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武漢市「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儀式舉行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12月24日,2020年度武漢市「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儀式舉行。41名優秀中小學生獲評武漢市「新時代好少年」,並現場分享他們的故事。這群獲獎少年之中,有不少人都為武漢抗疫貢獻出了一份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少年強則國強」的意義。
全國、省級文明校園校長代表為12名「新時代好少年」代表頒獎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新時代好少年」被譽為當代未成年人身邊的榜樣,是弘揚時代新風、爭當時代新人的先進典型。今年以來,武漢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關工委等部門在全市開展「新時代好少年」推評學習宣傳活動。武漢市第二十九中學生陳琪方榮獲了2020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稱號,2人獲得湖北省「新時代好少年」稱號。41名武漢市「新時代好少年」的評選,是在全市廣泛開展學習宣傳活動的基礎上,由學生自薦、互薦,老師、家長和社會層層推薦,優中選優,最終評選而出。
情景舞蹈《加油 武漢》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啦啦操《舞動陽光》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獲獎少年之中,有不少曾在疫情期間展現出了勇氣和擔當,為武漢抗疫貢獻力量。武漢市第三十九中學的汪子嵐和母親一起製作了幾十條音樂視頻,向逆行者致敬,還以自己的經歷為主題製作了紀錄片並被央視播放。江岸區黃陂路小學的潘奕文喜歡寫寫畫畫,就給社區辦了一份抗疫宣傳手抄報,讓更多居民了解科學抗疫知識。吳家山第五中學女生張晶的家人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母親陪弟弟住進了武漢市兒童醫院,父親住進了金銀潭醫院,哥哥在家吃藥隔離。面對困境,張晶擔起了照顧家庭的擔子,不僅每天按時上網課,還為哥哥準備好飯菜,關註記錄哥哥的病情,鼓勵家人配合治療。武漢市第一職業教育中心的張安欣,走上臺時手裡攥著幾顆大白兔奶糖。疫情期間,她報名參加社區志願服務,成為社區年齡最小的志願者,進門入戶為居民送菜送藥。這幾顆奶糖就是一位居民奶奶當時送給她的,張安欣捨不得吃,留到現在。
朗誦《少年強 則國強》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歌舞《我和我的祖國》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覺得很驕傲、很自豪、很高興、很自信,心裡充滿了希望和力量,」剛剛獲評「新時代好少年」的武漢三十九中學學生汪子嵐說:「就算未來碰到再多的困難,我也會用音樂去迎接挑戰,為我們的英雄城市加油。」
「我非常欣賞那些在抗疫期間作出貢獻的人,因為有了他們,武漢才能重現光明,重啟美好未來。」2020年度武漢市「新時代好少年」、武漢一初慧泉中學學生戴煜東說:「能獲得這個稱號我很開心,將來,我還要不斷進步,繼續努力。」
「新時代好少年」向全市青少年發出倡議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在現場,「新時代好少年」向全市青少年發出「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於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錘鍊品德修養、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的倡議。
