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是完全的肉食性動物,在食物鏈上扮演者掠食者的角色,因此它們小時候就有狩獵行為,這是貓咪的天性。生活在家庭中的貓咪,狩獵演練的對象就是自己的母親或者兄弟姐妹,在遊戲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咬合的力道輕重。
當貓咪被主人選中,帶回家飼養後,這些學習和練習的對象都不見了,多數家庭也只有一隻貓咪,而天性不會改變,該怎麼辦呢?當然就只剩下人類了。很有貓主人經常抱怨,自己的貓咪總是亂咬,或者突然衝過來咬自己的腳。其實這也是一種狩獵行為的學習過程,是很正常的現象,我也經常受到自己貓咪的攻擊,通常都是手,胳膊,腳或者腿部,尤其是走路經過貓咪時,可能會遭到突然襲擊,但貓咪不會傷害到我。
人類的腳對於貓咪來說,存在於它的狩獵範圍之內,人類腳步移動時,在貓咪看來更像是獵物在移動,會引起它們捕獵的高度興趣。
通常我們會在貓咪三個月大時帶它回家,從這個時候開始,就應該預防小貓習慣性的咬人,要培養貓咪良好的習慣。如果你經常用手跟貓咪玩耍,會讓它記得「手是可以咬的對象」,即便在成長中的幼貓,認真咬也會使人受傷,尤其是換牙之後,犬齒相當尖銳而鋒利。因此,在和貓咪遊戲時,可以將苦味劑塗抹在手上,貓咪吃到苦苦的味道,自然就會討厭咬手;但更建議用玩具和不是自己的手跟貓咪玩耍,可以用逗貓棒,轉移它的注意力,讓它知道逗貓棒才是它的狩獵目標,而不是人類的手和腳。這樣不僅可以滿足貓咪對運動和玩耍的需求,減少咬傷人的機會,也可以幫助你建立和貓咪之間良好的關係。
很多人在看見貓咪時都忍不住要伸手出來撫摸,對於陌生人,貓咪通常不會咬人,而是選擇躲避,切忌強行抱貓或者擼貓,那樣的話受傷的機率就很高了。
貓咪是很聰明的動物,通過幾次反覆的訓練,它就會記住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我家有兩隻小貓,它們在玩耍時互相咬對方,當被咬疼時也會發出叫聲,這樣對方就知道自己下口太重了,通過反覆的訓練記住咬合的力度,如果貓咪在玩耍時咬了你,你可以發出疼痛的叫聲,但不要太大聲,然後暫時走開,貓咪就會記得這樣是不可以的,反覆的互動中,貓咪通過這樣的訓練就會記得咬人的力度,大多數時候,都是表達對你的喜愛,或者把你當成同伴一樣的玩耍,記得被貓的牙齒咬合時不要突然的將手抽離,這樣很容易造成貓咪緊張而增加咬合的力度,你的手可能會造成拉扯的傷口,這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記得我家喵醬有一次去醫院打針的時候,實在是太疼了,它就一直咬著我的手,但力度掌握的非常好,完全不會令我受傷,這也是長期和貓咪相處,所建立的彼此之間的信任和支持。
千萬不要因為貓咪的這些行為而處罰貓咪,它不但會記仇甚至報復,也會影響你和貓咪之間的互信關係,有些貓甚至會因此而更容易出現攻擊的行為。一定要正確的引導,幫助貓咪訓練,讓它們既不失天性,又可以安全的和同類以及人類和諧的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