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郭德綱,相信很多觀眾的第一印象就是伶牙俐齒,反應極快,不但能夠接得住話,而且開口就是笑料。在很多綜藝節目中,郭德綱也是這樣的形象,尤其是之前郭德綱的節目《今夜有戲》、《非常了得》,都是這樣的形象和感覺。
但基本上郭德綱受到好評的節目,都是訪談類和主持類的節目,一旦加入到真人秀類的綜藝節目中的時候,郭德綱的短板就暴露得非常明顯,他經常會跳出參與者的身份,以旁邊甚至評判者的身份,導致節目中的各種設計的環節一團糟。
這其中,就包括最近上線的綜藝節目《德雲鬥笑社》。
其實《德雲鬥笑社》這檔節目,導演正是《極限挑戰》的嚴敏,但在《極限挑戰》節目中,面對規則破壞王孫紅雷能夠將計就計的嚴敏,在《德雲鬥笑社》中,卻對規則破壞王郭德綱束手無策。
雖然《極限挑戰》前幾期,全是憑藉著極限三精和極限三傻利用規則和無視規則等營造各種反轉效果而受到很多觀眾的追捧,但其實在這檔節目之中,其實是有規則和主線存在的,至多嚴敏會針對孫紅雷的一些行為,提前做出布局,或者打一些補丁。
無論是孫紅雷還是神算子黃磊,他們的跳脫以及視規則於無物,其實還是建立在遵守節目主線以及最終的輸贏判定的前提之下的,這也讓觀眾在觀看節目的時候,能夠對節目最後的輸贏乃至反轉產生期待。
但這一次,嚴敏真正遇到了對手,郭德綱是一個直接破壞規則,甚至一言就能判定輸贏的超脫存在,這樣的存在,直接讓嚴敏之前設計的節目流程和遊戲環節失去了意義。
在德雲社,郭德綱確實是說一不二的班主,當初憑藉一己之力,成就了這個相聲團體的輝煌,在相聲領域,甚至在參與節目的眾位徒弟們面前,他確實也有這樣的威望。
但是《德雲鬥笑社》並不只是一個相聲節目,它是一個綜藝節目,郭德綱在這檔節目中對於自己的定位,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節目的好看程度。
綜藝節目中的遊戲規則,就好像列車的軌道一般,平時平穩運行時,你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只有當列車出軌的那一刻,你才能明白規則的重要性。
一檔綜藝節目的走向、其中所有的懸念、反轉,參與嘉賓的努力方式,甚至因此而產生的挫敗、鬥志等等因素,全部都要依靠規則來產生。當一個遊戲,尤其是綜藝節目類的遊戲,規則已經成為被任意更改的存在的時候,節目的看點一定會大打折扣。
無論是在第一期節目中,誰先吃碗麵誰先去選大褂讓郭德綱改成了我說誰吃完誰就吃完了,讓節目組在麵條裡添加的營造節目效果的各種佐料成為了擺設,也讓後續節目組安排的先吃完並不一定有優勢,只是等待備選的節目效果落空!
要不是有于謙和嶽雲鵬兩人不斷插科打諢,鼓搗出一些節目效果來撐著,這期節目選大褂的看點幾乎就被郭德綱輕飄飄一句話破壞殆盡了。
而後續的節目中,這種情況依然存在,第三期節目中,原本制定的郭家班掙歡樂豆於家班考核,兩隊勾心鬥角的規則設定,又被郭老師給改了,排在第一的又變成了郭老師心中「最賣力氣」的欒雲平。
這哪裡還是什麼綜藝節目,幾乎變成了郭德綱的一言堂,輸贏全憑老郭一張嘴來判定,哪怕前期再熱鬧再努力,後期的勝負輸贏也敵不過郭德綱輕飄飄的一句話。
甚至在第四期的節目中,郭德綱直接將張鶴倫從第一名判到最後一名,在第五期節目中,淘汰張鶴倫的理由都給得十分敷衍,一句花錢大手大腳,就直接把張鶴倫給淘汰了。
這隨意程度,甚至都趕不上觀眾晚餐叫外賣還是自己做的內心掙扎。
這樣的節目,懸念還怎麼營造?打造嘉賓的努力人設還有沒有用?所有的結果都是一個人說了算,也讓誰走誰留的最大懸念,完全變成了郭德綱心裡想要碰誰的小九九。
不知如此,無視規則還帶來另一大對節目的傷害,就是破壞節目主線,讓原本應該圍繞著主線展開的內容片段,變得鬆散而沒有看點。
不得不說,郭德綱在德雲社真的是一言九鼎的存在,眾位弟子都不敢忤逆,他的業務能力也是當仁不讓,在後面的相聲點評環節,往往能夠做到一針見血。但當年幫助他無視規則從相聲壁壘森嚴的泥水塘中殺出一條血路的說一不二,如今卻成為了他的短板。
郭德綱成為這個節目中那座鎮壓住規則的巍巍大山,讓嚴敏之前所有的節目主線、綜藝效果安排,全都被郭德綱打亂,甚至郭德綱輕飄飄幾句話,輕鬆就破掉了嚴敏之前立起來的規則防禦。
但郭德綱是眾位徒弟相聲專業的老師,並不是他們綜藝節目的老師,在《德雲鬥笑社》中,這樣無視規則的情況一再出現,已經到了破壞節目效果的程度。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電影熊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