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將規劃建設武漢圖書館新館、武漢戲曲藝術中心

2021-01-09 武漢臨空港

12月22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浴火重生英雄城 感恩奮進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武漢」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聚焦「堅定不移推進文化強市建設」。

市文化和旅遊局負責人介紹,我市將堅定不移繁榮發展武漢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到2035年,武漢將建成文化強市。

發布會現場。記者任勇 攝

該負責人說,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勾勒了建設文化強市的美好願景:到「十四五」末,武漢的文化魅力更加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精神特質充分展現,文化事業繁榮興盛,文化旅遊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水平全面提升。到2035年,武漢將建成文化強市。

武漢獲評

全國首批文化消費試點城市

據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們持續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和魅力更加彰顯。全市現有國家級文保單位33處,居副省級城市第5位。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為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萬裡茶道」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大力實施藝術精品創作工程,50餘項作品獲評國家級獎項或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武漢成為全國戲曲名團、名家匯演獻藝的「戲碼頭」。著力完善公共文化設施,打造公共文化品牌。每萬人擁有公共圖書館面積、每10萬人擁有演藝場館數量排名分別居全國城市第3位和第5位。湯湖圖書館獲評「全國最美圖書館」稱號。「武漢之夏」成為全國首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秀示範項目;黃陂區李家集街(泥塑)被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武漢獲評全國首批文化消費試點城市。

實現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勾勒的建設文化強市目標,武漢將全面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十大行動」,著力增強市民文明意識、規範市民文明行為、培育城市文明風尚,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更高水平的全國文明城市,充分展現英雄城市的獨特魅力和英雄人民的文明風採。

武漢將建設12分鐘文體圈

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不斷推出「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文藝精品,打響「文藝漢軍」品牌。辦好第十七屆中國戲劇節,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推動建設普惠性、高質量、可持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公共文化數位化,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12分鐘文體圈,讓城市文化融入市民生活,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觸手可及「詩與遠方」。

加強重大文化設施建設,推進長江數字媒體城、武漢廣電全媒體中心建設,規劃建設武漢戲曲藝術中心、武漢圖書館新館。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推進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武昌古城等歷史片區保護性開發,打造歷史文化傳承發展樣板區。充分挖掘武漢紅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把武漢打造為全國重要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

全面提升文化產業規模和質量。落實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做優做強動漫、遊戲、電競、網絡直播等產業。實施文化市場主體孵化培育工程,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努力培育發展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大型文化企業。整合黃鶴樓、知音號、夢幻長江燈光秀等文化旅遊資源,培育國家級旅遊演藝精品項目,打造夜間文化旅遊品牌;擦亮一批文旅商業街區品牌,以消費促發展,打造新型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使文化產業成為支柱產業。

