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2月10日)歐洲時段盤中,現貨金價在1570關口上方企穩。當前短期內金價多空因素相對均衡,中國CPI數據提升了黃金的抗通脹需求,黃金基金經理也在不斷增倉,但強勢美元和美聯儲對美國經濟的樂觀觀點又限制金價上漲,市場依然還在等待亞洲公共衛生安全、全球央行政策前景、英國脫歐談判等方面的消息。而投資者更需要關注的是,北京時間本周二23點整,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向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就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發表證詞。同時本周三23點,他還會在參議院發表證詞。當前市場預期美聯儲會更加鴿派,但美聯儲上周半年度報告,以及美聯儲官員在此前的講話中卻相對樂觀,還在保持觀望。市場預期和美聯儲出現差異這個矛盾將成為市場焦點。
中國1月CPI增加黃金抗通脹需求
2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數據顯示,CPI同比上漲5.4%,漲幅比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PPI同比由上月下降0.5%轉為上漲0.1%。此前機構對於CPI同比漲幅的最大值為5.1,PPI會穩中略漲。分析認為,同比漲幅擴大既有春節及衛生安全事件影響的因素,也有今年與去年春節錯月、去年對比基數較低的因素。總體來看,CPI漲幅擴大不會制約貨幣政策,需要關注疫情對工業品價格造成的下行壓力。市場對於CPI漲幅擴大已有預期。13家機構對於CPI同比漲幅的平均預測值為4.9%,最高預測值為5.1%。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4%,環比上漲1.4%,均有所擴大。短期食品價格仍有上漲壓力。過去一年,豬肉價格攀升是推動CPI上漲的主要動因。1月份,同比來看,食品價格上漲20.6%,漲幅擴大3.2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4.10個百分點。而食品中,鮮果價格連續四個月下降,雞蛋價格漲幅回落,牛肉、羊肉、雞肉和鴨肉價格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只有豬肉價格上漲116.0%;鮮菜價格上漲17.1%。未來物價如何走,需要觀察產業鏈上各企業的穩產保供情況。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介紹,農業農村部正著力推進儘快恢復正常的生豬生產經營秩序,並繼續堅持生豬生產恢復和非洲豬瘟防控兩手抓,落實好國務院各項政策部署,統籌做好壓實地方責任、督導政策落實、強化監測調度、加強疫情防控、加快擴充產能等重點工作。CPI漲幅擴大不會制約貨幣政策。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程實認為,從歷史經驗看,無論本次疫情是助長通脹或是抑制通脹,其影響力度是相對微弱的。因此,料將不會對貨幣政策等託底工具產生制約。黃金ETF持倉持續不斷攀升支撐金價中期走勢
新年伊始,美國和伊朗的衝突,把黃金價格推高到7年來的高位,而在過去幾周,隨著亞洲公共衛生安全問題的蔓延引發市場擔憂情緒,全球投資者追買安全資產,爭先恐後擁抱黃金,加上市場預期美聯儲繼續維持低利率,市場資金湧入黃金ETF,全球交易所黃金儲備已創下多年新高。統計顯示,全球黃金ETF的持倉量上周攀升至2573.9噸,創下2012年以來新高。DoubleLine Capital執行長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表示,美聯儲在今年再度降息的機率是90%。此外,由於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投資人避險意識升溫,推升了市場對黃金的需求。MineLife Pty高級分析師Gavin Wendt也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黃金在2019年以十年來最高漲幅收盤,全年漲幅達18%,因此在亞洲事件爆發之前,黃金ETF領域的走勢就已經十分良好。另外,預估2020年上半年及以後,美元將持續疲軟,為黃金價格提供了進一步的成長動能。即使目前美股接近歷史高位,投資者仍對黃金趨之若鶩。數據顯示,全球ETF黃金持有量上一次達到如此高的水平是在2012年12月,當時美聯儲將利率維持在接近零水平,同時增加了QE資產購買計劃,以提振經濟成長並降低失業率,為黃金提供了良好的持有條件。與當時情況類似的是,去年10月開始,美聯儲持續進行隔夜回購,為市場注入流動性。此外,今年年初的中東局勢也帶來了大量避險情緒。分析認為,整個市場都有巨大波動,將在今年支撐黃金的表現,推動黃金ETF繼續買入。