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掌握更多的技能,不少人都會選擇考各種各樣的證書,公共營養師便是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12月8日,公共營養師資格考試被取消,這讓不少已經參加了學習卻沒拿到證的濟南市民傻了眼,培訓機構對此也是毫無準備。為此,一些學員開始找培訓機構要求退費,可如何退費才算合理呢?
學員:
找培訓機構退費
對方要扣除1200元
今年7月,市民常女士花了2000元錢,通過報名點在濟南路博之路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報名參加公共營養師的培訓,想通過網上直播的方式學習,並打算在11月份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後來,家裡的事比較多,我只聽過一節課,也沒有好好學,就在9月份辦理了延期,想過年之後好好學學,等到明年5月再考試。」不料,還沒等她再次開始學習,這一資格考試便被取消了。
相比之下,市民張女士更加鬱悶:「我本身是學營養的,終於下決心要報名學習考試,考試卻取消了。」張女士說,她是今年10月下旬才報的名,報名費1440元。「報名之後,培訓機構就給我們開通了帳號,並給我郵寄了收據和協議,但網上的直播課程要在12月27日開課,所以我還沒開始學。」
據張女士介紹,公共營養師的考試一直挺亂的。也有業內人士表示,近些年來,社會上許多培訓機構對於公共營養師培訓、鑑定考試並未嚴格執行國家標準,更有甚者根本未經過培訓和考試就直接發證,造成整個職業的從業人員良莠不齊。同時,還有些人利用這一職業資格證書去博取大眾的信任,大肆宣傳某些所謂的保健品,導致大眾對於這一職業也產生了偏見。
在此背景下,今年12月8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公布取消了114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其中包括企業培訓師、電子商務師、物流師、健康管理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等等,公共營養師也在取消之列。
「我參加培訓就是為了考這個證,既然國家把這個考試取消了,那我就沒打算接著學。」常女士說,當她向教育機構申請退費的時候,對方卻表示,因為已經開課了,常女士也進行過學習,不考慮給其退費,但可以轉學其他課程。
張女士也到培訓機構諮詢了退費的事情,培訓機構的老師告訴她,雖然國務院取消了資格考試,但營養知識的學習課程會正常提供,如果選擇退費,會扣除1200元的課程及教材費,其餘費用退還,同時該課程將提供終身的學習權。
對此,張女士表示不能理解:「我一共交了1440元,如果扣除1200元的話,等於我一節課都沒上過卻只能退回240元。況且,當初報名的時候說好了,教材是免費贈送的。」
張女士說:「我們同學們也湊在一起商量過,如果只扣除200元的書本費,那我們基本都能同意,但培訓機構不願意。」
培訓機構:
考試取消事發突然
退費按照情況分檔
對於考試的取消,濟南路博之路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負責人袁女士也覺得很突然,「我們之前也沒有得到任何消息,直到看到新聞才知道這一考試取消。」袁女士表示,由於她所在的培訓機構開展的都是一些比較「堅挺」的資格考試的培訓,例如人力資源師、心理諮詢師等,因此雖然之前國家也取消過一些資格考試,但其中並未涉及他們所進行的培訓項目,此次趕上取消還是第一次。
據袁女士介紹,公共營養師每年會進行兩次培訓,如果沒有通過,一年內可以進行一次補考。根據相關規定,雖然考試已經取消,但今年兩次考試中沒有通過的考生,在明年還可以進行一次補考。
「很多學員可能認為這種『絕版證書』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也要求退費。」袁女士表示,在要求退費的學員中,有的還要求一併補償住宿費、誤工費、餐費等,「這些我們肯定不會支持的。」袁女士表示,作為一家民營教育培訓機構,他們已經為學員提供了相應的服務。「有的學員已經學了一兩年了,長時間佔用資源,但因為個人因素延期,這樣的情況我們肯定是不會退費的。」
同時,她表示,有一些情況可以退費。「我們一開始制定的方案是,退費的話需要扣除1200元,現已對這一方案進行了調整。」如果是在政策出臺前後,也就是12月份報名的,可以只扣200元書費。但如果是在10月、11月報名,已經開通了視頻課程的,那就需要扣除600元。同時,學員可轉成其他資格證書的培訓。
律師:
雙方都沒過錯
如何退費需協商
遇到這種情況,到底應該如何處理?對此,山東舜翔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建華認為,在這件事情中,雙方其實都沒有過錯。「按照一般合同原理,國家政策的變化屬於不可抗力因素,因此,如果合同有約定,應該按照合同來執行,如果沒有約定,則應該按照公平原則來處理。」
王建華表示,如果退費太少,對沒有接受過培訓的學員肯定是不公平的,但如果學員要求過多,對培訓機構也不合適。因此,雙方應該通過協商來找到一個合適的度,培訓機構也應該儘量提供相應的依據來證明自己退費標準的合理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雅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