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逸
這周末沒有回農村走訪。
但去了一個只要女人的茶會。她們主要是在一起說一些自己的對婚姻的感受,然後彼此開導。
一個女人的婚姻讓我挺震驚的。以下用第一人稱,希望不管男女都能說說自己對這件事的想法。
「我不能離婚,因為有兩孩子。我自己養不起孩子。而且房子車子離婚的話,即使平分,生活質量也會大大下降。男人也沒什麼大錯。但是,我倆就是相處不了。
我寧願跟我婆婆過,都不願意跟男人過日子。我婆婆在家的時候,什麼活都幫我做,而且也理解女人的不容易,知道看個孩子很累。但是,男人在家,我婆婆就會休息幾天,把時間都留給我們夫妻。結果,我們夫妻就開始吵架,他什麼都不想幹。孩子不想看,飯不想做,整天就想著讓人照顧他。可我一個人看倆孩子,也很累。本想著他回來了,能幫幫我,結果,他回來了,我還得多照顧一個。
現在,我幾乎都不盼著他回家,就希望他一直在外邊打工,然後給我和孩子錢就行。這樣我和我婆婆倆人帶孩子,我還能出去上個班,還輕鬆點。」
夫妻最好避免長期兩地分居,感情會逐漸淡薄。
他們結婚一年,她就懷孕了。然後,她就帶著孩子回了男人的老家,跟男人的父母住在一起。除了生孩子,過年,男人會回家幾天,幾乎別的時間都不回家。
但即使這幾天,他們也矛盾很多。主要是,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家裡的活變多了。但是男人一直在外邊,幾乎除了掙錢,沒有承擔過任何家庭責任。這導致,男人根本不會跟她居家過日子,還想著跟自己在外邊一樣,只管自己誰也不管。
而她呢?男人不在家,一直是公婆幫忙帶孩子,男人回家的幾天,公婆就想讓他們一家三口過。結果,他們根本不能過。男人不想幹活,她一個人就要多幹很多活。男人不僅減輕不了她的負擔,還會增加她的負擔。
更可怕的是,因為男人沒看過孩子。不知道帶孩子多累,還總是因為孩子的事跟她吵架。她管孩子,他不讓管,覺得孩子犯點錯很正常。
她讓他陪孩子玩,他一邊看手機,一邊看孩子,根本不顧孩子在幹什麼。她說男人幾句,男人就會覺得她連個孩子都看不了。到最後爭吵,然後彼此感情漸漸淡薄。
一定要讓男人參與管孩子,做家務,否則他永遠不懂過日子。
很多男人不懂得女人的辛苦在於他從來沒有體驗過。
我認識的一個離婚男人,沒離婚的時候,孩子完全給妻子帶,離婚了,直接把孩子給了自己的母親。他從始至終就沒有參與過孩子的生活。按照他的想法,他只要掙錢就行了。看孩子這件事就該是女人的事。就該是妻子或者母親的事。
而這個女人結婚三年,男人一直在外地打工,不曾參與孩子的成長,她一直跟婆婆在過日子。按照她的話說,她跟婆婆的感情都比跟男人的感情深。
但所謂婚姻,所謂夫妻生活,本該是夫妻雙方共同經營。男人完全缺失,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夫妻關係的發展都不會是好事。
所以,不管是作為妻子還是作為母親,必須要督促男人去承擔相應的家庭責任,陪伴孩子,做家務。建議每個家庭每周要有一個家庭日。爸爸媽媽放下手機,專門陪孩子玩耍遊戲。這對家庭生活會大有裨益。
好的家庭關係,一定是婆婆遠離,而男人回歸。
作為過來人,我真的建議孩子還是爸爸媽媽自己來帶。以我為例,孩子三周之前是奶奶帶,發現孩子有很多缺點後,我和丈夫都辭了工作,僅僅為了能陪在他身邊。
孩子跟我們生活在一起之後,明顯更自信,也更活潑了。我跟先生剛開始也經常吵架,因為帶孩子這件事並不容易。但是,我不得不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必須有這種磨合。
這種磨合是什麼?
是你們都在努力把這個小家過好。這才是婚姻最本質的東西。你們學會彼此相處,學會跟孩子相處,學會一家三口往前走,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不要怕這種磨合。更不該不願意男人回家,應該讓他多回家,讓他多承擔家庭責任。他只有在這種承擔中才會真正地理解你,也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夫妻關係也才會真正地良性發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