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指月
同檔期內三部豆瓣接近8分檔次的動畫電影上映的現象並不常見。《養家之人》8.3分、《白蛇:緣起》8分、《命運之夜——天之杯:惡兆之花》(以下簡稱《命運之夜》)7.7分——在2019年開端、春節檔之前的這個短暫時段內出現的這三部類型截然不同的動畫電影顯然已經贏得了口碑。
《養家之人》《白蛇:緣起》和《命運之夜——天之杯:惡兆之花》
但從「真金白銀」的票房層面來說卻又不容樂觀。截止1月13日,除了《白蛇:緣起》上映3天4464萬的成績有依靠口碑逆襲的希望外,2467萬的《命運之夜》已經難以擴大圈層外的影響,逆襲基本無望;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第75屆金球獎提名的《養家之人》則僅獲得401萬票房,基本退出了市場競爭。
動畫電影的票房難題是否有解?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在2016年的預言「2019年會迎來國產動畫電影大爆發」是否會實現呢?
2018,國產動畫電影的孱弱一年
對國產動畫電影、特別是兒童動畫市場之外的從業者而言,過去的兩年可以說是「黑暗」的。
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和2016年《大魚海棠》的觀影熱潮曇花一現,2017年與剛剛過去的2018年裡的成人動畫電影口碑有好有差,但多以票房失利收場。仿佛是大夢一場,回過神來發現在市場裡生龍活虎的仍然只有兒童動畫和進口動畫大片,《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從振奮人心的崛起信號,變成了日漸遙遠的孤例。
從2017年、2018年的動畫電影票房榜前十就能管窺一二:
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
進入票房前十的國產動畫分別是2018年的《熊出沒·變形記》《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3:俄羅斯奇遇記》以及2017年的《熊出沒·奇幻空間》《十萬個冷笑話2》《大衛貝肯之倒黴特工熊》。相比2017年兩部美國電影雙雙過10億的盛況,2018年進口動畫表現平庸略顯寒磣,也導致年度前十名票房相加下滑了約10億元。
不難看出,近兩年進口動畫牢牢把握著市場頭部位置,面向兒童市場的低幼動畫成為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主力,「熊出沒」等兒童動畫IP成為吸金利器。《十萬個冷笑話2》是近兩年前十榜單裡唯一一部國產非低幼動畫。
在國漫愛好者圈層內,又有一大批他們更為熟悉的片單。《大護法》《風語咒》《大世界》《昨日青空》《肆式青春》——在「國漫崛起」的命題背景之下,這些作品或多或少都收穫了一些名氣,但在票房方面,超過一億的僅有《風語咒》,其餘都在數千萬甚至一兩百萬徘徊。
《昨日青空》《大世界》《大護法》背後的彩條屋影業也似乎放慢了腳步,傳言已久的《墨多多謎境冒險》《鳳凰》《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多個動畫項目均未正式定檔。
這兩年票房不利的作品中,不乏收穫專家和業界肯定的藝術佳作。《大世界》斬獲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大護法》同樣獲得金馬獎提名,還入選了2017年豆瓣「評分最高的動畫片(提名)」,從藝術欣賞角度而言,這兩部作品有不俗的先鋒尖銳特性,但顯然不是一種能被多數人接受的娛樂。
《昨日青空》和《肆式青春》則空有一副漂亮皮囊。單從作畫水平而言,這兩部動畫有向日本導演新海誠學習的傾向,場景水準美感頗高,可惜的是內容卻極度單薄,有形無神,「青春」情懷流於標籤表面。
《肆式青春》選擇藝術院線上映
另一邊的「美式合家歡」和日漫劇場版卻穩穩噹噹地拿走遠超國產動畫的市場份額。這其中的差距,有多少因素要歸於IP強度和製作方投入的差異,又有多少要歸於國產內容本身的薄弱?
