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讀書筆記

2021-02-19 喊你去見見世面

這本書一直說看,斷斷續續的終於看完了。看完這本書最大的顛覆性的觀點是人類文明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強大的虛構能力。

人類所有的一切概念,諸如法律、文化、道德、公司全部都是虛構的。其目的是為了讓人類能夠大規模的合作。人類的合作天生帶有局限性,這不僅是人類,超過150人的規模,人就沒法熟知所有人了,就沒法合作了,所以產生了虛構的故事,這些虛構的故事讓互不相識的人也能合作。

而人類跟其他動物沒有什麼特別,一個毫不起眼,身體也沒什麼力量的人,為什麼能夠登上生物鏈的頂端?為什麼智人沒有什麼特別的,卻能夠徵服地球,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人類的虛構能力。

剛看到這個認知點的時候,我非常震驚以及耳目一新,原來這樣的解釋也可以。原來是這樣。人類可真神奇。

整本書的最重要的點就是講的這個。

這本書的年代表,也就是人類歷史的年代表以及這本書講的內容:600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最後的共同的祖先。250萬年前,非洲人屬開始演化,出現最早的石器。5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在歐洲和中東演化。30萬年前開始日常用火。20萬年前智人在東非演化。7萬年前,認知革命,出現能夠描述虛擬故事的語言,歷史學開始,智人傳播至非洲以外。4.5萬年前智人抵達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巨型動物絕種。3萬年前尼安德特人絕種。隨後的幾萬年,智人到達哪裡,哪裡的土著及動物都開始絕種。1.2萬年前農業革命。隨後的幾年前開始出現帝國和金錢。500年前出現科學革命,科學革命最重要的點是人類承認自己的無知。隨後歐洲開始徵服各地。200年前工業革命,長達幾十萬年的家庭和社群被國家和市場取代,動植物都大規模的絕種。現在人類的發展已經脫離了地球,核武器威脅人類的生存,因此大規模的戰爭基本不再可能發生,而最後作者的憂慮未來智人是否會被超人類取代,智人滅掉了其他的動物,是不是終究會輪到自己身上?

人類發展的三大脈絡: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以及科技革命。

認知革命,也就是虛構的故事,讓人類能夠通力合作。

農業革命可能是一場騙局,整個人類發展更好了,但是個體的幸福感卻可能並不如採集社會的時候,農業革命產生了剩餘的糧食,能夠養活其他諸如牧師、宗教軍隊等人,所以出現了這些社會團體,農民比採集社會更加辛苦的勞作,反而得到的更少,換句話說就是出現了剝削和壓迫。剝削大部分人去形成階層、特權階級等。所以整體人類的發展並不一定能讓個體更幸福,如果跟你說,你付出一生,只是為了讓人類未來更好,可能沒有人願意。物種演化上的成功並不代表個體的幸福。

而最後的科技革命可能能夠讓人成神,科技革命可能會讓人產生顛覆性的改變。這一切可能就發生在不久後的未來。

原文摘錄:

人類的基因裡並沒有大規模合作的生物本能,所有的合作網絡是人類創造出了由想像建構的秩序,發明了文字,以這兩者補足我們基因中的不足。

演化本來就沒有唯一的目的。

農業革命以來,大多數人類社會都屬於重男輕女的父權社會,真實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還說不太清楚。父權制度其實並沒有生物學上的基礎,而只是基於毫無根據的虛構概念。但這麼一來,又該怎麼解釋它為何如此普遍,而且穩固得難以撼動?

認知失調,同時擁有互相牴觸的信念和價值觀

世界上沒有什麼社會性動物會在意所屬物種的整體利益。

歷史就是沒有正義。

佛陀:一切苦難並非來自噩運、社會不公或是神祗的任性,而且出於每個人自己心中的思想模式。

佛陀的教誨:痛苦來自欲望,要從痛苦中解脫,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須訓練心智,體驗事物的本質。無欲則無苦。

決定人類行為的不是什麼自由意志,而是荷爾蒙、基因和神經突觸

事後看來無可避免的事,在當時看來總是毫不明顯

一級混沌系統指的是不會因為預測而改變。如天氣預報

二級混沌系統指的是會受到預測的影響而改變,因此就永遠無法準確預測。

歷史的演進並不在意生物個體是否幸福

科學革命-發現並承認自己的無知

吉爾伽美什計劃:戰勝死亡,永生

科學能夠從思想上讓帝國合理化

正是帝國創造了我們所認識的世界,而且,其中還包含我們用以判斷世界的意識形態

靠信用,相信未來,使得我們使用未來的收入來投資當下

資本主義的地獄:奴隸貿易

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無法抱著你利潤會以公平的方式取得或是以公平的方式分配。人類有追求利潤和經濟成長的渴望,就會決定盲目掃除一切可能的阻擾,不受其他道德倫理考慮的制衡,就很容易衍生成一場災難。