少年們真摯樸素的講述,感動了臺下的同齡人。這批可親、可敬、可學的青少年典型示範引領著廣大青少年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進一步激勵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鮮明價值取向、養成良好品德,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武漢市常青第一中學的陳思睿說:「同為『00後』,我深深佩服臺上的榜樣們,我將向他們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加勇敢、更加優秀,為家庭、為城市、為國家作出貢獻。」
部分「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簡介
汪子嵐
汪子嵐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武漢市三十九中高一(10)班學生,疫情期間,他和母親製作幾十條視頻《子嵐音樂日記》在網上播放量超過百萬,他以自己的經歷為主題製作了一期5分鐘的紀錄短片,在央視紀錄頻道CCTV9《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播出,央視頻與中央電視總臺融媒體平臺、抖音、優酷、愛奇藝等14家主要視頻媒體同步播出,播放量上億。2月15日晚,在中央電視臺新媒體中心全平臺進行了時長30分鐘的《共同戰「疫」——我用音樂喚醒春天》直播活動。2月17日,參加了央視新聞新媒體全平臺的「雲守護華科大同濟醫院監護室裡小嬰兒」全天滾動直播之《我用音樂點亮希望》。3月15日,《人民日報》第5版報導了他用視頻音樂參與武漢戰疫生活,用音樂向勇敢者致敬的事跡。4月8日武漢解封,應邀參加「久違了武漢」24小時直播活動,舉辦了一小時的雲Live音樂直播演奏會,全網播放量百萬。
胡瑾怡
胡瑾怡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武漢市新洲高級職業中學2018級01班學生,成績優秀,品行優良,多次被評為新洲區優秀學生、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學生幹部。感恩父母,幫助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減輕母親的負擔,成為村灣居民誇讚的乖女兒。積極參加「新洲職高楊小玲志願服務隊」,學雷鋒做好事,成為遠近聞名敬老愛親的模範。在學校,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每次學校技能比賽,總是摘金奪銀,是學校「實訓技能之星」,用所學知識,帶領的魯班修剪隊美化校園環境,每年為學校節約綠化養護費達30餘萬元。2019年5月在武漢市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上進行職教技能展示。2019年11月參加湖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現代農藝賽項蔬菜嫁接比賽,榮獲湖北省一等獎。
潘奕文
潘奕文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江岸區黃陂路小學六年級(4)班學生,愛好廣泛,多才多藝,酷愛讀書,喜愛創作,寫的作文《我和紅領巾的故事》獲「爭做新時代好隊員」徵文一等獎,寫的小說《女孩奇遇記》《藍青璇》班上同學看得愛不釋手。今年在教育局舉辦的「全民戰疫情、我們悄悄長大」徵文比賽中,撰寫的《我在疫情中成長》榮獲一等獎,在區裡組織的「感恩、成長」主題抗疫活動中,被授予「優秀少先隊員」稱號。被評為市、區「優秀少先隊員」「優秀學生」「學習之星」。
牟卓然
牟卓然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礄口區崇仁寄宿學校六年級(8)班學生,他是崇仁「夥伴廣播電臺」小主播,開學典禮的小主持,升旗活動的小旗手,帶領同學通過微課堂參加愛國主義宣傳。參加校園課本劇《巨人的花園》排練演出,擔任「小竹竿」這個角色,榮獲武漢市校園藝術節一等獎,參加中央電視臺節目錄製。疫情期間,將自己500元壓歲錢捐給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參與拍攝礄口區「防疫好習慣文明新常態」公益宣傳片,成為「十個防疫好習慣代言人」,並登錄中國文明網;參加以宣傳武漢抗疫故事為主題的第四屆《小小外交家》線上交流展示活動,英文演講榮獲市二等獎。獲得礄口區經典誦讀一等獎,武漢市經典誦讀大賽三等獎,武漢市藝術小人才三等獎。
張晶
