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專業靠譜的輔導不能改變世界,卻可以讓正在迷茫中備考的你變得更好。
最近幾年,全國導遊資格考試越來越火熱報,很多人在諮詢如何考取外語導遊資格證,從和他們的聊天中發現:很多人把外語導遊和出境領隊搞混了!
出境領隊
首先說一下領隊吧,所謂領隊,也叫出境領隊,或者國際領隊,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帶領一個國內團隊到國外旅遊的全程陪同人員,相當於出境版的全陪導遊,只不過全陪導遊是帶團從國內甲地到國內乙地,而領隊是帶團從國內甲地到國外乙地。
外語導遊
接著再說一下外語導遊,外語導遊指的是接待一個外國團隊在國內旅遊的導遊人員,它需要持有相應的外語導遊證,也即是在普通中文導遊證的基礎上加試一門外語,常見的比如英語、韓語、日語等。考外語導遊資格證跟中文導遊資格證一樣,你只要外語好,就可以去考。
如何報考外語導遊資格證
1.如果你是首次參加導遊資格考試,在報考的時候選擇相應的語種就可以了;
2.如果你已經取得中文導遊資格證,那麼在下次報考的時候加試一門外語現場面試就可以。
以英語導遊資格證為例:初次報考,只需兩部分:中文筆試和英文口試 ,所以我們複習也應該主要從這兩方面著手。今天先和大家分享秘籍之一—筆試過關技巧。
筆試過關技巧
由於中文導遊筆試和外語導遊筆試內容都相同,考試範圍都在《全國導遊基礎知識》、《地方導遊基礎知識》、《導遊業務》、《政策與法律法規》四門課上,所以我們應熟練掌握著這幾本書的內容,書至少要看三遍才有效果。
(一)通讀全書。在學習每本書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而對這本書概括最簡練的地方就是書的目錄。所以在看書之前,我們要先看目錄,通過目錄了解書的章節和每章的內容。這樣才能在腦中形成大體框架,做到心中有數。在聽老師授課的同時,自己再仔細的通看全書,並用筆畫下自己認為的重點。(其實重點只有自己總結才有用,別人幫不了你,所謂的重點和非重點的命中率一樣)
(二)背誦重點。第二遍看書時,我們要把重點強化,最好以章節為單位記憶。背完一章後回頭想一下這章的內容,同時將自己認為容易混淆的內容(如:年代、各組風俗、各國禁忌)寫在筆記本上,進行對照記憶。
(三)查漏補缺。在考試之前一定要再看一遍書,這時可發現以前漏下的重點內容,及時劃出並將它記住。
(四)互相提問。我個人並不主張死記硬背,要靈活記憶。當感到背累了記煩了時,幾個人湊在一塊相互提問一下,這不僅可以提高記憶的興趣還可以將內容記得更牢。
(五)題海戰術。老師發的試題大多都是往年的考題,或是老師根據經驗總結的一些重點。這些題一般被考中的機率很大,所以一定要將這些題做透,做題時並不是只要我們會做這個題而已,而是要聯想到與此相關的其他內容,以加強記憶,橫向擴充,舉一反三。
今天繼續以英語導遊資格證為例,和大家分享拿證秘籍之翻譯技巧。
外語導遊翻譯技巧
外語導遊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導遊和翻譯,是旅遊企業的支柱和代表,是旅行社的重要成員,在涉外旅遊接待工作中起著協調、溝通的重要作用。
一、外語導遊翻譯的特點
(一)即時性。即時性特點需要導遊員提前熟悉景點的導遊詞和相關的知識背景,提前預計所要提出的問題並準備好答案。
(二)準確性。準確性是外語導遊翻譯一項最基本的要求。對數字、人名、地名等的翻譯尤其需要準確,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將造成麻煩。旅遊景點的詳細描述,背景知識的介紹,相關文化的解說都是外國遊客了解中國的直接途徑,一旦翻譯中出了差錯,中國的形象將會受到影響。
(三)複雜性。一個優秀的導遊員不僅要熟悉導遊業務,而且要具備良好的自身素質,包括知識水平,心理素質,與人溝通的能力等。外語導遊翻譯涉及的知識面廣,覆蓋面寬,「既包括歷史文化知識和相關的理論知識,又包括與旅行遊覽相關方面的旅遊常識,還包括廣泛的國際知識等。」外語導遊員還應掌握一些地方方言,在偏遠山區能聽懂當地方言,進行翻譯。這些知識決定了導遊員必須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通才,而且還要在導遊過程中靈活運用這些知識。
(四)靈活性。由於旅遊是以休閒為目的的活動,所以整個旅遊過程中的導遊翻譯也應該是輕鬆活潑的。在用詞方面應儘量做到生活化,親近化,以便遊客和導遊員之間愉快輕鬆地相處。而在面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遊客時,外語導遊也應該以靈活的方式來把握旅途過程中的氣氛併合理安排行程。
二、外語導遊的口譯技巧
(一)複雜句子簡單化。在實際工作中,外語導遊同外國遊客是同處在特定的場景中的對話,要求以能被聽懂、理解、無誤解為準則。因此,導遊語言應力圖簡明扼要、準確易懂。要儘量把冗長的各類從句分成一個個簡單句,這樣既簡潔又易懂,不會引起遊客的困惑。
(二)運用解釋或對比的方法簡化講解內容。例如在介紹中國景泰藍的一段文字,「It was developed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Chingtai of Ming dynasty」。外國人對中國的朝代大多不熟悉,因此加上解釋it was from1450-1456 A.D. 就會讓講解更易懂。
(三)簡化術語。儘量少用過於專業化的的詞語。以故宮中的太和殿為例,英文翻譯有the hall ofSupreme、Harmony、Supreme Harmony Hall 等多種複雜而不容易為外國遊客理解的術語。最近的the Throne Hall翻譯就不錯,簡單易懂。但一味地講究簡潔而不能做到準確是不可取的,有人介紹秦始皇陵墓用了「tomb」,而不是「mausoleum」,雖然做到了簡化,卻不準確。因為普通百姓死後所葬之地為「tomb」,而帝王葬身之地是「mausoleum」。
三、外語導遊口譯註意事項
