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前,我們談了北海道大雪山國立公園的紅葉路線(具體點擊:十一秋狩北海道大雪山,我發現了個日本人私藏的北國紅葉勝地),那是因為,十一期間在那兒看紅葉正當時。
而隨著氣溫繼續轉涼,日本看紅葉接下來的正當時,終於可以移步到中部,海拔較高的飛騨山脈地區了。這算是一條10月中下旬的中部紅葉路線,它位於長野縣,有兩個不錯的點,即上高地和乘鞍高原。
別看這兩個地方都在長野縣,也都屬於有著「日本阿爾卑斯」之稱的中部山嶽國立公園飛騨山脈,但這兩個地方卻差別蠻大.
如果沒有一些心理準備和了解,尤其是到上高地看紅葉,難度甚至比大雪山國立公園還要高,所以它更需要簡單說說,選擇還是要慎重為好。
上高地和乘鞍高原
從地圖上看,中部山嶽國立公園沒有北海道的大雪山國立公園顯眼,事實上,它的面積要更小一些,但小得並不算多。
相比大雪山國立公園2267.64平方公裡的面積,中部山嶽國立公園也有1743.23平方公裡,僅小了520多平方公裡。
之所以地圖上看著不顯眼,則是因為中部山嶽國立公園不如大雪山是「圓滾滾」的,而是南北狹長跨度的自然公園,它的西邊,是富山縣和岐阜縣,東邊則是新瀉縣和長野縣。
雖然大雪山國立公園有著北海道的最高峰旭嶽,但和中部山嶽國立公園傲然挺立的飛騨山脈相比,它還是矮了一點,畢竟旭嶽只有2290米高,但中部山嶽的乘鞍嶽、穗高嶽和立山高度,均超過了3000米。
相比北邊的立山,此次要說的乘鞍高原(乘鞍嶽附近)和上高地,都在南邊。
雖說上高地海拔沒有乘鞍嶽高,但它所處的燒嶽,海拔也有2455米,這也是超過北海道最高峰旭嶽的高度,而與上高地北邊毗鄰的,則是飛騨山脈,中部山嶽國立公園的最高峰奧穗高嶽,高度達3190米。
而就我們在飛騨山脈,以及北海道大雪山國立公園的親歷感受而言,論山峰的險峻程度,北海道大雪山的確是不如中部山嶽國立公園的,感覺還是有點太溫柔。
今年5月,日本中部地區的平地早已是春暖花開,但我們坐纜車上到新穗高山頂,發現還是一片冰天雪地(具體點擊:天氣很重要,日本阿爾卑斯纜車登山指南),而山中氣候更是說變就變,明明出著太陽,不一會就開始漫天大雪。
也是因為海拔高,所以才能在10月份的日本中部地區,通過上山,能最早看得見當地秋天的紅葉。
看過我們所寫的大雪山國立公園紅葉路線的應該清楚,在大雪山國立公園,你從層雲峽到另一個景點糠平湖,再到然別湖,是有一條公路可以走的,對於自駕而言還算方便。
但上高地和乘鞍高原,雖然同屬於中部山嶽國立公園,地圖上看,距離也不過20多公裡,但想坐車直接去,真的沒那麼方便,甚至你只能徒步,冒著生命危險順著山脊走,至少也得7個多小時。
對於外國遊客而言,這的確不是個好辦法,所以,一般人都會二選一,這是一個比較初步的心理準備,即,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去其中一個地方就可以了。
接著,就是來自這兩個地方選擇上的差異,這是本篇的真正重點。
上高地更適合登山者
雖然這兩個地方,還是有些類似之處,比如都有溫泉,都可以看紅葉山景。但實際上,你去上高地,要比乘鞍高原難度更高,更考驗你的意志。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交通。
同樣從松本出發,你坐巴士去乘鞍高原,走盤山公路可以一直抵達它的主要觀景臺,從巴士終點站下來,輕鬆徒步就可以看到紅葉。
乘鞍高原同時也是有名的星空展望地,也有一些比如林中飛行等戶外體驗活動,此外它還是自行車運動愛好者比較喜歡活動的一個地方。
整體來說,乘鞍高原開發得比較成熟,旅遊設施也更完備,可選擇的項目更豐富。
相比乘鞍高原,上高地就沒這麼多選擇了。
