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移動網際網路飛速發展,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 ,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場景與網際網路越發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並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享受這種科技與網際網路技術帶來的高效性、便捷性體驗。如此一來,用以支撐移動端網絡應用程式交互運作的數據流量成為人們繼話費之外的另一大通訊消費支出。
據工信部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10月份,我國行動電話用戶人均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達到2.25GB,比去年同期的0.91GB增長了147.8%,比此前一個月增長了14.8%,創下史上最高漲幅。
這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不難想像,人均流量的突飛猛進與運營商推出的優惠流量卡不無關係。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此前就與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小米、京東等網際網路公司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網際網路卡,例如米粉卡、阿里魚卡、騰訊王卡等等,大流量低資費,深受用戶的喜愛。至此,運營商數據流量資費的性價比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移動全球開發大會上,中國移動官方表示:自從2015年以來,中國移動的上網流量資費已經下降了68%,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全面取消,國際長途電話費、中小企業網際網路專線接入資費大幅降低。並且,中國移動將繼續推動網絡「提速降費」,降低4G消費門檻,做大4G客戶規模。
此番言論一出,立刻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表示移動流量資費仍然是最貴的,諷刺移動5元30MB套餐十年沒有任何變化;還有不少網友調侃移動只和自己比,從不跟別人比。
的確,相比於電信和聯通的手機資費套餐,中國移動的降費顯得不夠真誠。我們對比了安徽地區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的省內不限量套餐,發現同等級的套餐資費,移動要比電信貴出三倍。
比如說,中國移動的全省流量不限量98元套餐和中國電信的不限量99元分享計劃套餐內容基本一致,都包含省內流量不限量+國內流量2GB+國內語音300分鐘。不過,電信的不限量99元分享計劃套餐可3人分享3張卡,也就是說,3人都可享受省內不限量套餐內容,並且3人分攤每月資費,低至33元/人;而中國移動的套餐只限一人使用。哪個套餐更優惠我們一眼可見。
不僅如此,電信的不限套餐量99元分享計劃是新老用戶均可辦理,而移動的全省流量不限量98元套餐只有從新用戶入口進入辦理,老用戶只能辦理不限流量的附加包,並且附加包對老用戶的原本套餐還有資費限制。
上個月,針對老用戶不能轉新套餐問題,工信部發布公告明確提出三大運營商「不得推出限制老用戶選擇的資費方案」。電信、聯通目前已經陸續放開了各自老用戶轉換套餐的限制,為何移動目前依舊沒有動作?
移動在流量資費上的高昂讓不少消費者喪失了對移動的好感,如果移動還不改變,在5G時代,也許老大哥的位置就要不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