紐約梅隆銀行Global Real Return基金的Suzanne Hutchins表示,今年市場將有更多波動,有諸多風險因素,這意味著後市投資者們將繼續尋求避險。「從多資產角度來看,黃金是有獨特優勢的。」無論在通縮還是通脹的環境中,黃金都會有好的表現。「我們對宏觀經濟的預期是會有更多波動性,投資者們應該持有多樣化的資產,以靈活應對。」凱投宏觀首席大宗商品經濟學家Caroline Bain表示,亞洲公共衛生安全的消息將在本周繼續推動黃金市場。Bain表示:「我們得到的關於亞洲該問題任何消息都將決定價格的走向。不過在過去幾天裡,新增感染人數有所下降。有可能,我們正看到一些能夠很快得到控制的東西。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可能會看到金價回落。」Blue Line Futures首席市場策略師Phillip Streible表示,「我對黃金持樂觀態度」,不僅是因為亞洲事件,還因為美國失業率上升。上個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了22.5萬人,但隨著更多的人進入就業市場尋找工作,失業率從3.5%小幅升至3.6%。圖:金價4小時圖強勢美元限制金價上漲
在全球經濟風險上升的背景下,美國經濟增長依然良好。這時候美元就作為一種避險貨幣受到市場追捧,雖然這種避險屬性和金價類似,但以美元計價的金價勢必會因為美元的升值,金價的升勢受到一定的限制。行情數據顯示,今年伊始美元匯率穩步攀升,在上周五強勁的非農數據發布後,美元指數已升至了去年10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元走強將使得企業將海外銷售收入匯回美國的成本更高,也使得出口商的產品在海外競爭力下降。美元走強還會影響新興市場和大宗商品,美元升值會讓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對海外投資者來說變得更加昂貴。此外,當美元走強時,發展中國家償還美元債務的成本也會變高。儘管美聯儲在2019年下半年三次降息,美元近期仍在上漲,這是美國經濟穩健增長吸引投資者的最新例證。在分析師對貿易緊張局勢感到擔憂的情況下,2019年大部分時間,美元以及與美國經濟增長掛鈎的投資相比其他資產表現更優。許多投資者在新一年剛開始時曾預計,隨著貿易協議的達成以及英國脫歐前景的明朗化,這一趨勢可能出現逆轉。但現在結果恰恰相反,交易員們現在質疑全球經濟能否重新加速。分析表示,「原來的看法現在不適用了;我們依然看好美國,因為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美國是最好的選擇。」一些分析師認為,美元不會升破近期的交易區間,特別是在美聯儲暗示將暫時維持低利率的情況下。許多人懷疑,像亞洲公共衛生安全這種給美元帶來臨時提振的無法預知的事件,能否在不威脅美國經濟增長的情況下提供更長久的支撐?不過,目前投資者仍在繼續購買美國資產。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周跌至去年10月初以來的最低水平。債券價格上漲,收益率下降。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截至2月4日,投資者的美元淨多頭持倉連續三周上升,上個月則觸及了自201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種逆轉是許多投資者做空美元的又一個例證,這只會使美元在動蕩時期得到投資者青睞。川普減稅政策2.0升溫利好風險情緒
北京時間10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周一將提交2021財年預算案,規模將達4.8萬億美元。據美國政府一位高級官員稱,川普在新預算案中將提出,延長共和黨在2017年底通過的有爭議的稅收改革方案。其中個稅削減的到期時間將從2025年延長至2035年,預計總計將減稅1.4萬億美元,這是川普承諾的「減稅2.0」計劃的粗略佔位符。該預算案還假設未來10年利率仍處於歷史低位,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到本年代末僅上升到3%左右。川普政府在預算案中還估計,在低利率和減稅推動下,未來15年美國經濟將以平均每年3%左右的速度增長。而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未來10年美國經濟平均增長率為1.6-1.7%,只有川普政府預測的一半左右。白宮的預算還將提出在未來10年內削減4.4萬億美元的支出,其中大約一半將來自於對社會保障網計劃的全面改革。美聯儲半年貨幣政策報告相對樂觀不利金價