首先,無論你從東邊長野松本出發,還是從西邊岐阜高山出發,開私家車的話,分別最多只能開到沢渡停車場和平湯停車場,然後坐巴士或計程車繼續進山,最終坐到上高地停車場。
對遊客而言,從松本或者高山出發,也都有巴士可達,但高山的巴士,同樣得在平湯溫泉站換乘,松本稍微好一些,可以直達。
但這並不是真正辛苦的,真正辛苦的是你到了上高地停車場之後。
那是一個河谷地帶,旁邊就是一條河流,也是巴士的終點站。如果你想看到最好的上高地紅葉景觀,那麼,下來你就只有一條路,就是背著旅行包走路爬山,這條步行的山路,長度更是有20公裡左右。
徒步的這20公裡道路,你可千萬別以為是國內那種景區過度修建,已經硬化的臺階道路,而是各種石子路、河灘路、泥巴路等自然道路,難走程度絕對會超出預期。
換言之,去上高地看紅葉,更適合於體力好,對登山露營有追求的戶外愛好者,普通體力較弱遊客不適合。
退一步講,因為去上高地更難,你能看到的紅葉景致,也要比乘鞍高原更有味道,在巴士終點站附近就已經很不錯了。
再說上高地的登山小屋,它一路上都有,且不是簡陋的自助式小屋,而是有服務人員,提供被褥的小旅館。上高地的官網顯示,這種大大小小的旅館,共有18個,並且有各自的網站,以供遊客預訂。
但隨著海拔上升,上高地登山路上的登山小屋,也會越來越小,到了山頂,甚至單人間也沒有了,可能還得打通鋪。當然,淡季沒那麼遊客的話,山頂小屋也許還會有單獨房間,但旺季就千萬別想了。
上高地的這條登山路線,對於體力好,且富有經驗的登山者來說,是一條比較有吸引力的路線。
因為從上高地出發,翻過上高地山脈,再經西穗高嶽山脊上的路,可以翻山一直下到新穗高纜車站,這就到了各種溫泉可泡的新穗高溫泉鄉,所以有一部分登山者,是把去看上高地紅葉和去新穗高泡溫泉(具體點擊:體驗日本新穗高溫泉鄉,收費總比免費好)結合起來遊覽的。
這個結合非常強悍,因為想完成這條路線,需要非常強大的體力和更豐富的登山經驗,新穗高這條線路,每年也都有意外發生,所以,外地遊客的話,即便你想試試,那也建議你一定要找個當地嚮導,生命真的不是開玩笑。
紅葉與溫泉的選擇
上高地最好的紅葉,不在山頂,而是在山腰,一個叫做涸澤的地方。
涸澤也是上高地著名的露營地。紅葉期間會有非常多的人在這裡露營,甚至組成了一個夜間地面星空的景觀。
即當天全黑的時候,你在一個相對高的位置,俯瞰涸澤附近的露營地,因為每個帳篷都會點燈,那些有些密集的星星點點帳篷燈光,湊在一起就像極了夜空裡的星光璀璨。
如果你是外國遊客,也沒有背帳篷等露營設施,到涸澤也是可以露營的,因為那裡的登山者小屋,提供帳篷等露營設施出租服務,但紅葉旺季的話,數量有限,你最好提前兩周,到官網找聯繫方式預約會保險一些。
至於看紅葉的淡旺季區分,我個人經驗就是,一般周日到周四比較淡,周五到周六比較旺。
去上高地看紅葉,也比較適合過夜,隔天再看。即第一天你步行到半山看了紅葉,第二天一早,建議衝頂,天氣好的話,你能在山頂看到雲海日出,那是上高地除了紅葉之外,另一個比較壯美的景致。
雖說乘鞍高原和上高地都有溫泉,但總體來說,上高地的溫泉,要比乘鞍差一些,畢竟,它是個自然保護區,而乘鞍高原則是度假區。設施上不能比,至少你在上高地,是找不到乘鞍高原白骨溫泉那種氣氛的。
上高地的旅館,也多以早期旅館為主,爬山爬累了,找個登山小屋,能有澡堂式溫泉可泡就不錯了。
但不得不說的是,上高地南邊還有個中之湯,倒是可以在去上高地之前去體驗一下。
之所以說中之湯,在於這個湯有特色。日本有一個叫做秘湯守護協會的組織,中之湯也是會員之一,說明它也是個秘湯,雖然沒辦法和新穗高的溫泉比,但作為山中的湯,它還是有秘境的,畢竟山前山後就這一家。
當然,去松本去中之湯,再去上高地,多少會有點繞,如果覺得不方便的話,那在上高地換乘站沢渡,泡泡溫泉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