工業革命的核心,其實就是能源轉換的革命。

演化心理學的基本道理:過去在野外形成的種種需求,就算現在已經不是生存和繁殖所必要,仍然會持續造成主觀的感受

消費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結合:有錢人的最高指導原則-投資。而我們這些其他人的最好指導準則是-購買。大富豪管理資產和投資非常謹慎,反而是沒那麼有錢的人,買起沒那麼需要的汽車和電視機卻毫不手軟。

我們比較容易體會個人的辛酸,而不是人類整體的苦難。

快樂在於客觀條件和主觀期望之間是否相符。而期望又總是會變的。

有沒有可能,第三世界國家之所以會對生活不滿,不只是因為貧窮,疾病,腐敗和政治壓迫,也是因為他們看到了第一世界國家的生活標準?

我們的心理和情感世界其實是由經過數百萬年演化的生化機制所形塑。

人類演化的結果就是不會太快樂,也不會太痛苦,我們會短暫感受到快感,但不會永遠持續。

演化就是把快感當成獎賞。

有人認為,人類的生化機制就像是個恆溫空調系統。人類的快樂空調系統也是人人設定有所不同,有的人的生化機制天生開朗,有的人卻是天生陰鬱。

快樂是一種主觀感受(無論是感官的快感還是生命的意義)。但是這種主觀感受並不一定就是真的,你可能並不知道真實的自我,也因此很可能忽略了真正的快樂。

比如,大多數人都多多少少沉溺在類似海洛因成癮中,如果發現吸毒的時候最快樂,是不是想要快樂就應該去吸毒?

