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漢語被聯合國列為全球通用語言的消息傳遍網絡,許多國人因此而自豪不已。但事實上,這是一條沒有任何官方媒體證實的「假消息」。
事實上,聯合國從來都沒有將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列為全球通用語言,因為這意味著其就相當於地球的官方語言,他們沒那個資格,也沒那個權力。
那麼這個謠言是怎麼來的呢?
事實上,這個所謂的全球通用語言,正確的叫法是聯合國工作語言。即在聯合國的所有會議、官方文件,以及有關記錄、事務中可以使用的語言。目前全球共有六種語言被列為聯合國工作語言,分別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與西班牙語。
值得一提的是,漢語從聯合國成立之初,就一直是作為聯合國官方語言存在的。1946年,在舊金山的《聯合國憲章》的籤字儀式上,各國代表需要用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或者漢語這五大語種在憲章上簽字。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代表是第一個在憲章上簽字的,用的就是漢語。而正是在各國代表籤字之後,《聯合國憲章》才正式生效,聯合國也才算正式成立。
所以,漢語從一開始就是聯合國承認的官方語言。當然,其正式被以文件確立為聯合國工作語言,是在1973年。
在此之前,漢語雖然是聯合國五大官方語言之一,但其地位要低於英語、法語、俄語與西班牙語這四大語種。這主要是由於當時中國的國際地位較低,國際影響力小,不被大家重視,沒有話語權。甚至於連當時的「中國代表」們,都自己放棄了使用中文,因為他們覺得英文比較高大上。既然你自己都不認同自己,那麼其他人自然不會認同你。
但,隨著1971年,咱們國家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被恢復,漢語在聯合國的地位也隨之提升。當時在我國代表的強烈要求下,聯合國大會第二十八屆會議通過了第3189號決議:
考慮到五種正式語文中四種均已列為大會和安全理事會的工作語文,並確認為了提高聯合國的工作效能,中文也應具有與其他四種語文同等的地位,決定將中文列為大會工作語文並依此修正大會議事規則的有關規定」
但即使是如此,那也是有著快半個世紀的歷史了,如今卻被改個名字翻出來炒冷飯,這未免有些可笑。
雖然說,全世界都說中國話這麼一個想法是不錯的,但您不能胡編亂造啊。得益於咱們中國的人口,漢語是目前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但並不能稱為所謂「通用語言」的理由,因為其流通性有限,基本職能是在中國地區以及東南亞的華人聚居區中流行,遠不如英語甚至於法語、西班牙語那樣的全球化。這其實也可以理解,因為人家那畢竟是數百年前依靠殖民所建立其文化優勢。
總而言之,漢語的通用性,在目前還比較有限。如果僅僅人多就能稱為全球通用語言的話,那麼印度也差不了多少。所以,大家還是要有自己的一個判斷,至少官方沒有發布的消息,不要輕易相信,這樣會鬧笑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