目就會成為歷史。
因此,HBO始終不售賣任何廣告,漸漸形成了依靠「C端」訂閱用戶的商業模式,而非「B端」廣告主。這恰好是做好內容的最重要前提。HBO選擇用內容價值持續吸引用戶。
2. 技術改變了信息傳輸方式
在增大覆蓋率、尋找潛在用戶方面,HBO不斷突破,嘗試運用當時的新技術衛星來傳播信號,最終創造了「電視臺+衛星+有線電視系統」模式。
到1975年年底時,HBO的服務已經覆蓋了16個州,訂閱量接近30萬。可以說,在這一年裡,HBO訂閱量井噴式發展。
3. 持續穩定的管理層,保證了品牌和內容的延續性
內容產業永遠是個特殊的產業,一部好的作品,需要在編劇、導演、演員、後期、宣傳,排期等環節做到完美,缺一不可,但即使你做到了以上這些,它還是有可能不火。這是為什麼?
HBO的發展歷程展示出,這時候原因可能需要歸根到管理層面。
從1984年CEO麥可富克斯進軍原創內容領域之後,HBO每一任CEO都來自內部人員直升,而且幾乎每任CEO都是HBO資深員工,這一穩定的管理層更迭體系也是HBO 46年屹立不倒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4. 通過原創內容進行差異化競爭,樹立HBO品牌
即使不知道出品方,HBO的電視劇也能讓觀眾一眼就看出這是HBO的內容HBO真正崛起,正是從轉向原創自製劇開始。
HBO的每部原創劇集都有幾乎統一的風格:黑幫、毒品、歷史、戰爭、女性等,它的劇集從來不局限在選題上,但是這些劇集都會呈現一個統一的風格,就是製作的精良感,和暗藏在故事中的黑色情緒。
對於場景、劇本、演員、攝影的苛刻要求以及對於故事當中蘊含的深層思考,形成了 HBO 的風格。對於觀眾來說,一旦入坑,便很難爬出來。
成立至今40多年來,經由HBO製作、播出的美劇包括——《欲望都市》《黑道家族》《兄弟連》《大西洋帝國》《斯巴達克斯》《監獄風雲》《新聞編輯室》《真探》《矽谷》《權力的遊戲》《西部世界》《墮落街傳奇》……這還只是一小部分,而且劇集的製作成本也越來越高。
5. 絕對尊重內容的創作者,不會幹涉內容創作
HBO的一大重要原則就是絕對尊重內容的創作者,正是因為這一點,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好萊塢一大票希望創新的創意人才「屈尊」與體量小很多、品牌也在孵化中的HBO合作。
此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公司的發展,有了時代華納這樣的傳媒巨頭撐腰,HBO 底氣十足,又培養了一批一線編劇、導演和演員。
現在再去看多年前被封為「神劇」的《黑道家族》《欲望都市》《六尺之下》,我們可能覺得已經過時,反倒是近些年的《權力的遊戲》《真愛如血》更合你的口味。這不是欣賞水平的問題,而是HBO的製作者們把握並呈現出了一代代消費者更喜歡的非現實題材。
6. 敢於高舉高打,通過大手筆投資製作精品
HBO今天的品牌認可度和江湖地位也是靠錢燒出來的,HBO在劇集上捨得投錢,更重質而非量。
HBO自創建以來一共出品的電視劇不超過200部、迷你劇不超過30部,加在一起都不如中國電視劇行業一年的產出多。但是,今天的觀眾只要一看到HBO出品的劇就本能地認為一定有超高的製作預算來保證內容質量。
人們常常說HBO劇的整體風格是「黃暴汙」,其實,雖然暴力和色情是付費頻道吸引眼球的一大優勢,也是 HBO 的一大賣點。但 HBO 的劇集絕對不止黃暴這麼簡單,在這些限制級的畫面下,是 HBO 對於人性慾望的把控,也是對於現實社會諸多問題的探討,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7. 全球化戰略從易至難,積極與本土運營商合作
1984年,HBO訂閱量增長遭遇瓶頸,即有線電視是一個有限的世界,市場飽和是不可避免的。
20世紀90年代,HBO先後進入歐洲、拉美和亞洲市場,並漸漸佔據了可觀的份額。
同時在2010年進軍在線流媒體產業,與蘋果合作推出HBO NOW。
而對於中國市場,此前HBO一直未能順利開展。這並不是劇集尺度與質量的問題,而是多數國內用戶並沒有付費收看電視的習慣。
2014年底,HBO和騰訊視頻開展了獨家合作,以「付費看全季、限時免費」的形式觀看,這也成為HBO正式跨入中國網絡市場的一大步。
最強對手崛起!
但如今,HBO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Netflix(奈飛)成為不可阻擋的競爭者。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艾美獎」,Netflix與HBO平起平坐,兩者均獲得了23個獎項,但這卻結束了HBO長達17年的連勝紀錄。另外值得觀察的一個細節,Netflix曾獲得了112個提名,在提名數上以4個微弱優勢開始超越HBO。
Netflix是否會成為HBO的終結者,書中並沒有給出答案。但這兩家娛樂巨頭在各自時代的快速崛起與獨霸一時,都驗證了渠道建設與品質內容的完美融合是媒體邁向成功的不二法門。
尤其是在內容提供上,數字時代的個性化訂閱和在線付費的開啟,為題材新穎、製作精良、表演精湛的優秀內容提供了足夠廣袤的商業空間。
市場從來不會虧待良心作品,如果說本書對我們而言有何借鑑與啟示的話,那麼,單純的「流量思維」將重新被「內容為王」的觀念澄清視聽,後者既是媒體的制勝之道,也將是懲罰其敗北的詛咒。
上述部分資料由湛廬文化提供
評論贈書:你認為國內視頻網站能複製HBO的模式嗎?我們將會選取三名留言質量較高的用戶,免費贈送「重新理解人力資源」。(互動平臺:「第一財經資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