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新手媽媽們會覺得寶寶的年齡小,還沒有長出牙齒,所以不用怎麼進行口腔護理,長大了慢慢再給他們護理牙齒不遲。但是事實上,無論是母乳餵養的寶寶還是奶粉餵養的寶寶,他們的口腔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那麼,不同月齡的寶寶究竟應該怎樣給他們做口腔護理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針對不同月齡的寶寶進行口腔護理
一說要對寶寶的口腔護理,不少新手爸媽們就很迷惘,「怎樣做啊?」其實不必著急,
可以分不同的月齡來進行:
1、0-6個月寶寶
這個階段的寶寶大部分還未長牙,但寶媽還是要每天給寶寶清潔口腔。正確做法是先讓寶寶喝點兒溫水,再用紗布蘸上溫開水或淡鹽開水給ta輕擦牙齦和口腔。
2、6個月-2歲寶寶
6個月時寶寶已經長出乳牙,寶媽可戴上有摩擦作用的「手指牙刷」可以給寶寶靈活刷牙。先備好溫開水,用「手指牙刷」清潔寶寶的牙齒、舌頭與齒間縫隙。到寶寶1歲左右,大牙長出,這時可以用兒童牙刷給寶寶刷牙了,不過為了寶寶的口腔健康,最好選擇白開水。
3、2-3歲寶寶
這個月齡的寶寶,他們的乳牙已全部長齊,寶媽可以選擇幼兒專用的牙膏牙刷給他刷牙。
4、3歲以上寶寶
這個時候可以培養寶寶獨立刷牙了,讓寶寶看著和模仿自己刷牙,然後再讓他獨立刷牙,慢慢過一段時間他就會養成獨立刷牙的習慣了。
寶寶口腔護理的4個大坑,你中了幾個?
在給寶寶護理口腔的時候,如果稍不留神,很可能就容易掉進一些坑裡。快來看看你有嗎?
1.用新紗布蘸水擦
著一定是針對新生兒說的,有些新手父母為了保證寶寶的口腔乾淨,可能會用新紗布蘸水給孩子擦拭,其實這是不合理的,因為新生兒的口腔黏膜非常細嫩,稍不留意,紗布就會損傷寶寶稚嫩的口腔黏膜,而且是肉眼看不到的損傷。細菌、黴菌隨著侵入繁殖,引起黴菌性口腔炎。
2. 含著奶瓶睡覺
年齡大一些的寶寶,已經漸漸不用頻繁吃奶了,但是還是有不少寶寶喜歡叼著奶瓶睡覺,家長們覺得這是安撫寶寶睡覺的一種不錯的方式,但是這樣其實使牙齒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奶水,極大的提高了齲齒的機率。
3.長了齲齒不及時治
「乳牙是要替換的,齲齒不用治啊!」這是一部分家長的觀點,但是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從寶寶幾個月牙齒開始萌出到3歲,乳牙齲齒都可以得到完善治療,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往往導致牙髓(牙神經)炎和牙根尖周圍炎,造成的危害和痛苦更大。
4.放任寶寶吃零食
溺愛孩子的家長們,尤其是老一輩人很容易放任孩子吃各種零食。但是其實不少零食中都含有大量的大量糖分,長期食用增加蛀牙機率,對口腔的健康有害無益,而且還容易造成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