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的造假案值得中國證券市場的監管者、參與者、投資者反思。近日瑞幸咖啡支付1.8億美元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達成和解的話題引起熱議!眾所周知,瑞幸咖啡因為財務造假被SEC勒令退市,已經於今年6月29日正式退市了,股票也轉入粉單市場,可為何瑞幸咖啡還需要支付如此天價的和解費呢?瑞幸咖啡能支付得起這麼多錢麼?美國SEC對上市公司造假的監管手段對我們又有哪些啟發?對此,我們做幾點簡單分析。
首先,SEC對嚴重造假者的處罰,退市並不是終點,只是處罰手段之一。
關於上市公司財報造假,美國是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的,處罰手段很多且規定非常詳細,比如2002年頒布的「薩班斯法案」,就明確了編制違法違規財務報告的刑責:篡改財報文件最高可判處20年監禁或者處以500萬美元的罰款禁,涉及證券欺詐的,最高執行25年監禁,如果上市公司利用資源對舉報者進行打擊報復,相關人員最高可被判處10年監禁……當年著名的安然公司造假被揭發後,除了繳納5億美元罰款外,直接造假的CEO斯基林被判24年監禁還交了4500萬美元罰款,而安然公司的證券投資人通過集體訴訟獲得了高達71.4億美元的和解賠償金。
瑞幸咖啡從納斯達克退市之後,SEC對瑞幸的調查並沒有停止,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瑞幸的管理層不能與SEC達成和解,相關人員的牢獄之災和罰款一樣也不會少,而且投資者依然可以通過集體訴訟的方式要求賠償,相比之下,老老實實交錢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其次,瑞幸咖啡能支付得起這麼多錢麼?
儘管作為美股上市公司,瑞幸咖啡消失在投資者視線中的時間已經差不多半年了,但是瑞幸咖啡在國內的門店卻仍然在經營,作為一家當初以星巴克為目標的連鎖咖啡企業,它的產品口味並不差,而且因為補貼的原因,價格也比較公道,所以在國內的消費者粉絲還是不少的,而且儘管瑞幸咖啡造假了,但是它去年的經營業績增速還是不錯的,這一點從瑞幸咖啡轉入粉單市場之後的股價走勢也可以看出來,資本還是很看好這家企業的,因此1.8億美元普通人覺得很多,但對瑞幸咖啡來說,並不是不可接受。人們常說,知恥近乎勇,如果瑞幸咖啡專心做好經營,將來未必沒有可能捲土重來,邏輯上從粉單市場重回納斯達克也不是沒有可能。
再次,SEC對瑞幸咖啡的處罰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啟示。
為什麼美股上市公司造假的少?看看安然、看看瑞幸就知道了,一是相關法規的規定比較清晰、詳細,SEC作為最高的證券監管部門,他們處理此類問題有據可依,有法可依。二是SEC對投資者的保護機制和手段也比較健全,按照SEC給出的公告,此次拿到的1.8億美元主要是用於補償投資者的損失的,就這一點,就夠我們A股學得了,前天上交所剛剛公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可讀遍全文,也沒有看到如果因為上市公司公司造假導致投資者損失應該怎麼處理。
歡迎關注和點讚,一起交流投資和理財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