張晶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吳家山第五中學九年級(8)班學生,今年年初,家人不幸染上新冠肺炎,母親陪弟弟住進了武漢兒童醫院,父親住進了金銀潭醫院,哥哥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且症狀較輕,在家吃藥隔離。面對困境,張晶勇敢地擔起了照顧家庭的擔子,她不僅每天按時上網課、完成自己制定的學習計劃,而且每天按時為哥哥準備好飯菜,記錄哥哥的病情,將家裡消毒,同時還兼顧住院的父母,每天打電話匯報家裡的情況,安慰並鼓勵他們配合治療,讓父母堅定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儘管生活辛苦,張晶堅持學習,學習成績優秀,自立自強,是班上同學學習的好榜樣,獲得武漢市農村地區義務教育學校「女生優勝獎」稱號。
吳梓彰
吳梓彰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武漢市第六十四中學七年級(11)班學生,樂觀向上,勇敢堅強,2017年檢查出顱內蛛網膜囊腫,他積極面對,配合治療,勇於戰勝病魔。熱愛生活,興趣廣泛,學習爵士鼓、鋼琴、書法,繪畫、圍棋、桌球,參加全國、省、市各級各項比賽,取得了優異成績,獲得2019年全國「中華童星藝術人才選拔展示活動」銀獎,省「楚天育苗杯」圍棋賽高級組銅獎;省「首義奕星杯」圍棋賽銀獎;省「奕海杯」圍棋賽銀獎。熱愛科學,勇於探索實踐,積極參加科技社團活動,自製船模,拼裝鹽城艦、雪龍號、鐵達尼號等模型。2017年武漢市青少年航海模型競賽小學組一等獎、2019年武漢市青少年科技競賽中小學組二等獎、2019年武漢市中小學「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優秀作品獎、全國「與鄂一心 藝同抗疫」2020抗擊疫情作品公益活動一等獎;湖北省「美好生活 勞動創造」徵文一等獎。
張安欣
張安欣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武漢市第一職業教育中心18級電子高考班學生,踏實勤奮,刻苦努力,作為武漢市優秀青年學生代表出席武漢市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暨建團98周年座談會,在大會上作交流發言。在疫情最為嚴重的階段,報名參加社區志願服務,是社區年齡最小的志願者,不懼危險,進門入戶為群眾服務,得到社區和居民的肯定,用稚嫩的肩膀扛起「00後」的責任和擔當,抗疫先進事跡被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等新聞媒體宣傳報導。2020年獲評「武漢市優秀共青團幹部」。
朱語晗
朱語晗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武漢市光谷第十五小學六年級(4)班學生,熱愛祖國,立志傳播中化傳統文化,為此她跟隨秦禮剛大師學習皮影,並參與由葉威老師組織的皮影戲《白鷺鷥》獲得校級金獎。勤奮好學,並且充滿愛心,在疫情期間,她編奏鋼琴曲,用自己的方式,參與抗疫。參與葉威老師主持的《我做家鄉小導遊》節目,在武漢電視臺播出,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興趣愛好廣泛、多才多藝,曾榮獲「第十屆當代青少年兒童書畫藝術大賽」銀獎、東湖高新區中小學優秀藝術小人才聲樂二等獎、線上音樂配音秀活動中「最佳聲優獎」、第四屆科技節節奏大挑戰中榮獲「樂創小能手」稱號、參加小記者活動被評為「優秀小記者」,還獲得鋼琴8級證書。被學校評為「優秀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優秀班幹部」,榮獲東湖高新區「光谷新時代好少年」稱號。
李安之
李安之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六年級(2)班學生,勤學善思,成績優異,先後獲得第22屆WMO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武漢賽區三等獎、2020華數之星數學大會小學高年級銅獎;英語成績突出,口語流利,獲得了「China Speaks!國際英語大賽」湖北賽區一等獎;2020年度希望之星暨希語盛典英語風採大會」武漢市決賽一等獎、湖北省決賽二等獎。喜歡計算機編程、人工智慧,積極學習Python、C++等程式語言,獲得「第十六屆武漢市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中小學機器人、無人機聯賽一等獎;參加新加坡國際青少年商業挑戰賽,代表中國隊獲得金獎和最具創意金獎。
沈言語