(一)關於景點名的翻譯。國內地名的譯法很不統一。專家認為,旅遊景點名稱屬單名最好照顧韻節和外國人的習慣讀法,把「湖」、「山」、「園」等也同音譯出。如岷江和灕江譯做Minjiang River,Lijiang River。旅遊景點名稱的比較可取的譯法通常採用音譯與意譯相結合,一是漢語拼音名加意譯名,意譯名放在括弧裡,即XiangbishanHill(theElephant-TrunkHill);另一種就是在音譯與意譯名之間加一個or。例如,Xiangbishan orthe Elephant-TrunkHill,九寨溝譯為JiuzhaigouValley or Nine VillagesValley。但要注意,像峨眉山這樣的名山,早已有公認的譯名EmeiMountain或 Mt.Emei,所以不應譯為Emeishan Mountain。對於景點名的翻譯,英語導遊應儘量採用已有的、被廣泛接受的譯法。
(二)關於語言風格
1.外語導遊的工作內容多傾向於旅遊資源的介紹,工作任務強調的是旅遊活動中的導遊服務。因此,外語導遊的語言表達必須做到嚴謹、生動、準確,同時做到適合聽,明白易懂,明快簡潔,完整完善。如外語導遊機場接站致歡迎詞: Ladies andgentlemen,Welcometo Jinan!Letme first introduce myself toyou.I`m Liu Jun.You can also call me Xiao Liu.I`llbe your guide during yourstay in Jinan.As your guide,my job is to smooth yourway,care for your welfareand try my best to answer your questions.I`ll try mybest to make your stayhere a pleasant one.We highly appreciate your support andcooperation.短短幾句話,既表達了自己對遊客由衷的歡迎,又簡潔地作了自我介紹;既向遊客說明了自己的工作職責,又表明了工作態度和對遊客的希望,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為與遊客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打下了基礎。
2.多使用疑問句和祈使句。疑問句的使用是提出問題,增加遊興。例如:A.Do you know how many steps there arefrom here to the top of themountain?I will tell you when we reach there. B.Whyis Cloisonnéalso called in Chinese「Jingtai Blue」? 祈使句有請求、命令、叮囑、號召人們做某事的含義。導遊員是旅遊團隊的指引者和保護者,他在提醒遊客注意人身、財產安全時、在指引遊客欣賞人文和自然風光時、在敦促或規勸遊客行為時都會大量使用祈使句。如: A.Please rememberthe bus number. B.Do not drink unboiled water herebecause it might make yousick.C.Let`s head for the hotel.It`s about an hour`sride.So please sit back andrelax.
(三)關於文化差異
由於中外文化差異很大,外國遊客往往對中國老百姓人人皆知的情況不一定很了解。因此,講解時要作一些解釋,提供一些人文歷史、風土人情等方面背景的知識,一是幫助他們理解,二是以喚起他們的興趣。例如,把「三月三節」翻譯成San Yue SanFestival還不夠,應該加上適當的解釋,比如譯成Thefestival usually takes place on the third day of the lunar thirdmonth, whenminority people,especially the young get together for folksong contest ormaking friends with each other.
(四)翻譯時適當變通
有些景點的解說常涉及到一些經典名句、對聯。這給外語解說帶來了不少困難。比如,在講解樂山睡佛時,因大佛正處在其心臟位置,印證了「心中有佛,佛在我心」的宗教理念,這句話不可不譯。這八個字很值得玩味, 從形式上看,前四字和後四字基本對稱。從含義上看,前後可互為條件或互為結果,即:「因為心中有佛,所以佛在我心」,或「所以心中有佛,是因為佛在我心」。因此,「My heart clings to Buddha,Buddhais in my heart.」。
(五)分清主幹,突出重點
在介紹旅遊點時, 常常要說明所處的位置、歷史、人口、佔地面積。一般而言,英語句子主從關係較多,層次極分明,次要成分多用分詞短語或介詞短語表示,而漢語句子多用並列動詞或並列成分,層次不很明顯。例如:重慶位於中國西南部,面積8.24萬平方公裡,人口3107萬,是國內外旅遊勝地之一。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Chongqing isone of the famous tourist attractions both at home andabroad,with an area of82,400 square kilometers and a population of 3,107million people。這樣翻譯就符合英語的行文習慣。主要信息用謂語動詞表達。次要信息用非謂語形式表示。
導遊翻譯是一門藝術,要想做好這一工作,導遊一定要下一番苦功。一方面,必須自始自終以旅遊者為出發點,立足傳播中國文化,弘揚華夏千古文明;另一方面,導遊口譯者還得加強翻譯方面的理論素養,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具備堅韌的探索精神,多思勤問,多查各種資料,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導遊翻譯工作中做到表達嚴謹、生動,用語準確,才能提高導遊的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