佛教認為,快樂既不是主觀感受到愉悅,也不是主觀覺得生命有意義,反而是在於放下追求主觀感受這件事。

苦真正的根源就在於追求主觀感受這件事,不管追求的是什麼,都會讓人陷入持續的緊張,困惑和不滿之中。

歷史對於這一切究竟怎麼為個人帶來快樂或痛苦,卻是隻字未提,這是我們對於歷史理解的最大空白之處。

科學家不僅能夠改造身體,也能改造心靈。

一次又一次,雖然整體人類的能力大幅提升,但卻不一定能改善個別人類的福祉,而且常常還讓其他動物深受其害。

作者可能信佛,書中兩個比較重要觀點都明顯的站在佛教的一方。人生的沒有意義的,佛教是人類唯一的出路。

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書,顛覆認知,學到新的觀點。

相關焦點

  • 《未來簡史》讀書筆記1: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研究歷史最好的理由:不是為了預測未來,而是要將自己從過去中釋放出來,想像是否有另一種命運序《未來簡史》這本書是我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年初下的訂單,直到2月上旬才收到。而光是封面的設計和質感,就足以令人興奮不已了。
  • 手帳——讀書筆記做起來(第二彈)
    今天主要講如何給自己的讀書筆記做索引,方便日後查閱檢索。學習類讀書筆記,如果有檢索需求,無非是下面兩種情況:1、讀了很多本書,形成了很多筆記,想要查閱的時候不記得要查的那本書對應的筆記寫在哪個本子的哪一頁了。
  • 2018年·讀書筆記·第100本·尤瓦爾·赫拉利《今日簡史》
    2014年,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橫空出世,顛覆了我們關於人類進化的認知。2016年,尤瓦爾·赫拉利的《未來簡史》再度驚豔四座,刷新了我們對未來的想像,掀起了全球關於人工智慧討論的新思潮。尤瓦爾·赫拉利在年僅42歲的時候就寫出了《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三部曲,成為聞名全球的新銳歷史學家。
  •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7
    赫拉利續讀書筆記(六)。生產的發展帶了能源問題,而正是科技的發展,使得人們學會有效地轉換能量,同時也解決了原料短缺的問題。正是能源和原料的革命帶來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帶來了人類生產力的爆炸性發展。於是各種新產品傾瀉而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遇到了「生產超出了需求」的狀況,生產的產品在廠庫裡堆積如山。工廠發愁,還要不要再生產?商家發愁,誰來買這些產品?這裡作者在本章加了一個小標題:血拼的年代。
  • 《信息簡史》讀書筆記
  • 《未來簡史》:人類的傲慢和欲望,最終結果將是從智人變成神人
    文/喬平你一直相信人類是地球的主宰?一直信奉人文主義觀點?一直以為人的意識和感情是不受外力控制的嗎?《未來簡史》這本書,會毫不留情地顛覆你的這些認知!你是不是覺得享受快樂是人的生存意義?健康長壽是人的生活目標?活得像神一樣是人的美好願景?
  • 《人類簡史》-讀後感
    人類簡史是一本講述10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本書主要分為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四部分來描述。大約在135億年前,經過所謂的「大爆炸」之後,宇宙的物質、能量、時間和空間才成了現在的樣子。
  • 現象級神書《人類簡史》知識漫畫出版!把人類歷史變成脫口秀現場...
    2018年11月,大型場景式讀書節目【一本好書】中,演員王自健以脫口秀的方式,趣味解讀書中顛覆了無數人認知的觀點。還是流浪漢的「精神食糧」。2019年2月,一位豆瓣網友發布了兩張拍攝於廣州某地下隧道的照片。一個流浪漢的雜物堆裡,一本《人類簡史》格外引人注目。
  • 讀《人類簡史》學到的英文表達法
    最近在讀英文版《人類簡史》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 讀書筆記大全:活著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活著讀書筆記 2013-08-22 11:56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數學簡史》:數學,人類文明的一面鏡子—新聞—科學網
    讓我們跟隨《數學簡史》去感受數學的魅力。 對於數學的重要性,我想質疑的人很少。但若說數學與人類文明密切相關,也許有人會不服氣,認為是無稽之談或過分誇張的說法。直到現在,仍有不少人真誠地認為,數學對科學家或工程師來說的確很有用處,但與人類文明有什麼關係?對此,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蔡天新進行了多年的思考和探索,他的新著《數學簡史》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人類簡史》。本書作者是尤瓦爾·赫拉利是以色列歷史學家,出生於1976年,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代表作為《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尤瓦爾·赫拉利擅長世界歷史和宏觀歷史進程研究,是學界公認的「青年怪才」。
  • 《人類簡史》導讀
    「 作為一本涉獵廣泛、觀點辛辣、傳閱度又極高的大歷史類著作,《人類簡史》自然也是褒貶不一:褒揚者直覺讀完書後擴展了視野,刷新了三觀;貶損者則因為書中涉獵的部分專業知識有失偏頗
  • 如何做好讀書筆記?
    最近加入了百家號,嘗試把自己的讀書筆記、電影評論以及人生感悟記錄下來,希望大家共同進步。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煩惱,明明讀過一本書,自己也知道大概內容,但是別人問起你,你卻支支吾吾,不知所云。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讀書筆記沒做好,中心思想沒抓住。所以今天要談的是,如何做好讀書筆記?
  • 怎樣才能做好讀書筆記
    書籍是人類歷史、文化、精神的傳承、是先人智慧的結晶。因為有了書籍,才有了今天人類的文明。讀書可以明智,讀書可以達理,讀書可以通情,讀書可以識義,讀書可以辯仁,讀書可以知信……要想把書讀好,做好讀書筆記是必不可少的。其實做筆記的過程,就是與所讀作品、與作者進行交流、對話、探討的過程。做筆記可以幫助讀者積累知識、汲取經驗、整理思緒、升華情感、提高認識。那麼,怎樣才能做好讀書筆記呢?
  • |《人類簡史》作者新書
    中文版書名《人類簡史》,可能有不少人聽說過,畢竟它曾在各家電商的排行榜上「霸屏」一年。《人類簡史》 中信出版集團在《人類簡史》裡,尤瓦爾·赫拉利以科幻小說式的精彩語言重新組織了人類演化進程,然後問道:人類真的和動物有不同嗎?
  • 《人類簡史》補遺
    《人類簡史》最精彩部分,作者建設性的指出:由於直立行走,人的臀部變窄,所以嬰兒不得不早產,使他們不得不早早與世界碰撞。在自然界,這大大增加了危險性。必竟剛出生的嬰兒除了哭與吃,什麼也不會。不象小馬,小牛,基本生下來就能走路。但是,這是最精彩的部分,也許是上帝的一個惡作劇,只有早產兒才能象剛出爐的玻璃一樣被拉升,扭曲,有無限塑形的機會。
  • 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讀《人類簡史》
    首先我必須承認,我不是一個客觀的人,我不認為人類是一種沒什麼特別的動物。其次尤瓦爾·赫拉利是一個歷史奇人,他寫的人類簡史能「火」遍全球,我是真心佩服。這本書第一章標題就是: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 《人類簡史》:人類是早產兒,動物也有語言,小麥馴化人類
    如果,某天科學家解密了時間的終極奧秘,發明時光機器,便可以進行時光回溯,去核實一下《人類簡史》這本書解析史前人類生活描寫的準確率,順便看看人類的起源。這本《人類簡史》,以色列的年輕學者尤瓦爾·赫拉利,生動的描寫出了人類在史前生活的狀態,並對人類的進化,從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角度進行了剖析。
  • 讀書筆記大全:英語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英語讀書筆記 2013-08-22 11:43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