來源:長江日報

相關焦點

  • 文化|武漢戲曲藝術中心將開建,「琴臺系」國際藝術文化區要來了
    與琴臺美術館相鄰的,是將開工建設的武漢戲曲藝術中心。「琴臺系」將聯袂成為國際藝術文化集聚區,通過文化設施的集聚吸引人氣,打造武漢文化藝術大坐標。今日武漢嶄新的藝術風景,是來「拜碼頭」的大師越來越多。既有莫奈、畢卡索這樣的國際大師,也有在國際藝術市場上炙手可熱的藝術明星如徐冰、嶽敏君、張曉剛,甘為武漢觀眾特別定製個展。
  • 2021,武漢上新!
    這段江灘是三環線內最後一段在建的長江江灘,也就是說,武漢中心城區江灘建設即將全面完成,順著江灘逛遍武漢,將成為來武漢玩耍新的打開方式。八鋪堤江灘將保留高低起伏狀的灘地景觀,還擁有一片臨江玫瑰花園。而洪山江灘保留了一片原始水杉林,並建設了全市離長江最近的濱江步道,伴著江景慢跑散步,太美。
  • 「大學校園」武漢大學的文體場館
    圖書館源於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湖北自強學堂圖書室,1917 年正式建館,1928 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圖書館。1935 年啟用坐落在東湖之濱、獅子山頂的老圖書館大樓。武漢大學圖書館老館及其周圍的建築群,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5年在校園中心又建成了一座新圖書館。
  • 武漢科技館新館今日開館 每周三至周日免費開放
    武漢科學技術館新館宇宙展廳 記者許魏巍 攝漢口沿江大道武漢關附近又多了一道靚麗風景,大武漢又多了一處科普旅遊休閒「新地標」。今日,歷時5年建設、總投資5億元、由原武漢客運港改造而成的武漢科技館新館正式開館。
  • 武漢高校幾大最美圖書館,你都去過嗎?
    1、武漢大學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以其歷史悠久、藏書豐富、建築宏偉、環境幽雅而聞名於世。圖書館源於上個世紀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湖北自強學堂圖書室,1917年正式建館,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圖書館。
  • 武漢文化書店_2020年武漢文化書店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通過改建老廠房而聞名遐邇的北京「798」有望在武漢出現升級版,同樣是通過改建老廠房,除了藝術園區外,還增設了美術館、藝術品拍賣中心等。據悉,該文化創意產業園位於位於風景秀美的南太子湖畔,一期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二期、三期建成後總面積將超過12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設施最完備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借鑑「798」、「芳草地」等的成功經驗,一期主要是通過對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廠房改造。
  • 武漢航運中心建設為何「慢」了(圖)
    如今,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的重要連接點,武漢應有的區位優勢備受期待,長江中遊航運中心的建設更是被各方寄予厚望。在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核心港陽邏港調研,不少業內人士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表示,武漢航運中心的推進比想像中要慢很多。一方面,武漢建設航運中心必需的港航資源有限;另一方面,有限的資源還散落在不同的地區和部門及市場主體手中。
  • 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巧拼特色建設
    (長江日報記者 車莉)「目前,我市已出臺《武漢區域金融中心空間布局規劃》,我們將依託現有金融空間基礎,對接《武漢2049遠景發展戰略規劃》,合理布局片區功能,著力凸顯區域優勢,逐漸形成和加快建設『一心、兩核、資本谷』的金融核心片區。」26日全市「萬億倍增」謀劃推進會剛落幕,市政府金融辦主任方潔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對此謀劃布局,武漢建設金融中心的夢想不會遙遠。
  • 武漢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獲批
    市人大代表、市發改委主任許甫林,市人大代表、市規劃局局長盛洪濤,4日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解讀規劃,他們表示,第四期規劃建設,將為武漢建設世界級地鐵城市奠定堅實基礎,極大方便市民出行。未來伴隨蔡甸線和上述幾條線路建成,蔡甸、黃陂和漢南等新城區的核心區域都將擁有軌道交通。許甫林說,在第四期建設完成後,「武漢市所有區將實現地鐵全覆蓋,新城區城關僅剩新洲邾城無地鐵」。他表示,武漢地鐵規劃、建設、開通、運行同步推進,「規划具有前瞻性,建設執行高標準,每年都有新開通的地鐵線,建設一部分開通一部分,分區間開通,為的是最大限度便利居民出行」。
  • 2018武漢兒童通訊錄!武漢家長人手一份,趕緊收藏!
    87748001027-88710029(本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胭脂路花園山4號(光谷院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珞瑜路856號(鳳凰門診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中山路320號武漢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圖書館諮詢電話地址武漢少兒圖書館027-82773406
  • 武漢創意天地招商
    (洪山區招商局)   一、項目單位情況簡介  武漢光谷聯合股份有限公司是由聯合置業(武漢)有限公司於2007年底以控股的武漢華中曙光軟體園有限公司為平臺,整合了公司旗下的地產開發和地產專業服務業務,重組改制而成的股份制公司,公司註冊資本1.8億元人民幣。
  • 武漢,不止一碗熱乾麵!
    武漢科技館(新館)位於沿江大道91號,近武漢關碼頭。 經市民推薦及專家評選,確定建設方案為「舟之韻」。 第一次進駐武漢,設計師將武漢的水文化植入書店空間的構造之中,整個書店充滿了武漢特色。
  • 武漢「十四五」新目標: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
    楚天都市報12月19日訊(記者李月媛 通訊員陳雅嵐)12月18日,中共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召開,分析了新形勢新任務,審議通過了《中共武漢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12月19日,中共武漢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中共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精神。
  • 武漢創意天地項目啟幕 將建造多元化"藝術氧場"
    活動當天,來自海內外的300餘名文化藝術界名流、文創企業代表齊聚武漢助陣啟幕。    據悉,創意天地由武漢光谷聯合集團打造,整個園區佔地348畝,總面積近39萬平方米,包含了美術館、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劇場、精品酒店、藝術品交易中心、餐飲主力店、創意商街、創意工坊、商業中心、創意辦公等十大功能板塊。
  • 「圈」出武漢人的高品質生活
    加大「四館三場兩中心」建設,打造12分鐘文體圈。    何為生活圈、公共活動圈和文體圈?這些「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6月29日,記者從多部門了解到,生活圈、公共活動圈、文體圈將從居民的基本保障、品質生活、藝術薰陶等方面全面提升武漢人的生活品質。
  • 2021年武漢光谷重大民生項目匯總,區域配套將更加完善
    △楚天都市報記者 宋枕濤 攝湖北省科技館新館位於武漢光谷高新大道與花山大道交匯處,力爭12月底完工,建成後將躋身全國五大科技館之列光谷足球體育公園預計今年12月底竣工,武漢的足球愛好者們將擁有一個好去處~光谷長江大橋連接陽邏與光谷的市政功能過江通道,擬規劃為不收費過江通道,預計「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
  • 2020下半年來了,武漢大變!|武漢|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幼兒園|小學|...
    強化緊急醫學救援網絡建設推進各區急救分中心建設,打造中心城區10分鐘、新城區12分鐘醫療急救圈。增加兩個和公共衛生相關的職位今年武漢將試行增加「公共衛生總師」、「首席公共衛生專家」兩個職位。建設國家級醫學中心將在武漢設置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這是全國除北京、上海外的首家,也是第六個國家級醫學中心。此次將以武漢同濟醫院為主體建設,採取平戰結合應急管理模式。
  • 武漢圖書館播撒書香助抗疫
    武漢圖書館與江岸區圖書館在黑龍江第六批醫療隊下榻的高雄大酒店設立「白衣天使圖書角」,並為醫護人員提供數字資源的免費下載,圖為醫護人員認真閱讀。武漢圖書館供圖  3月10日,湖北武漢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 序跋 《武漢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珍本古籍叢刊》總序
    文/王新才(武漢大學圖書館館長)文獻之於大學,猶如磚瓦之於大廈,世界知名大學,無不以收集、整理、利用文獻為要務。武漢大學自辦學之初,便非常重視文獻資源建設。1917年,武漢大學前身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正式建立圖書館。光陰荏苒,倏忽百年。
  • 武漢融創黃家湖地塊規劃 武漢未來最具潛力地段
    武漢是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地方了,作為湖北的省會城市,這裡也集中了湖北的優秀資源,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在武漢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但是在買房之前,大家應該先了解一下武漢目前的發展規劃,那麼下面不妨來看看武漢融創黃家湖地塊規劃是怎樣的?武漢未來最具潛力地段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