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0月27日報導:第七屆「浦東新區十大傑出青年律師」終審評審會暨頒獎典禮於今天下午舉辦。活動由上海市浦東新區律師黨委、浦東新區律師團委、上海市律師協會浦東律工委等共同組織,為選拔、表彰和宣傳浦東優秀青年律師,幫助青年律師成長,更好地為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評審會由上屆「浦東新區十大傑出青年律師」徐力擔任主持人,邀請了市司法局、浦東新區司法局、浦東新區法院、浦東新區檢察院、團區委及浦東新區律工委、律師社會組織負責人及資深律師代表組成評審委員會現場打分,最終選拔出了10名優秀青年律師成為了第七屆「浦東新區十大傑出青年律師」。
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馬朗是這屆「浦東新區十大傑出青年律師」之一,作為一名刑事辯護律師,馬朗對法治社會的建設有自己的看法:「我想用一條刑法和刑訴法的原則,來概括我對法治社會的理解,那就是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則。罪刑法定,不僅意味著一個人是否有罪,要嚴格依據法律規定的標準進行裁判,還意味著我們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去進行這一判斷。」他認為,近年來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司法改革,比如法官員額制、非法證據排除等等。這些改革措施的落地,對法治社會的構建,大有裨益。
馬朗告訴記者,律師在個案中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能兼職做好當事人的心理醫生、法律老師。他舉例說:「因為我的客戶大多數被關押在看守所,他們對公檢法的辦案人員,有一種天然牴觸心理。這種牴觸的情緒如果持續下去,不管最終的裁判結果如何,他們可能都不會十分滿意。」馬朗作為辯護律師,充分了解當事人的這種牴觸心理並及時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告訴當事人,脾氣不好的法官可能只是刀子嘴豆腐心,法庭上要把重點放在協助法庭查明案件事實上,而不是放在法官的脾氣上。
而還有一部分當事人,馬朗說:「他們反覆伸冤的理由,在我看來,只是因為他們對法律不了解、甚至是存在嚴重的誤解。如果律師能夠早一點做好當事人的法律老師,給他們講解法律應有的涵義,及時糾正他們對法律的誤解、曲解,那麼他們對待司法裁判的滿意度,對司法公信力的認可度,或許都大不一樣。」
本次評選活動結果公告:
第七屆「浦東新區十大傑出青年律師」
馬朗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
裴長利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
李鵬飛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王夢靜上海市協力律師事務所
王棟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
張莉北京市中倫(上海)律師事務所
安冬上海市通力律師事務所
欒其文上海瀛泰律師事務所
欒其文上海瀛泰律師事務所
奚正輝遠聞(上海)律師事務所
陳鳴飛上海瑾之潤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