「美式合家歡」不等於 「平庸」
從《功夫熊貓》到《瘋狂動物城》《尋夢環遊記》《神偷奶爸3》,近年來國內動畫電影票房佼佼者們幾乎都是來源於迪士尼影業、照明娛樂等美國製作公司的3D動畫大片。大眾對這類美式動畫大片的統一認知是:它們都屬於「合家歡」式電影,上至中老年下到幼童都能夠從影片中獲得自己接受範圍內的娛樂體驗。
《瘋狂動物城》
從市場層面來說邏輯似乎很簡單,對全民爆款電影來說,吸引到儘量廣泛的觀影群體自然極為重要。2017年《戰狼Ⅱ》取得歷史性的票房突破,也體現在將受眾範圍擴充到了平時很少進電影院的老年人群體。
或許一些國產動畫製作公司們也懂得這個道理。但或是出於製作投入不足,或是水平有限,許多國產動畫經常在劇情上流於平庸,全年齡都能看懂不假,卻很難形成有效的口碑和傳播效應。
《瘋狂動物城》《尋夢環遊記》《神偷奶爸3》的實力更多是隱藏在圓滑、不露鋒芒的「合家歡」劇情之外理解層次的豐富程度。以《尋夢環遊記》為例:劇情節奏方面,幾乎完全合乎「布萊克·斯奈德節拍表」的經典設置,符合絕大多數人群的欣賞標準;視覺美術方面,無疑是全球最佳水平,亡靈節與幽冥世界的畫面令人震撼;更能體現其豐富層次的在於內涵——
《尋夢環遊記》
低齡群體可以看到冒險、勇氣、親情這些容易理解的話題,而更為隱蔽的是《尋夢環遊記》的內核,「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你才真正死去。」這裡不僅僅是一個感人至深的劇情樞紐,也暗含了相當深刻的生死觀與哲學思想。在大衛·伊格曼《生命的清單》 裡早有表述,科幻劇《西部世界》第二季裡也有類似的設定。
「美式合家歡」的優秀在於能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豐富」,而非能被多數人完全理解的「平庸」。
國產動畫電影2019年能否真正爆發?
國產動畫與美式動畫電影的差距,背後是電影工業整體水平的差距。對電影製作方來說,最直接的就是動畫項目難以吸引足夠的資金投入。「《尋夢環遊記》五分鐘的投入可以用來製作整部《風語咒》。」導演劉闊曾經在採訪中這樣形容。
十月文化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彼岸天的《大魚海棠》得以成功出圈,但更多的工作室還處於單打獨鬥的階段。在《貓與桃花源》上映時,追光動畫的王微曾經表示公司初創之際自己是「找人不順,被逼著成為導演、編劇」。難以從單人帶領的作坊式製作中脫離,是動畫電影面臨的普遍問題。
在《白蛇:緣起》之前,追光動畫已經出品過三部動畫電影作品,票房卻從第一部《小門神》後步步走低。
來源:貓眼專業版
網友針對《阿唐奇遇》和《貓與桃花源》的評價可以概括為「一流動畫技術+三流故事」。劇情上的短板、原創劇本在IP方面的弱勢,讓這兩部動畫局限在了很小的受眾群體內,既沒有吸引家長帶娃來看的源動力,也距離「美式合家歡」極為遙遠。誰也無法否認兼任導演編劇的王微對動畫的熱愛,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對作品從作畫到劇本到剪輯的全面在行。
相比之下,《白蛇:緣起》有了更為成熟的製作模式。黃家康、趙霽兩位導演、編劇大毛都是年輕新人,劇本依託於經典神話故事但又未拘泥於傳統,與《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有異曲同工之妙。作畫水準方面更是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參與合拍的華納兄弟顯然在資金投入上給予了大量支持。
單從內容品質而言,《白蛇:緣起》已經在接近一流動畫電影水準。但電影市場向來不是一個品質代表一切的地方,當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成功並非全然歸功於電影本身,很大程度上在於宣傳的正確思路。大規模點映引發「自來水效應」,加上恰到好處的B站、知乎等社區的話題發酵最終與電影高質量內容一起發揮出了超乎尋常的宣傳效果。《大魚海棠》宣傳戲份更重,期間「十二年磨一劍」的情懷標語在自媒體中爆發,惹來不少爭議。
《白蛇:緣起》的檔期內主要競爭對手是《大黃蜂》《「大」人物》,改檔避開《蜘蛛俠:平行宇宙》後,這兩部作品其實算不上強有力的對手。但春節檔近在眼前,留給《白蛇:緣起》的時間並不多。首周末票房落後的情況下,《白蛇:緣起》的排片佔比、票房佔比有逐步上升之勢,周末之前的口碑營銷效果將會是拉升票房最後的機會。
來源:貓眼專業版
「2019年會迎來國產動畫電影大爆發」的預言能否成真?如今尚未有定論。一方面,僅彩條屋影業一家就有4部動畫電影項目顯示暫定2019上映,另一方面,品質頗為紮實的《白蛇:緣起》的最終成績,也很有可能會影響後續動畫的檔期安排與宣發策略——
市場空間究竟能夠支撐多大的投入?國內主流觀眾群體是否仍然將低幼動畫視為主要消費目標?這種對待文化藝術群體意識的翻轉,是遠非一兩部作品和一兩年的時間就能夠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