沈言語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鋼城八中七年級(6)班學生,堅強勇敢,樂觀向上,2015年腦部查出腫瘤,經過38次放療、12次化療,逐漸康復,堅持重返她熱愛的校園。陽光勇敢,關愛他人,作為一名志願者,經常參加社區組織的志願者服務活動,她用自己的經歷激勵他人戰勝病魔,老師親切地稱她為「小桑蘭」,2016年被評為武漢市現代少年好習慣陽光大使。愛好跳舞,舞臺就是她最快樂的地方,2014-2019年以來,獲得湖北省青少年舞蹈錦標賽金獎。主動學習,成績優異,榮獲第33-34屆華僑城杯楚才作文大賽三等獎,2018年在青山區第四屆學校藝術節活動中榮獲優秀學生作品三等獎,2019年在「經典潤心靈 閱讀樹楚才」徵文大賽中榮獲三等獎,2017年和2020年均獲得「青山區優秀學生」稱號。
肖璐晗
肖璐晗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芳草小學五年級(10)班學生,品學兼優、多才多藝,曾在英語、美術、舞蹈、體育等比賽中多次獲獎,2019年在「義大利國際啦啦操公開賽」上獲得雙人冠軍,這是中國代表隊在義大利國際啦啦操公開賽組上獲得的第一個冠軍。關愛家人,熱心公益,在疫情期間,她主動幫助身為抗疫志願者的爸爸統計居民體溫,記錄社區老人所需藥品,參加武漢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在一起」活動,為抗疫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戴煜東
戴煜東 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
武漢市一初慧泉中學七年級(10)班學生,他出生就失去了聽力,是一個靠「人工耳蝸」才能傾聽的孩子,他樂觀自信、自強不息,有著永不言棄精神,經過高強度康復訓練學會了說話,戰勝了困難,創造了奇蹟。他酷愛讀書,堅持「每周讀一本經典」,參加江漢區小學生聽寫大會,獲得特別獎,他的事跡被媒體專題報導。他熱愛學習,給自己制定「挑戰榜單」,在「學生講堂」講歷史,積極參與中隊文化建設,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綜合素質不斷提升。曾獲市「馬良杯」少年兒童書畫大賽三等獎、特別獎,被評為「江漢區優秀少先隊員」。
2020年度武漢市「新時代好少年」名單
汪子嵐 武漢市三十九中高一(10)班
李安之 華中示範大學附屬小學六(2)班
朱語晗 光谷第十五小學六(4)班
潘奕文 江岸區黃陂路小學六(4)班
黃琬竺 西大街小學四(3)班
李依陽 洪山實驗外國語學校六(1)班
張 晶 吳家山第五中學九(8)班
胡瑾怡 新洲高級職業中學2018級01班
戴煜東 武漢市一初慧泉中學七(10)班
吳梓彰 武漢市第六十四中學七(11)班
張墨涵 武珞路實驗初級中學七(9)班
尤浩宇 青山區鋼花小學五(5)班
陳天逸 黃陂區漢口北高級中學高三(2)班
李沁妍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官士墩中學九(7)班
沈玥儒 江岸區解放中學九(6)班
張安欣 武漢市第一職業教育中心18級電子高考班
王梓墨 湖北大學附屬小學四(3)班
泮憶銘 武昌實驗中學高二(5)班
楊雅雯 湖北大學附屬小學六(1)班
沈言語 鋼城八中七(6)班
田 果 江夏區第一中學高三(1)班
彭浩歌 黃陂區前川一小六(2)班
趙文熙 武漢市金銀湖中學七(9)班
雷芷嫣 光谷第二十五小學六(2)班
肖璐晗 芳草小學五(10)班
陸俊燁 武漢三中高一(10)班
王錦儀 二橋中學八(10)班
喻 言 武昌實驗寄宿小學五A班
黃萱怡 武漢小學六(1)班
王晨軒 青山區吉林街小學四(7)班
黃凌楓 洪山區第三小學五(1)班
任思聿 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六(4)班
易詩宇 漢陽一中高一
董子銘 武漢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五(3)班
牟卓然 礄口區崇仁寄宿學校六(8)班
袁胡珊 武鋼實驗中學七(7)班
譚文樂 洪山區第二小學六(3)班
董思彤 洪山區南望山小學六(1)班
黃奕婷 黃陂區實驗中學九(七)班
熊奕崢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黃陵小學五(1)班
唐 正 華僑城小學六(4)班
(武漢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