上周五美聯儲遞交國會的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認為,因貿易關係緩和、金融環境寬鬆和全球增長企穩,去年末美國經濟前景的下行風險消減。未來一年衰退可能性近期明顯下降。在遞交美國國會的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裡,美聯儲傳遞了經濟風險下降、利率穩定的信號。在貨幣政策報告裡,美聯儲稱美國經濟溫和增長,去年下半年增速較上半年放緩,勞動力市場進一步走強,通脹持續低於聯儲目標。近幾個月,未來一年衰退的可能性明顯下降。美聯儲認為,因貿易緊張關係緩和、金融環境寬鬆和全球增長企穩,去年末,美國經濟前景的下行風險消減。全球製造業和貿易放緩看來接近尾聲,消費者支出和服務業活動繼續走高。聯儲還認為,資產估值和企業債務高企。以歷史正常水平來看,金融業的槓桿處於低位。金融系統其他的近期風險包括英國與歐盟貿易協議的不確定性等。下半年,美國經濟前景面臨的下行風險一定程度上減少。臨近年末,貿易政策的衝突有所減少。海外經濟增長也有企穩跡象,但疫情帶來新近的風險。除了這些因素,經濟前景還反映出,下半年美聯儲貨幣政策更寬鬆、一些海外經濟體的金融環境有所寬鬆。在金融形勢方面,美聯儲主要提到,聯邦基金利率未來數年的預期走勢下行。名義美國國債收益率淨下行。去年8月因為貿易關係和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收益率顯著下滑,此後因這些擔憂緩和而反彈,收益率曲線變陡,收益率曲線近期的不確定性降低。但在1月下半月,投資者對疫情的擔憂施壓收益率,導致收益率曲線趨平,收益率近期的不確定性有所回升。在國際形勢方面,美聯儲稱,海外發達經濟體增長疲軟,但看來增長在企穩。多個發達經濟體的通脹壓力仍微弱。多個發達經濟體的央行提供了貨幣寬鬆,金融環境進一步寬鬆,不過,因疫情影響投資者情緒,最近幾周,股票市場和債市回吐了部分漲幅。多個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增長緩慢,但有了企穩的初步跡象。近期的疫情可能導致在中國發生的幹擾蔓延到其他亞洲國家,並且擴大到其他全球經濟體。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金融環境波動,從淨影響來看,一定程度上是寬鬆的。也是因為疫情,1月末新興經濟體的股票市場和債市回吐部分漲幅。美聯儲重新確認,意圖在準備金供應充沛的環境下推行貨幣政策,將在必要時開展定期公開市場操作,緩和非準備金負債需求增長的趨勢,保持準備金長期充裕供應。去年12月貨幣政策會後,美聯儲更新了GDP、通脹和失業率方面的經濟預期。和上一次公布經濟預期的9月時相比,12月有更多的與會者認為,實際GDP增長和失業率前景的風險總體均衡,略超過多數的與會者仍認為他們的實際GDP增長前景的風險是傾下行的,失業率前景的風險偏上行。大多數與會者判定,通脹前景的風險總體均衡,但部分與會者仍認為,通脹前景的風險偏下行。沒有一位與會者認為通脹前景的風險偏上行。密切關注本周美聯儲鮑威爾國會半年度貨幣政策證詞
本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出席國會聽證會,就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發表證詞,並接受議員的提問,投資者關注鮑威爾是否會對目前中立的貨幣政策立場進行細微調整。當下,美國就業增長保持穩定,儘管全年就業增長速度比2018年略低,但仍然高於勞動力隊伍擴張的速度。通脹水平穩定在2%以下。金融體系也比2008年金融危機前更有彈性,但美國企業債務水平仍在上升。美聯儲預計,2020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預測中值為2%,失業率預測中值為3.5%,剔除能源和食品價格後的核心通脹率預測中值為1.9%。從近期多位美聯儲官員的表態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內部對現有的政策感到滿意。美聯儲負責監管的副主席誇爾斯(Randal Quarles)上周表示,鑑於經濟前景和相對溫和的通脹壓力,當前的貨幣政策立場是適當的,對經濟前景仍持樂觀態度。最新公布的美國勞工部1月非農就業報告顯示,當月新增就業人口22.5萬,好於市場預期,薪資增速環比上升0.2個百分點至3.1%,顯示就業市場依然充滿活力。不過數據也顯示,隨著失業率降至近50年低位,未來勞動力供應增速放緩正成為預期,2017年以來每年新增就業人數逐年下滑,2018年美國非農就業增長231萬,2019年已經降至210萬。加拿大皇家銀行高級經濟學家Josh Nye表示,美國1月就業數據表現強勁,但考慮到人口老齡化,美國勞動年齡人口潛在增長將放緩,這會限制未來就業人數的增長趨勢。考慮到目前的薪資增速,以及國際油價大幅調整的背景,通脹壓力短期內並不會立刻顯現,這可能會讓美聯儲暫時保持按兵不動的姿態,耐心觀察經濟數據等宏觀形勢變化。紐約梅隆銀行外匯策略師John Velis指出,沒有太多證據表明就業市場過熱,就業市場已經穩定,甚至可能開始降溫。貨幣市場上有一種強烈的預期,即今年即將再次降息,可能是在第四季度,疲弱的勞工前景和不斷下降的通脹預期將是催化劑,這或許是由於全球前景惡化造成的,進而推升美元的吸引力。北京時間20:22,匯通易匯通軟體報價,現貨金價報1571.30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